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淑芳
【摘要】伴隨人們對健康需求層次的提高,護理模式轉變為以人的健康為中心的系統化整體護理模式,這些新變化對護理人員的護理道德提出更高的要求。護理院校應從“三觀”教育、護理倫理教育、職業道德教育、護理心理、護理人文教育五方面加強學生的護理道德教育,通過護理道德教育達到為我國的醫療衛生事業輸送更多高素質的護理人才的目的。
【關鍵詞】護理院校; 護理道德; 教育
【中圖分類號】R821.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
1005-0019(2019)16-155-02
現代護理創始人南丁格爾曾經說過:“護士其實就是沒有翅膀的天使,是真、善、美的化身。”她認為護士應由品德優良、有奉獻精神的人來擔任,這句話從一個側面表明護理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1現代護理的特點及對護理工作的新要求
首先病人的自主意識增強。隨著現代醫學技術的發展、社會醫療保障體系的健全、法律法規的完善,病人在就診時享有更多的自主權,病人可以選擇不同的醫院、醫生及護士,診治期間,病人對自身病情、治療方案及用藥情況擁有知情權。伴隨著各項醫療法規的不斷完善,病人的法律維權意識大幅提升,這些現狀的改變都為護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新要求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首先要求護理人員專業水平的提高。伴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越來越關注自身健康狀況,這就對整個護理行業提出了更高更多的要求。護理人員不僅要熟練掌握護理專業理論知識和技能操作,而且要有強烈的責任心和職業道德,熱愛護理工作,樹立以病人為中心的職業理念,對于每一位護士而言,樹立終身學習意識,不斷更新與完善護理專業知識結構,以適應現代社會對護理工作的更高要求。其次要求護理人員綜合素養的提高,這是現代護理模式的變化對護理工作提出的新要求,護理工作以病人為中心,一切為了病人,為了病人的一切,為了病人的一切,護理人員不僅要具備常規的護理技能,而且需要掌握心理、人文、人際交往與溝通等多方面知識,以便滿足病人對身心兩方面的護理要求。由此可同,無論是現代護理工作的特點還是護理工作要求的提高,護士的道德素養和人文素養都尤為重要,擁有良好的護理道德已成為護理工作一項必不可少的基本條件。
2護理道德教育的內容
早在19 世紀中葉,英國人弗洛倫斯.南丁格爾成為世界上第一個真正的女護士,開創了護理事業的新紀元。著名的“南丁格爾誓言”提出:“終生純潔,忠貞職守,盡力提高護理事業標準,勿為有損之事,勿取服或故用有害之藥,慎守病人及家務之秘密,竭誠協助醫師之診治,務謀病者之福利”,[1]這已成為護理界的座右銘,也是每一位護理從業者必須遵守的職業準則。護理道德是護理從業者應自覺遵循的職業道德,是在護理實際工作中調節護士與醫生、護士與護士、護士與病人及其家屬間關系行為規范的總和。護理道德,作為一種醫德原則和規范的體現,要由外在的護理道德要求轉化為內心的護理道德信念,是實行護理道德原則和規范的動力,是不需要他人強制而自我鞭策的一種力量。目前護理院校護理道德教育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內容:
21“三觀”教育
人的道德品質的形成過程其實是個體價值的建構過程,人的價值觀一旦形成,就具有一定的穩定性,很難對其更改。馬克思主義為我們提供了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及方法論,大學生思維活躍、可塑性強、樂于接受新鮮事物的個性特征,我們應該把馬克思主義理論課教學與護理道德教育結合起來,有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掌握辯證唯物主義科學思維方法,并用科學思維方法解決實際護理工作中遇到的具體問題與矛盾。正確“三觀”的樹立,有利于護理專業學生在今后的護理工作實際中,更加理性對待護患關系,正確看待名利,并能對自身的護理行為運用正確護理道德標準加以規范。
22護理倫理學
護理倫理學是研究護理人員在為患者、為社會提供服務的過程中應遵循的道德原則和規范的科學,是運用一般倫理學和道德原則來解決和調整護理實踐中人與人之間相互關系的一門科學,是由護理學與倫理學相結合而形成的一門邊緣科學。[2]護理道德教育所要追求的是通過一定的護理道德規范自然外化為行為的過程,就護理道德教育而言,離開一定的護理道德規范,不僅護理道德價值難以實現,更談不上良好護理道德秩序的形成。護理倫理學在護理道德教育中居于重要的地位,護理倫理規范是護理道德教育最基本的教育內容。護理倫理學屬于護理道德教育學科范疇,它緊密聯系護理、倫理學和法學等學科。護理倫理學提出護理實踐中應遵循的基本道德規范,是一種非強制性的道德約束。護理倫理教育可以培養護理專業學生嚴格的護理道德規范和道德思維能力,并把之持續外化為良好護理道德行為。
