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城市建設也日益加快,中心城區的道路因修建年代久遠、建設標準低、交通任務繁重等問題,導致市民居家環境和出行受到嚴重影響,原有中心城區道路已符合現代化城市功能要求。但是,在道路“黑化”整治的過程中,也出現了如工期長、施工質量差等系列問題,針對這些問題,現以成都市中心城區為例,對道路“黑化”整治工程進行淺析如何確保道路“黑化”達到預期效果。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urban construction is also accelerating. The roads in the central urban area have been seriously affect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old age, low construction standards and heavy traffic tasks. It has met the requirements of modern city functions. However, in the process of "blackening" the road, there have also been a series of problems such as long construction period and poor construction quality. For these problems, the urban center of Chengdu is taken as an example to analyze how to ensure that the road "blackening" achieves the desired results.
關鍵詞:城區道路;質量監管;管理措施;黑化工程
Key words: urban road;quality supervision;management measures;blackening project
中圖分類號:U416.217?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6-4311(2019)17-0049-04
0? 引言
近年來,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城市建設也日益加快,中心城區的道路因修建年代久遠、建設標準低、交通任務繁重、地下管線老化、地下空間布局不合理,道路破損嚴重,市民居家環境和出行受到嚴重影響,原有中心城區道路已不能滿足現代化城市功能要求。地方政府加大市政建設力度,對城區內既有道路進行提檔升級,將原混凝土路面改造為瀝青砼路面,同時通過統籌協調,將街面設施和地下管線一并納入改造范疇,不僅美化了市容市貌,提升了老城區居住環境,還使市民的安全出行得到了保障。但是,在道路“黑化”整治的過程中,如何確保道路“黑化”達到預期效果,以成都市中心城區為例對道路“黑化”整治工程進行淺析。
1? 城區道路“黑化”工程難點及存在問題
成都市中心城區原有道路現狀以日常養護維修手段已不能解決根本性問題,需對其進行根本性的提檔升級,但城市中心城區道路“黑化”是一個系統性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工程,街道狹窄,施工機械擺放不開,對交通的影響特別大;人員居住密度大,多為臨街居住,施工過程中,需破板、澆筑混凝土和鋪筑瀝青砼等,噪音污染較大,局部還存在揚塵,對市民出行和生活造成不便;人行道改造或占用人行道,又對街面商家經營造成影響。因經驗不足,監管制度不健全,成都市道路“黑化”的早期階段,從設計到實施中都存在一些需要統籌解決問題。
1.1 道路“黑化”工程整體考慮不周全
道路管理部門是“黑化”工程的建設主體,在道路“黑化”改造需求和改造后的使用上,往往只將重點放在改善路面現狀,故而在設計時忽略了地下管網,如燃氣、自來水、雨污水管網年久失修所帶來的道路病害;忽略了街面設施,如交通、天網、路燈等設施升級預埋管線對道路的破壞;忽略了市區老舊電桿線路、通信等空中“蜘蛛網”對街面的視覺影響,沒對其下地處理等。道路“黑化”提檔升級改造時應一并考慮,一并統籌,進行整體同步提升,避免因以后重復施工,影響道路的使用功能和整體效果。但上述問題涉及不同權屬單位和不同管理部門,協調難度較大,導致道路“黑化”工程存在瑕疵。
