尹文靜
【摘要】《疾病康復》是一門既重理論又重實踐的康復專業學科,其對學生熟練掌握康復治療技術并將之運用于實踐中的技能要求程度并不亞于傳統臨床類醫學專業。其教學方法的選擇直接關系到教學效果和學生知識掌握的好壞。本文以《疾病康復》課程中引入角色扮演的教學方法進行探討,對模式的教學效果及可行性進行分析和討論。
【關鍵詞】角色扮演;疾病康復;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R817.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
1005-0019(2019)16-280-01
康復治療技術這一學科傳統的教學模式上一般以教師為主體,學生被動的接收理論知識,此方法被形象稱為填鴨式教育。它只充分把老師和書本的思想灌輸給學生,忽視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力。就《疾病康復》這一課程而言,傳統教學所存在的問題表現為:
1理論知識晦澀難懂
《疾病康復》是涉及臨床各專科各類病殘或傷殘所致的功能障礙的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康復評定和治療的學科,教材內容主要是臨床各系統常見疾病的康復,包括各種疾病的概念,臨床表現,功能障礙,康復評定和治療,其中不可避免的會涉及到一些專業術語,比如神經系統里腦卒中,引起的功能障礙里“共同運動”和“聯合反應”,這兩個概念是典型的痙攣模式表現之一,純理論的解釋定義讓學生難以理解,但只要仔細觀察臨床上病人的異常姿勢,或者教師指導學生模擬相應的姿勢,晦澀、枯燥的語言就變成了生動形象的畫面,學生對知識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11學生學習興趣不高
學生興趣不高主要有多種因素。首先康復醫學是一門專業性很強的學科,康復專業教材內容更多的在講授概念和實用的技術,缺乏趣味性,面對枯燥乏味的教材,學生提不起學習的興趣;其次,傳統教學模式下,課堂教學以教師為主,教師常常照本宣科,將理論講課的形式貫穿于課程始終,學生被動的接受理論知識,很難有活躍的課堂氛圍,加上教材的枯燥和傳統的授課模式,部分學生上課注意力不集中,聽課不認真,在課堂上的學習不如對手機的興趣。
12學生知識掌握存在偏差
傳統教學模式下,學生更傾向于死記硬背教材的重點內容,為的是應付考試及教師的考查,所以可能會造成一方面概念和知識的理解浮于表面,無法區分相似的概念,不能主動總結相關知識點。另一方面教學模式的不合理和不科學,無法幫助學生深層次的理解基礎理論知識,學生無法很好的將理論應用于實踐,主要表現為實驗過程中實驗要領把我不夠準確,實驗操作不夠規范。
2引入角色扮演教學法的意義
填鴨式的課堂教學模式有著非常明顯得缺陷,會導致學生對知識的掌握不夠深刻,教學效果不盡人意。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應采用更加靈活的方式,去積極引導學生。傳統的康復教學模式已不能滿足人才培養的需要,新型教學模式的探索和應用迫在眉睫。將角色扮演、情景模擬模等創新方法應用到課堂教學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1提升學生學習興趣
無論是參加角色扮演的小組學生還是全班同學,都一定程度上主動的參與了情景模擬。課下的積極準備和課堂上的角色扮演均能夠提高他們主動學習的能力。學生從被動接受知識轉為主動學習,將抽象的理論知識形象化展現出來,不僅提升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更加深了學生對疾病的認識、康復評定和治療方法的掌握。雖然課堂上用去了一部分時間,但是這部分時間相對于學生被動的接受知識效果要好。
22培養學生的專業素質
在理論學習完成后,學生對疾病雖然有一定程度上的了解,但是并沒有深刻的認識。學生課下積極準備的過程也是對理論知識的鞏固,而且情景模擬有效的將理論與臨床結合在一起,從患者的角度去解決問題,引導學生充分展現人文關懷。采用情景模擬和角色扮演的教學方法有利于學生三個方面專業素能的養成。一是培養學生用臨床思維解決問題的能力;二是臨床上康復工作方式是團隊協作,小組配合也提高了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三是培養了學生培養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3幫助學生查漏補缺
教師根據教學內容與教學目標,指導學生進行情景再現,學生利用所學的知識,對教師提供的情景或者病例信息進行分析,主動推斷,表達自己的看法。在課下準備和課堂上表演的整個過程中,學生會不斷地進行自我反思,補充未掌握牢固的知識,然后充分發揮個人的潛能。同時,學生通過主動性學習,對教材重點印象更深刻,知識掌握更牢固。
3角色扮演教學的實施方法
筆者曾受護理專業教師的課堂上情景模擬的啟發,將這一模式應用于康復治療專業教學的課堂上。在充分考慮課程需求及教材章節內容,確定角色扮演具有可行性的基礎上,對全班同學自由組合,3人一組進行角色扮演,將病例進行情景模擬。以《疾病康復》中腦卒中患者的康復為例,在理論課程講解完成后給同學們一個常見的腦血管形成的病例,指定其中一組完成角色扮演任務,要求該組同學課下積極準備,查閱資料等。課上5-10分鐘時間里,學生就病例中患者、醫師、治療師三個角色進行扮演和情景模擬。具體任務為:
31患者角色一名學生扮演病人陳述病情等相關病史。扮演病人的學生要配合醫生陳述自己的病情,配合醫生進行康復評定和治療。
32醫生角色一名學生扮演康復醫師,對病人的情況有針對性的提問和檢查,包括對病人主訴的總結、現病史和既往史等其他情況的說明,對患者的情況進行疾病診斷、評定和制定康復治療計劃。
33康復治療師角色扮演康復治療師角色的學生需協助醫生對患者進行康復評定,總結患者目前存在的功能障礙,是醫生制定的康復治療計劃里的實施者。
34教師點評角色扮演結束后,教師對學生的表現進行總結和評價,也可以邀請全班同學一同參與,提出自己的看法,總結從中所學到的經驗。同時點出情景模擬中中所涉及到的重難點,提醒同學們課后注意復習。
4結語
教師在引導學生參與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擬教學的過程中,需要注意一些問題。第一,時間問題,角色扮演的時間不能占據大部分的課堂時間,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在理論學習后挑選適合的、典型的臨床病例,讓學生課下準備大量的背景資料,以保證短時間的模擬可以起到良好的效果。第二,學生的興趣,完美的情景模擬需要教師和學生課下付出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教師在提供病例和指導過程中要注意病例的簡單易實施,不然過于復雜的病例讓學望而生畏而喪失了興趣從而也影響了課堂上的效果。
在新模式的應用過程中,縮短了學生理論學習的時間, 讓同學對醫生、治療師和患者等不同身份和職業有了深入的思考,能夠切身體會各種功能障礙對病人生活工作的影響,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筆者所應用的班級里,學生普遍反映課堂氛圍更活躍,學生在角色扮演的過程中增加了學習的興趣,更容易掌握所學的知識。綜上角色扮演、情景模擬教學法應用于康復教學中具有現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參考文獻
[1]李慧,唐四元,宋愛芹等.護理學研究生評判性思維的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華護理雜志,2010,45(10):919-921.
[2]黃思琴,周園,褚楚,等.多元化教學模式應用于臨床康復學教學的探索[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4,11(7):66
[3]陳永玉.淺談角色扮演病例教學法在護理綜合實訓教學中的應用 [J]. 衛生職業教育, 2015,33(1): 83-84
[4]肖建英.高職院校“康復護理”課程教學的現狀及對策[J].教育與職業,2015(15):8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