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猛 郭威
【摘要】隨著信息時代到來,中小學音樂教育方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教學過程中必須迎合科技的發展潮流,充分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資源,對當前的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努力提高教學工作水平。因此,人工智能系成為當前教學工作中重要的輔助手段。人工智能系統教學設備將圖像、文字、聲音等元素有效結合在一起,能夠形象和生動展示給學生,對于當前中小學學生的音樂教育來說,人工智能系統的應用可以讓中小學生更為快速吸收和轉化音樂知識,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關鍵詞】人工智能;音樂教育;中小學教育;教育方式;教學內容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一、人工智能系統在中小學音樂教育中的優勢和作用
(一)有利于學生集中注意力,激發學習興趣
中小學學生因為年齡、身體特點,思維更具備形象性。他們對于比較鮮明的色彩和色調十分敏感,但較難理解抽象的音樂知識和概念。人工智能系統會充分利用圖文和聲響等多種元素,生動、形象地展現教學內容。將靜態知識變成動態知識,將抽象的事物變得形象化。拓寬教學內容,改變傳統教學形式。增加學生信息量以及知識面。方便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積極探索事物的發展規律以及變化。
在對中小學學生聲樂的教學過程中,傳統意義上的教學更是重視傳授歌唱技能,教師更多的工作是作出示范,再讓學生進行模仿。這樣,學生的聲樂作品就全都是一味地模仿,不能夠對學生形成較好的引導。通過現代人工智能系統教學,隨著音響效果和動態效果的開展,可以讓學生們將注意力都之中在比較生動的動畫與音響上。師生就可以產生互動,幫助學生直觀加了音樂感受,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激發學習音樂的興趣和探索欲望。
(二)有利于促進學生的互動性和參與性
中小學學生的可塑性比較強,對整個世界更是有著好奇心,在遇到問題的時候總是會主動提問。通過人工智能系統,能夠有效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發散性思維,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充分發揮創造力。人工智能系統的映入可以促進學生們創新精神的培養。人工智能系統可以對圖像、聲音等多種信息進行綜合處理和管理,可以向學生提供大量的豐富有趣、色彩鮮明、動態化的知識,使學生可以通過多種感官參與互動。讓學生處于探索的學習氛圍中,在接收大量的信息后豐富了學生的知識經驗,可以充分地發散學生的思維,極大地推動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的發展。
(三)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增進理解能力
中小學學生的思維是具有形象性的特點,人工智能系統的作用就是將抽象變成具象,將紙質的東西變成生動形象的音像結合來展現。在這種直觀的感受過程中得到應用,從而更容易理解。由于人工智能系統課件形象、直觀的特點,對于學生理解音樂作品的結構的有著更為直觀的作用。
(四)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增強教學效果
人工智能系統因為集成性很強,可以將多種媒體資料集合在一起,比如圖像、聲音、視頻等資料。針對信息進行綜合處理和交互,從而充分利用起來。通過人工智能系統輔助手段,能夠一步縮短教學時間。因為時間和空間不受限制,可以將虛幻的東西轉化成現實,將抽象的事物轉變成具體事物??梢源龠M老師對音樂教育課堂的表現力,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實現感官的協調。
(五)人工智能系統教學豐富教師的教學模式
人工智能系統設備的應用可以激發學生學習音樂興趣,這更是一種針對傳統學生教學的創新。通過人工智能系統的運用,開展多元化的音樂教育。在中小學學生的音樂教育活動中通過人工智能系統來增強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利于學生主動學習和吸收知識。在中小學學生音樂教育中,將課堂教學內容做成人工智能系統教學課件,引導學生積極和主動學習新知識,讓學生可以參與到人工智能系統教學下的音樂學習中,實現對音樂知識的最大吸收。
二、人工智能系統在中小學音樂教育的實施策略
(一)轉變教師的人工智能系統教學觀念,避免教學局限于形式
教師要正確認識人工智能系統教學,轉變教師觀念和價值,提高個人素養。體現人工智能系統教學價值,適應中小學學生新課程的發展要求,最終實現人工智能系統教學和傳統教學方式的有機結合。通過精心的教學安排,選擇匹配的人工智能系統設備,創新音樂教育方式。讓學生可以在良好的學習條件寫學習音樂。但如果人工智能系統應用過于頻繁和濫用,就會使得音樂教育形式化,不利于人工智能系統教學的開展。
(二)有效整合教學目標與教學內容,促進師生互動
開展人工智能系統教學的動力就是教學效果的良好展現,人工智能系統教學能夠幫助學生在思維、認知以及社會情感多方面的發展。教師在開展人工智能系統教學活動過程中要采取靈活多變的教學形式和計劃,把教學內容、教學材料進行整合,以便能夠符合學生的興趣、情感以及年齡特點。在中小學學生音樂教育當中,通過對人工智能系統課件進一步完善,能夠提高教師在音樂教育教學上的效率,保障教學活動的有效進行。
(三)加強中小學學生師資的培訓,提高教師使用人工智能系統的能力
作為中小學學生管理者要與時俱進,跟隨時代和科技的潮流,學習人工智能系統、先進的教學經驗和管理經驗。對人工智能系統教學的日常手段要有深入了解。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定期開展教師相關培訓。向優秀中小學學生學習管理經驗,增強教師運用人工智能系統的能力。在教學實踐中要積極采用人工智能系統進行教學,進一步提高教師應用人工智能系統教學能力。
在中小學學生的音樂教育中要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系統來提高學生的視覺和聽覺的感官能力。通過生動、形象的動畫方式展現給學生不一樣的音樂畫面,這樣不僅可以引起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能夠提升學生的思維發散能力和創造力。這種人工智能系統的教學可以改變教師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中小學學生教師要努力學習人工智能系統,完善教學內容,整合教學目標。增強師生間的互動。
三、總結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人工智能系統在中小學學生教育中的應用,將成為深化學前教育課程改革、優化教育手段的一個關鍵因素,現代化的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系統教學手段能將各種教育信息與教師的教、學生的學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從而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作為一名教育者,在教學實踐中應努力去開發、探索和研究如何恰當地運用人工智能系統。只有在遵循教育教學規律、學生認知發展規律的基礎上,充分利用和掌握信息技術這一現代化教育手段,不斷探索信息技術和課堂教學如何更完美的結合,才能使人工智能系統在中小學學生教學中的應用達到最優。因而應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是推動中小學學生音樂教育的重要手段。
參考文獻
[1]陳怡雨.人工智能及其在音樂教育中的應用[D].北京:中國音樂學院,2017.
[2]靳琪慧.人工智能技術應用于音樂教育的可能性與發展趨勢研究[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8.
[3]鄒孟雨.人工智能及其在音樂教育中的應用[J].北方音樂,2018.
作者簡介:曹猛(1996—),男,江蘇師范大學音樂學院碩士研究生在讀,江蘇省徐州市江蘇師范大學音樂學院;郭威(1980—),男,江蘇師范大學音樂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作曲技術理論。
基金項目:該論文是“人工智能系統在中小學音樂教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2018年江蘇省現代教育技術研究項目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