1.2 道路“黑化”工程招標結果不理想
道路“黑化”嚴格來說屬于道路維護項目,有些道路管理部門按照屬地分塊,將原本一個區內的“黑化”工程分為多個包件,將本來資金投入不大的項目劃分后再分別進行工程的設計、監理、施工招標,又因招投標經驗不足,導致“黑化”工程從設計招標開始就存在一定問題。
1.2.1 “黑化”工程設計存在缺陷。在設計招標方面,一些長期從事道路設計且技術雄厚的優秀設計單位沒有參與招投標,道路“黑化”又是一個新課題,參與的設計單位往往并未真正深入研究,對“黑化”的關鍵工序認識不清或設計時采取的措施不當,導致一些“黑化”工程設計規標準不統一,設計內容不嚴密,存在設計缺陷。
1.2.2 施工單位能力參差不齊。在施工招標方面,因各區管理部門制定招標文件不嚴謹,對應標單位要求達到的條件設置不合理,現有招標又多為低價中標,中標單位對城內施工的難度估計不足,從事城市道路施工的經驗不豐富,安全文明措施投入不夠,現場管理混亂,對城市交通環境影響較大。因道路“黑化”瀝青砼鋪筑專業化要求較高,中標單位往往自身又不具備瀝青砼施工的條件,需要進行專業分包,這也造成了項目管理難度增大,工程質量也難以得到保證,如何加強施工隊伍的管控也是黑化過程中需要解決的一個問題。
1.3 質量監管制度需要完善
在道路“黑化”實施初期,質量監督制度還不完善,中心城各區大部分沒有引入工程監理,即使有各別區引入了工程監理,但所招的監理單位監管水平不到位,再加之建設單位管理人員投入有限,自身技術水平較低,施工項目現場又多點開工,導致工程管理不全面,不細致,不及時,道路“黑化”就必然出現一定的質量問題和現場安全文明施工問題。
1.4 城區道路施工難度大
①施工期間干擾大。城區內大部分道路都不允許斷道封閉打圍施工,白天需要開放交通,夜間又不能擾民,這需要根據現場實際情況來優化施工方案,合理分段作業,在做到施工進度有序推進的同時最大限度的減少對周邊市民生活的影響。同時,由于城市道路交通量繁重,尤其是成都城市道路交通較為擁擠,在城市道路“黑化”過程中,不能做到中斷交通進行施工,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施工場地和施工作業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約束著城市道路“黑化”的施工速度。因此,在城市道路“黑化”工程中,應結合成都道路特點,根據瀝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特點,綜合考慮,在瀝青混凝土道路施工過程中加強施工組織,提高施工管理水平,將混凝土瀝青路面的施工,根據不同施工階段劃分到不同的施工步驟中去,提高施工場地的利用率,降低并縮小對城市道路的占用面積和影響范圍。
②道路基礎處理養護時間緊。城區道路“黑化”的基礎處理是整個工程質量管理的重點,對于現有的混凝土城市道路,進行瀝青混凝土路面的升級改造,對于基礎部分的處理一般可以根據原有的混凝土路面結構的狀態合理選擇處理方式和施工方法。對于原有的混凝土路面結構破碎嚴重,可利用的程度較低時,一般采取兩種處理方式:一種是破除原破損砼板塊,對松散基礎進行換填、壓實后再新澆筑路面砼;對于路面混凝土的整體性較好,但是在混凝土路面下存在部分地段的脫空和空洞,但是混凝土路面板整體性較好,沒有裂縫和分裂成塊,在這種工況下,一種是對完好的原砼路面進行壓漿處理,消除地下空洞增強基礎承載力。這兩種施工方法均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利用原有的路面結構和基礎部分,節約了大量的工程投資,但是,這兩種方式都面臨白天開放交通,對板塊養護形成擾動,基礎局部處理后可能達不到設計要求。
③地下管線多,交叉作業多。對于成都市的一些老舊道路來說,地下管網的埋設淺,地下管線的設計圖紙和位置資料不全,甚至完全缺失,導致在城市道路施工中需要開挖施工時常常會因權屬部門不同,實施單位不同,經常是你方唱罷我登場,不僅影響工期,還使道路基礎的施工質量無法得到有效保障,道路地下的管線復雜交錯的狀況如圖1所示。
④成都市道路瀝青混凝土工程項目施工階段的成本控制和施工管理工作不夠科學合理。項目建設周期長,施工涉及部門多、協調難度大,參與工種多、施工人員多,使用材料多、數量大,使得項目施工階段成本控制和施工管理工作難度大、要求高。目前,我國的道路瀝青混凝土工程項目多為重點審查項目,竣工結算成本控制和工程建設全過程中的成本核算工作十分嚴格,但實際操作的施工單位管理人員,尤其是項目部管理人員對成本控制工作認識不足、經濟觀念不夠,對市政工程項目事前預控、事中管控力度不強,部分項目管理人員在事前并沒有認真研究分析成本控制計劃,施工中對成本的控制主要依靠自身的工程經驗。在市政工程項目具體實施過程中,致使成本目標在制定、實施環節均出現較大的問題。