23職業道德教育
“職業道德責任是指人們在一定職業活動中所承擔的特定的職責,它包括人們應該做的工作和應該承擔的義務。”[2]對護理專業學生的職業道德教育,直接影響到后期臨床護理工作的質量和衛生行業的整體醫療水平,護理職業道德具體到護理實踐中表現為熱愛護理事業、熱愛每一位病患,自覺遵守護理操作規范,嚴格保守每一位病人的個人隱私和秘密,認真鉆研護理業務、對護理工作高度負責的敬業精神。在校期間對護生的護理職業道德教育,能夠端正護生的專業思想,以端正的態度學習護理專業知識,熱愛護理工作,能夠使學生正確的職業道德盡早轉化為今后護理人員的一種內在品質。
24護理心理學
護理心理學是從護理情景與個體相互作用的觀點出發,研究在護理情境這個特定社會生活條件下個體活動發生、發展及其變化規律的學科[3] 伴隨著現代護理從單純的生物護理向以服務對象為中心的整體護理轉變,心理護理、基礎護理、健康教育已納入護士的工作日程,心理護理在護理工作中越來越受重視。在護理過程中,護士可以通過自身的言語、行為、舉止、表情、態度等因素,來影響病人的心理狀態與行為,從而達到把病人的心理調節到最佳狀態,以利于病情的康復。由此可見,心理護理工作在整體護理中的重要作用,它已成為護士必須具備的一項基本道德素養。
25護理人文教育
護理不僅是一門專業性極強的學科,更是一門綜合性的學科。現代護理模式與生物學、心理學、人文社會等學科廣泛結合,對于護理道德教育而言,需要護理人文知識的培養,以提高護理人員道德人文素養。護理人文教育通過人文教育與專業教育的相互交叉,改變護理院校單一的護理知識結構,拓寬學生視野,培養學生組織能力、溝通能力,是提高護生人文素養的極佳途徑。護理人文教育包括生物學、、文學、人際溝通等人文社會科學知識,通過護理人文課程的開設,拓寬護理專業學生的知識面,提高語言表達能力、社會適應能力,掌握構建和諧護患關系的技能。
3護理道德教育的作用
護理道德是社會道德在護理工作中的具體表現,它是護士做好本職工作的行動指南和行為準則,也是落實各項規章制度,提高護理質量的基礎。[4] 護理道德教育的功能和作用體現在:
31護理道德教育是護理院校人才培養的具體要求
國內護理專業院校要培養的是具有良好思想品質和奉獻精神,具備人文社會科學、醫學、護理基本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能與患者良好溝通,具有良好職業道德、團隊協作和創新能力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護理道德教育是護理教育的基礎與根本。被譽為“外科學之父”的裘法祖曾說過“醫者德為先”,說明道德教育在醫學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在現代護理教育中,更加注重學生的護理道德修養,護士不僅要具有專業的知識技能,還應具有高尚的護理道德德。護士只有堅持護理道德信念,堅守護理道德規范,才能真正的成為人們心目中的“白衣天使”。因此護理道德教育是培養護理院校培養全面發展的護理學人才的具體要求。
32護理道德教育有利于推動醫療服務事業的發展
唐代名醫孫思邀在《備急千金要方》中提出:大醫精誠,“精”于技術、“誠”于品德,唯有如此,才稱得上是德才兼備的“大醫”。俗語說“三分治療,七分護理”充分體現了護理在醫療工作中的重要地位,護理道德德教育對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具有深刻的影響,它關乎護士在今后的職業生涯中是否能關愛患者,為護理事業無私奉獻。護士作為醫院的一線工作人員,不具備良好的護理道德素質,就不可能擔負起為患者身心健康服務的職責,其道德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到醫療服務質量的提升。護理院校向醫療機構輸送什么樣的護理人才,是關乎國家醫療服務質量水平的重要環節,是關系民族健康事業的大事。因此護理道德教育有助于提高我國醫療服務質量,有利于促進民族健康事業的發展。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護理道德教育是一個長期性、系統性、多層次的教育過程,只有不斷加強護理專業學生的護理道德教育,才能滿足社會對護理人才培養高素質的要求,才能為我國的醫療衛生事業輸送更多高素質的護理人才,推動我國醫療服務事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周煜.關懷倫理與護理倫理的理論與實踐研究[D]. 東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9
[2]瞿曉明. 護理倫理學[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1:(10)
[3]劉曉虹.護理心理學[M]. 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88:(6)
[4]楊英華.護理管理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