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王中強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張恒
一條條通組路在貴州崇山峻嶺盤旋起伏,將鑲嵌在青山綠水之間的村村寨寨串點成線,改變了貴州山區碎片化的產業格局,也打通了起產業發展和鄉村振興之路。
“沒有農村的小康,特別是沒有貧困地區的小康,就沒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習近平總書記對農村公路助推廣大農民脫貧致富奔小康寄予了殷切期望,“貧困地區要脫貧致富,改善交通等基礎設施條件很重要”。
貴州作為全國脫貧攻堅主戰場,山地和丘陵占比92.5%,農村群眾居住較分散,要確保到2020年與全國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會,最艱巨的任務在農村,最突出的短板是交通。為了打通出行“最后一公里”,貴州在全國率先啟動農村“組組通”硬化路三年大決戰,加快交通基礎設施向下延伸。截至4月26日,全省已全面完成路面建設任務,累計建成通組硬化路7.87萬公里,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59.12億元。
如今,一條條通組路在貴州崇山峻嶺盤旋起伏,將鑲嵌在青山綠水之間的村村寨寨串點成線,打通了產業發展和鄉村振興之路?!奥吠?,產業有了新出路,生活有了新變化,農村有了新面貌,旅游有了新突破。”貴州省公路局局長張胤表示,農村“組組通”硬化路已成為老百姓獲得感最強、滿意度最高的民生項目,成為連接黨心和民心的橋梁。
山高谷深,地勢險峻,威寧自治縣石門鄉長期以來成為交通的“死角”,也成為脫貧攻堅的“硬骨頭”。石門鄉團結村距離鄉政府17公里,前些年沒有通村路,團結村群眾到石門坎趕集要走兩三個小時山路,“如果在幾年前,要說30多分鐘就到團結村,根本沒人會相信”。今年67歲的老黨員余啟全曾經是團結村的村干部,他說,路實在太難走,一個來回差不多要半天的時間。
“不通路的時候,主要靠人挑馬馱,山里的東西賣不出去、山外的物資運不進來。”說起團結村交通的改變,團結村野貓扎村民龍芳感觸最深,如今,龍芳在團結村開了一家超市兼農村淘寶店,駕駛自家小汽車把山貨運出去,把物資運進來,日子過得紅紅火火。
告別了“人背馬馱”的日子,“通組路”掀開了村莊變遷的新篇章,也給邊遠山鄉的村民帶來了幸福的生活。
“黨的政策好,感謝共產黨,路都修到家門口來了。”在開陽縣南江鄉新隆村,村民唐光全一提起“組組通”就樂呵呵地說:“太方便了!路好走多了,還能帶動寨子發展?!?/p>
“女兒在網上買了洗衣機、電烤爐作為生日禮物送給我,蘇寧配送員上午聯系送貨,由于送件多,天黑了才送到,但還是很開心?!蹦辖l最偏遠的毛家院村烏木慶組村民羅大姐驕傲地說,要是過去得自己到開陽縣城物流點取貨,來去車費不說,還要找車運回家,還得自己搬運。“現在路通了,再遠的村莊,網購也方便,省時省心省力?!?/p>
毛細血管“組組通”公路的修建,加速了人流、物流在城鄉的流動,也增強了城鄉互動、縮小了城鄉差距、加快了城鄉一體化進程,改善了農村居住和出行環境,提升了民生服務水平,為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了更好保障。
坐落在月亮山區腹地的從江縣極貧鄉鎮加勉鄉境內溝壑縱橫,交通落后,一直是其發展受阻的重要原因。
“1998年才打通宰便到加勉鄉的第一條毛坯公路,近兩年來加勉鄉交通得到前所未有的改變?!闭f到交通,在加勉鄉工作已經16個年頭的高山村第一書記楊安深有感觸。
隨著“組組通”硬化路建設,加勉鄉不僅在全縣率先實現農村組組通硬化路,而且全鄉14條通村公路、9條“組組通”硬化路、17條產業路等聯通起境內道路交通路網,極大地方便群眾出行和生產生活,也讓脫貧攻堅的步伐更加堅定有力。

從江縣加勉鄉白棒村的通組路。(王中明 / 攝)
“以前,咱們這里不通路,村里的農產品賣不出去,外面的信息也進不來,現在路終于修通了,感謝黨和政府!”加勉鄉污俄村香豬養殖帶頭人龍金堂興奮地說。以前由于道路不便,污俄村的香豬賣不出去,現在有商家主動來村里訂購,村民自己也可以開車把香豬拉出去賣了。
“交通好了,產業發展熱火朝天。”加勉鄉黨委副書記甘典華說。
為破解交通瓶頸制約,全省優先安排深度貧困地區項目先行建設,讓最困難的地區最先享受到交通建設紅利。2018年底,全省20個極貧鄉(鎮)率先實現農村“組組通”硬化路目標,貧困群眾搞活了產業、增加了收入,提振了脫貧信心、拓寬了脫貧門路。
據不完全統計,“組組通”硬化路建設帶動全省農業產業發展500萬畝,鄉村旅游村寨突破3000個,新增農用車等23萬余輛,參與項目建設群眾120萬人,沿線受益群眾達967萬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53萬人,為全省脫貧攻堅、同步小康、鄉村振興提供了交通保障。
“在外漂的人,哪有不想回家的呢?”幾年前,大方縣黃泥鎮化理村通村路一修好,在外務工15年的趙連超回了家。他流轉了270畝土地發展中草藥種植?!半娙嗆噺纳笕锿限r家肥,一趟可以拖2000多斤,若是在以前,一趟十幾個人都背不了?!?/p>
路通了,村民發展內生動力更強了。在開陽縣龍廣村郞基田組,路連通之后,以前無人問津的果子、蔬菜,引來八方游客盡情采摘,品質好價格優,讓種植戶的收入增加不少。借助“組組通”及鳳凰山山體公園的建設,村民開始經營起農家樂和民宿?!霸诓痪玫膶?,我們村寨也將成為受游客喜愛的富美村寨。脫貧有盼頭了。”貧困戶王玉歡眼中充滿幸福的憧憬。
“組組通”硬化路不僅解決了山村村民出行難問題,更承載著鄉村發展的未來,喚起了村民回鄉發展產業脫貧致富的信心。
路通了,國家地理標志認證的農產品飛到更遠的地方;路通了,城里的游客紛至沓來,賞春度夏品秋悟冬;路通了,不少打工者重返家鄉,辦起農家樂、建立合作社。
鋪下的是路,豎起的是碑,連接的是心,通達的是富。一條條“組組通”硬化路在貴州大地上縱橫交錯,猶如一條條飛龍盤踞山間,又似一根根“輸血管”為農村帶去了人氣、財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