⑤道路瀝青混凝土工程項目的材料數量和種類均較為龐大,而且道路瀝青混凝土工程項目施工周期較長,在施工過程中由于施工技術人員和具體的工人沒有成本意識,造成大量材料浪費。還有部分材料由于施工中沒有采取規定的防護和保存措施,致使材料不能符合正常使用要求。導致成本與施工管理工作不夠科學合理。另外由于施工周期長,在施工周期中由于市場價格波動等不可預見性的成本,導致的不可預見成本控制工作,很多市政工程施工企業不夠重視。在施工中根據邊用邊改,隨時變更等現象,沒有合理的規劃布局,忽視了市政工程中的不可預見的成本控制工作。
2? 道路“黑化”工程采取的管理措施
2.1 創新方式,統籌考慮
城市管理不是簡單的“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式的管理,要完成一條道路的“黑化”,不僅僅只是對路面進行黑化,而是要對路面以下的地下管網,路面的附屬設施一并進行整體的綜合考慮,同時結合街區文化內涵進行統籌設計。在改造道路通行質量時,還要完善道路附屬設施,不能立刻完善的,也要做好管線的預留和預埋。對陳舊的地下管網,要利用道路“黑化”契機,一并進行地下管網升級和遺留問題整治,這樣才能真正將城區市容市貌提檔升級。
2.2 統一設計,分區域打造特色亮點
在招標階段,可以將不同級別、不同特色的道路“黑化”工程分幾個包件,一個屬地大區內的幾個“黑化”包件作為一個標的來招標,這樣才能夠吸引專業的優秀的市政設計單位、市政監理單位、市政施工單位參與投標。同時,應在設計上做到整體設計高標準,引入文化元素,分區域打造人文特色街區,并對街面設施進行改造。在工程監理上嚴格要求,在施工實施上專業保障,這樣整個“黑化”工程才能保證質量,突顯亮點。
2.3 統籌協調,強化監督
作為行業主管部門,成都市城管委牽頭對我市的道路“黑化”進行了統籌協調,邀請市建委、公安交管部門,并招集電力、園林、路燈、排水、管線等單位及各區道路管理部門對“黑化”需求召開專門會議,把各方需求在設計之初就涵蓋進來。各區的“黑化”的設計方案出來后,城管委又組織專家及各相關方對方案進行評審,從設計上就對“黑化”的質量標準進行嚴格要求。通過發文,要求各區對“黑化”項目實行工程監理制,并引入第三方檢測單位,加強對項目主要材料、隱蔽工程和實體質量的檢測。同時,城管委還主動將“黑化”工程的質量安全監督職能承擔下來,責成市道橋處成立質量安全監督中心,對中心城各區“黑化”項目實行備案管理,對項目實施進行全過程的質量安全和現場文明施工的監督,工程完工后,還參與并監督工程的竣工驗收,以此確保各區道路“黑化”能高效優質地完成。
2.4 強化處治工藝,推廣新材料、新技術
2.4.1 抓住關鍵工序,加強基礎處理。板塊處理是道路“黑化”成功的關鍵,成都市通過總結經驗教訓,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解決辦法:對不合符質量要求的破損板塊采用C40砼換板,對未進行換板處理的舊板塊全部進行鉆孔注漿,并對所有板塊進行脫空檢測,要求合格率達到100%。對板塊伸縮縫進行清縫灌縫處理后,鋪貼防裂卷材防止裂縫反射,有條件的也可以再加鋪一層應力吸收層對裂縫的反射進行雙層防護。
2.4.2 提高路面等級,采用多種形式的瀝青砼面層。為了提高“黑化”路面瀝青砼的耐用性和舒適度,除了面層瀝青必須采用SBS改性瀝青外,對于主要道路的上面層要求鋪筑SMA瀝青瑪蹄脂;為了使道路起到快速排水的作用,防止下雨對行車的影響,具有排水降噪功能的OGFC大孔隙排水瀝青路面也在道路“黑化”的過程中得到逐步推廣,在道路面層的選擇上,也可以將兩者結合。對局部路段,如道路交叉口,轉彎掉頭處可等采用SMA路面,道路正線采用OGFC路面,這樣既達到排水要求,又增加路口轉彎抗剪能力。
2.4.3 確保道路行車舒適安全,換安新型檢查井蓋
舊井蓋易丟失、易響動,井周也易發生沉降。井蓋丟失會造成行車的安全事故,井蓋響動會影響周圍市民的生活,而井周沉降會降低行車舒適感。在道路“黑化”中,對井蓋進行了全面提升,更換成防盜、防響動、防沉降的“三防”新型檢查井蓋。為保證質量,要求“三防”井蓋的球化級別達三級以上;為保證路面平整度,在城管委主持下,專門編制了“三防”井蓋的施工導則,規范了其安裝工藝,使新型井蓋與面層瀝青砼嵌為一體,很好地解決了老舊路面因井蓋而造成的各種問題。
