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河
軌道式集裝箱門式起重機的技術改進設計
朱河
(廣西北部灣港防城港碼頭有限公司散雜貨作業部,廣西 防城港 538001)
軌道式集裝箱門式起重機為備受中國人喜歡的集裝箱堆場機型,中國港口與鐵路貨場一般都使用此種機型。對軌道式集裝箱門式起重機的技術特點進行分析,并且分析其技術改進情況。
軌道式集裝箱門式起重機;技術改進;技術特點;技術創新
在海外倉儲貨運大規模開展的過程中,集裝箱碼頭擴展及新建已經逐漸成為趨勢。碼頭軌道集裝箱具備高密度堆存性和拓展性,傳統起重機在實現集裝箱運輸過程中無法滿足需求,所以使用門式起重機,使堆場作業效率得到提高。在相應研究過程中,門式起重機使用更加靈活,堆場工藝方式合理且科學,能夠使成本降低。所以,研究設計人員更加重視門式起重機作業效率的提高。
軌道式集裝箱門式起重機應用到中國鐵路系統中的時間比較早,最開始是應用在內河小型集裝箱碼頭中。目前起重機技術發展比較快,對比傳統堆場方案,其主要優勢為:①場地使用率比較高,跨中能夠堆放8~15列集裝箱和1個或者多個車道,但是傳統堆場方案中只能夠堆放6列集裝箱和1個車道。②具有良好定位能力,還能夠提供有效快速的集裝箱存儲及檢索系統,便于實現自動化堆場。假如與自動搬運車或者移箱輸送機相互結合工作,能夠使作業效率得到提高。③將電力作為動力,降低噪聲,實現無廢氣排放,具有良好環保性能。④各個機構運行速度比較高,以此提高作業效率。
軌道式集裝箱門式起重機主結構為雙懸臂雙梁龍門架,構件能夠使用箱形焊接方式連接。為了精準計算主梁跨中長度與懸臂預拱度,可以使用正弦曲線的方式。但是因為中國設計規范并不完善,缺乏懸臂以外的改進計算方法,提高了懸臂以外區段設計、計算的難度。根據國外先進設計經驗,充分考慮實際情況,最終使用切線法計算外區預拱度,也就是設置門腿支撐點作為原點,懸臂的工作點和最外端分別設置為1和2,主梁在1中的上拱度,能夠利用有限元方法實現計算,和拋物線、切線法等計算方法相互結合,以此整理得到在預拱度曲線為0≤≤1的時候,=(1/2)×12。在1≤≤2的時候,=(21/1)×-1,圖1為計算主梁懸臂預拱度。

圖1 計算主梁懸臂預拱度
軌道式集裝箱門式起重機屬于四輪全驅動,四個車輪都具備自身驅動裝置,在雙懸臂軌道式集裝箱門式起重機小車軌距比較大的時候,偏軌主梁水平變形比較大,并且抗扭剛度不足的時候,小車就會出現啃軌和跑偏的情況。為了使車輪啃軌阻力得到降低,將無論緣車輪、雙輪緣車輪及導向輪安裝到軌道兩端,或者設置馬鞍架、主梁界面寬度,適當設置防墜落擋塊,從而避免出現小車墜落、脫軌的情況。
現代集裝箱門式起重機在作業過程中會受吊臂搖擺的影響,所以在優化設計門式起重機過程中,研究專家重視吊臂減搖技術設計方面,利用降低搖擺,使運行過程中的安全性得到提高。利用系統分析表示,電動機驅動會對門式起重機造成影響,從而構成對鋼絲繩的斜拉力,利用斜拉力的優化,使集裝箱在作業過程中的搖擺得到緩解,并且提高快速精準碼放頻率。所以,在實現設計過程中,使用小車在運行過程中的平行位移及垂直平面擺角,使其設置成為廣義坐標,之后根據拉格朗日方程創建方程式。對集裝箱吊重來說,吊重越高,擺角就會越大。所以利用力學方程實現顯性化的處理,通過方程對搖擺的情況,能夠得到減搖繩、搖擺繩構成的斜拉角度和吊重質量參數,綜合分析多種數據,能夠得到吊重沖擊力關聯方程式,使吊重方式得到優化,從而使其能夠平穩地運行。
現代大部分的軌道式集裝箱門式起重機都是使用集裝箱吊具,起升機構使用四根鋼絲繩。在設計起升機構的過程中,要對吊具同步升降問題進行充分考慮。為了使吊具能夠同步升降,大部分機型使用一套驅動機使一個四聯卷筒進行驅動?;蛘呤褂靡粋€雙出軸電機實現兩個減速機進行驅動,其中每個減速機對一個雙聯卷筒進行驅動。還可以使用兩套獨立驅動機構,卷筒改成更實用的雙聯卷筒,從而實現同步升降,使兩個高速軸利用聯軸器相互連接。
在貨場和碼頭中廣泛使用四聯卷筒起升機構,利用鋼絲繩纏繞系統的合理設置,能夠同步升降起升機構,還能防搖。
行走機構也會出現啃軌的情況,因為吊車軌面在工作中的不同動載、靜載的作用,或者在雨季地承載力改變,導致軌道路基出現沉降的情況,軌面的彎曲比較大。為了使行走機構的問題得到解決,可以調整車輪垂直偏斜,在空載過程中使兩個車輪邊向外偏斜,在起升載荷不斷增加的過程中,車輪就會趨向于垂直受力。更換不一致的車輪直徑,調整有錐度的車輪安裝方法,改變成為錐頂向前外側。根據軌道安裝需求對軌道進行檢修和調整,及時清理軌道中的雜物。
另外,在軌道式集裝箱門式起重機中,還要求使用完善的機械安全保護及維護裝置,比如夾輪器、頂軌器、防爬裝置、夾軌器、大小車錨定裝置、防風拉鎖裝置等,以此有效保證起重機維修保養及安全保護。
綜上所述,在現代碼頭集裝箱堆場作業中,使用不同類型門式起重機的作業效果也各有不同。軌道式集裝箱門式起重機在動力使用、作業環境等方面都具備一定的優勢,所以在設計過程中,利用控制系統及機構的優化,能夠將其特點充分發揮出來,以此使作業水平得到提高。
[1]馮淵敏.關于軌道式集裝箱門式起重機的探討[J].中國機械,2015(7):59-60.
[2]夏雯.軌道式集裝箱門式起重機技術創新與應用分析[J].中國機械,2014(4):83-84.
[3]張奕敏.軌道式集裝箱門式起重機技術特點及設計創新[J].中國設備工程,2017(3):105-106.
[4]丁敏,羅建平,張德文.軌道式集裝箱門式起重機能耗試驗研究[J].港口裝卸,2014(1):8-10.
[5]蔡佳俊,張氫,張小龍.軌道式集裝箱門式起重機自動裝卸箱的實現[J].機電一體化,2015,21(9):44-47.
U653.921
A
10.15913/j.cnki.kjycx.2019.14.049
2095-6835(2019)14-0110-01
〔編輯:嚴麗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