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寧鮮
摘 要:本文針對威寧自治縣檢察院財產刑執行檢察中發現的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期待通過本次研究,為我國法院財產刑執行的有效性,公正性等,提供有益的探索。
關鍵詞:財產刑;執行;問題;建議
財產刑是指以剝奪犯罪分子的財產為懲罰內容的刑種,主要由兩種刑種組成,一是罰金,二是沒收財產。在司法實踐過程中,一些涉案財產的處置也具有財產性質,如沒收贓款、沒收違法所得,以及責令退賠等。目前,我國財產刑執行是由法院執行,然而在執行過程中,能否達到即定的法律效果,已經成為業界重點研究的課題。本文針對威寧自治縣人民檢察院財產刑執行檢察中發現的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期待通過本次研究,為我國法院財產刑執行的有效性,公正性等,提供有益的探索。
一、威寧自治縣法院財產刑執行概況
2013年至2018年期間,威寧自治縣法院財產刑判決和執行情況如下:
(一)判決情況
2013年至2018年期間,威寧自治縣法院共判處罰金刑罪犯929人,罰金刑金額1312.6萬元。其中職務犯罪案件、金融犯罪案件、涉黑犯罪案件、破壞環境資源犯罪案件、危害食品藥品安全犯罪案件“五類犯罪”案件共計40人,“五類犯罪”案件罰金刑總額415.5萬元。判處沒收財產刑19人,金額94萬元。其中“五類犯罪”案件11人,金額66萬元。判處沒收違法所得11人,11人均為“五類犯罪”。
(二)執行情況
2013年至2018年期間,威寧自治縣法院共執行罰金刑8人,占判決總量的0.86%;執行金額24萬元,占判決總量的1.8%。執行沒收部分財產刑11人,均未得到執行。
從上面的數據可以看出,財產刑執行困難重重,人民法院判處財產刑的判決與執行存在非常大的差距,絕大多數判處的財產刑沒有得到執行,存在嚴重的“空判”和“判而不執”情況,嚴重損害刑事判決的嚴肅性和權威性。
二、財產刑執行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分析
(一)缺乏操作性
通過對威寧自治縣法院財產刑執行檢察中發現,目前,現行刑事訴訟法僅有一條規定由人民檢察院對執行機關執行刑罰的活動是否合法實行監督,但沒有相關法律或司法解釋規定如何進行監督。現行最高檢刑事訴訟規則中,針對財產刑執行檢察監督也只有兩條相關規定,但缺乏實際操作性。因此,雖然法律賦予檢察機關對財產刑執行進行監督,但缺乏相關程序法,導致檢察機關在司法實踐過程中,面臨操作性不足的難題。
(二)缺乏有關財產刑執行情況的信息源
人民檢察院如何獲取法院判決的財產刑執行信息沒有明確的相關法律規定,也沒有相關法律規定法院向檢察院移送財產刑執行相關信息。因此,檢察機關獲取財產刑執行信息源不暢,導致人民檢察院對于人民法院的財產刑執行監督名存實亡。缺乏有關財產刑執行情況的信息源,監督無從入手。目前我國法律未明確規定人民檢察院獲知財產刑執行信息的程序法,人民法院向人民檢察院移送相關信息和文書沒有法律依據。因此,人民檢察院在對人民法院財產刑執行監督過程中,缺乏財產刑執行情況的信息,無法對人民法院財產刑執行實施監督。
(三)缺乏必要的監督措施,監督力度偏弱
現行法律賦予人民檢察院對人民法院財產刑執行監督,缺乏相關配套的司法解釋,主要體現在法律方面的缺失,因此,現在人民檢察院也僅有檢察建議和糾正違法通知書的監督方式,人民法院收到人民檢察院的檢察建議或糾正違法通知書后,不及時進行整改落實沒有相關措施,使得檢察院所發揮的監督達不到即定的效果。另外,人民法院對于人民檢察院發出的檢察建議或糾正違法通知書難以全面性的執行,原因是財產刑的執行是否得當,客觀上被執行人是否有可供執行的財產等因素,也存在較大的質疑。
(四)缺乏具體的監督程序和相關的協作機制,亟待統一規范
由于上述分析的法律法規及相關問題,導致目前人民檢察院對人民法院的財產刑執行監督,難以形成規范、有效、統一的實施,財產刑執行監督程序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缺乏有效的協作機制,而程序上的匱乏,也導致檢察監督的效果不佳。缺乏具體的監督程序和相關的協作機制,亟待統一規范。現行法律對財產刑執行監督程序及有關協作機制沒有規定,全國不少地方人民檢察院已經積極開展了實踐探索,并制定了實施監督的具體工作辦法,切實履行檢察機關對財產刑執行監督職責,同時為今后完善立法提供很好的司法借鑒。但是,各地的具體監督做法各不相同,各地檢法機關的協作配合程度、監督的同一性和監督效果也不同,從而影響了法律和檢察機關的權威。
三、構建財產刑檢察監督體系建議
(一)建立財產刑執行法律文書備案機制
為了暢通監督渠道,人民法院應當將財產刑的執行通知書副本連同判決書副本移交人民檢察院,如果在執行過程中發生中止、減免等特殊情況,還應及時將中止、減免等法律文書副本移交人民檢察院,執行終結時應當將執行終結的法律文書移交人民檢察院,對重大或有影響的執行案件應在執行前通知檢察機關到場監督。
(二)賦予人民檢察院行使必要監督措施的權利
人民檢察院通過審查執行法律文書,發現可能存在違法或不當時,應當采取必要的監督措施,包括調取法院執行檔案、調查被執行人的財產情況、向相關人員詢問、向法院提出必要財產保全建議等,確保人民檢察院開展財產刑執行監督工作。
(三)豐富檢察監督方式,拓展監督范圍
目前法律僅規定糾正違法一種監督方式,主要適用于執行活動違法情形,監督范圍比較窄。對于法院財產刑執行出現不當的情形時,檢察機關采取檢察建議書監督更為適宜。此外,對重大或有影響的執行案件,人民檢察院可采取現場監督方式進行全程監督。
(四)建立司法部門之間協作機制,確保財產刑的順利執行
在偵查環節,偵查部門應注重對可能判處財產刑罪犯的財產調查,在執行環節,執行部門應注重發現被執行人的可供執行財產,并將信息報告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被執行人服刑期間主動繳納罰金或民事賠償的,人民法院應當及時通報執行部門。
綜上所述,威寧自治縣人民檢察院財產刑執行檢察發現的問題,并不是個案,這種比較現實性的問題,應該通過基層相關部門的實踐探索與工作總結,逐步挖掘更為有價值的解決方案,并且形成積極有效的解決策略,完善國家法律,以及相應的檢察監督程序,從而真正發揮財產刑執行檢察監督的作用和價值,推動我國財產刑執行工作的有效落實。
參考文獻:
[1]張常韌.搞好全員培訓考試考核扎實推進檢察隊伍建設[J].人民檢察,2015(9X):1-1.
[2]本刊評論員.規范執法行為推進檢察改革確保檢察工作取得新的成效[J].人民檢察,2016(16):5-5.
[3]張雪妲.財產刑執行監督問題初探[J].國家檢察官學院學報,2017, 12(6):101-105.
[4]高揚捷,林復旺,連惠勇,etal.知識產權案件財產刑執行檢察監督制度的構建[J].人民檢察,2018(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