2.5 加強施工過程造價管理提高工程質量
①工程造價在工程項目施工管理中能夠發揮較大作用之一就是工程量清單,指的是在工程建設過程中,將工程項目各個環節、各個部位、各項工作細化,并根據每個細化后的工作作為最小的研究對象,根據每個細化后的研究對象的使用材料(包括所需材料的數目、所需的材料數量)、人工(包括施工和管理人員工時)和機械的數目和單價,再逐項將細化后的工程進行匯總,求出整個工程項目的整體需要使用的材料、人工和機械數量,并與單價相乘求出總價,從而求出整個項目的工程造價。在這個過程中所涉及的工程細化后的項目和對應的單價所列出的表格。
②強科學管理,優化工程施工管理工作。目前,國內很多土木工程建筑行業的施工管理工作仍然主要依靠工程管理人員的自身經驗,臨時、現場處理、事后控制的措施,致使工程項目的施工管理工作出現較大的弊端,施工之前對整個項目沒有站在工程全局的高度上,清晰掌握項目的施工管理。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土木工程項目龐大、工期冗長,施工過程中沒有采取有效的事前控制措施,從而導致工程施工管理工作出現各類問題。為了解決工程中的這類現象,就需要采取事前和事中控制措施,而事前和事中控制措施有要求對尚未施工的工程有具體的清晰的人機料的使用量和價格統計,也就是需要工程量清單。因此,在工程中采取工程量清單,可以在工程開工之前就可以清晰獲知各個階段需要的人機料的用量和各自的單價,從而計算出工程的造價,在實際施工中將由工程量清單計算的計劃值和實際發生的工程費用進行對比,控制并管理工程造價。
3? 道路“黑化”取得的實效
成都市在市城管委牽頭下,從2014年起,中心城各區道路管理部共同努力,在各相關方的大力支持下,截至2018年底,全市已完成近700條道路的“黑化”改造。質量安全監督中心對2014-2016年期間完成的道路“黑化”狀況進行了質量調查,投入使用的“黑化”道路路面行駛質量、路面損壞狀況及檢查井的質量均處于非常良好的狀態,路面行駛質量指數達到A級的占比仍高達98%左右,大大改善了中心城區的交通狀況和設施條件。
人行道平整度評價應根據平整度標準差或間隙度平均值,同樣將城鎮道路人行道質量分為A、B、C、D四個等級,本次抽檢的136條道路中有14條道路平整度等級和路面行駛質量指數評定為B級,其中錦江區5條,成華區4條,高新區5條,其余全為A級。調查結果見表1、表2和圖1所示,雖然人行道已使用幾年,但人行道路面行駛質量指數達到A級的占比也約為90%左右。
在“黑化”的同時對地下管線和人行道進行提檔升級,不僅消除了安全隱患,而且美化了環境,使中心城區更宜居,更舒適,極大地提升了市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得到了廣大市民和市委市政府表揚。正因為獲得了很好的社會反響,市委市政府決定,從2018年起再將我市“黑化”工作進行三年,力爭將更多的道路納入“黑化”改造,以切實解決市民身邊的民生問題。
4? 結語
城市道路“黑化”是一項涉及面較廣的工程項目,其工程管理需要管理者更加科學化、系統化的組織和謀劃,不僅要管的“寬”,還要管的“細”,重視建設質量,更要重視日常管養。通過在成都市道路瀝青混凝土施工中加強自身能力水平提高建設,同時做好監理監督工作,通過雙方聯動,共同確保城市道路的施工質量和進度滿足要求。
參考文獻:
[1]李峰.論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山西建筑,2019,45(05):244-245.
[2]陳曉巍.論公路工程施工質量管理與控制[J].人民交通,2019(02):64,66.
[3]舒戈遜.安全質量監管在建筑工程施工現場的運用[J].居舍,2019(02):142.
[4]何斌,李洋.公路工程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黑龍江交通科技,2019,42(01):214-215.
[5]傅一哲.淺談鹽城老城區道路綠化的提升改善[J].園林科技,2018(04):37-42.
[6]李德勇.城市道路改造中(黑化)常見質量問題及防治[J].科技資訊,2009(02):40.
作者簡介:秦泰(1971-),男,四川安岳人,本科,高級工程師,成都市城市道路橋梁管理處,主要研究方向為市政工程建設、市政道路維護改造施工工藝、道路用新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