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孫蕙
今年4月,陸海新通道首趟印度專列從重慶發出。通過搭乘這一趟專列,“江小白”白酒在2018年海外銷售增長超過300%的基礎上,2019年,其銷售將在亞洲、歐洲和美洲地區持續增長。
這是重慶建設內陸開放高地的又一重大舉措,也為貴州、云南、廣西等進出口貿易發展帶來了更多機遇。隨著新通道初步實現常態化運行,青渝、蘭渝、隴渝、桂渝、黔渝等班列也陸續開通,逐步形成以重慶為節點,多線路之間相互補充的多格局模式。如今,陸海新通道目的地已覆蓋新加坡、日本、澳大利亞、德國等71個國家和地區的155個港口。
一年不到,貴州的輪胎、化肥、礦產和辣椒、茶葉、白酒等產品的足跡已遍布東南亞、中東、非洲等地。據中國南寧海關今年2月發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云南、貴州、四川、重慶經廣西口岸對東盟進出口額增長56.8%,達114億元。
陸海新通道銜接“一帶一路”,同新一輪西部大開發和長江經濟帶等發展有機契合,為中國西部地區對外開放打通一條重要通道,有助于推動西部地區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開放新格局。陸海新通道的建設,強化區域開放合作,是促進區域交流合作的有效途徑,有利于完善貴州對外開放的大環境,為貴州企業走出去、外資融進來提供更為廣闊的空間和成長的舞臺。
強化平臺及項目建設,制定完善的制度體系。建立重點企業庫、重大項目庫和重要產品庫,貴州按照“一口岸,兩作業區”的思路,加快完善口岸基礎設施和智慧航空口岸建設,大力推進中瑞產業園等國際合作園區建設。推動制定陸海新通道多式聯運提單互認標準與規范,探索建立“一站式、一票制、一口價”多式聯運服務體系。利用現有基礎設施條件,重點推進硬件平臺建設尤其是場站規劃建設,逐步實現陸海新通道服務體系的市場化商業化運作。
加快完善貴州黔北現代物流新城、改貌鐵路樞紐等物流節點基礎設施及配套服務,補齊陸海新通道建設在基礎設施上的短板。增強陸海新通道對跨境電商等新興業態發展的帶動作用,支持陸海新通道貴州段平臺企業在通道所輻射國家建立海外集散分撥中心。以陸海新通道為創新實驗載體,整合貴州與其他地區資源,合作建設西部地區多式聯運物流貿易信息平臺,實現海關、鐵路和物流企業等平臺數據的安全共享和綜合利用。
持續擴大對外對內開放。對外,鼓勵省內企業積極與廣西、重慶、甘肅等方面運營主體的對接,最大限度引進外部資源、資金、技術、人才,實現借梯登高、借力發展,實現在更為廣闊的平臺和市場上資源共享、風險共擔、合作共贏。對內,下最大力氣整治軟環境,不斷優化政務服務能力和營商環境,消除市場準入壁壘,為企業投資興業創造公平競爭的環境。
如果說經濟建設是一個巨大的舞臺,陸海新通道的建設則將開放發展的聚光燈打在了西部省份身上。共建陸海新通道,貴州對外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足跡越來越遠,以大開發大開放的格局吹響新的號角,以高水平開放實現高質量發展,貴州與沿線省份強強攜手、聯動發展、合作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