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共產黨人》記者 / 徐樹雄
近年來,寧夏著力打造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支點,國際貨運班列從銀川南站、惠農陸港、中衛陸港始發,經阿拉山口岸和霍爾果斯口岸發往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土庫曼斯坦、吉爾吉斯斯坦以及伊朗等中亞、西亞國家。
寧夏國際貨運班列的開行,構建了以銀川為中心,覆蓋隴海線以北、京包—臨哈線以南,包括山東、河北、天津、山西及寧夏周邊的貨物集散區域。形成了依托太中銀—武威—阿拉山口(霍爾果斯)的低成本國際鐵路運輸通道,寧夏企業開拓中亞西亞市場物流運輸比海運節省35—45 天,時間縮短約2/3,比空運成本低約1/2,節省全程物流成本約22%,吸引京東集團、滿幫集團、中糧總公司、香港嘉里物流、哈薩克斯坦金麥穗、新加坡普洛斯集團等企業落戶寧夏,為推進申報建設中歐班列開放項目(銀川鐵路口岸),規劃建設糧食、整車、冰鮮水產品等創造了必要條件。
面對大開放、大融合的發展機遇,寧夏充分發揮中國—中亞—西亞、中蒙俄經濟走廊節點優勢,加強與班列沿線國家合作,拓展延伸對外開放通道。西向通道方面,穩定運行寧夏—中亞國際貨運班列,逐步將西向線路延伸至阿塞拜疆、格魯吉亞、土耳其等環里海地區。北向通道方面,推動開通俄羅斯—蒙古—寧夏國際貨運班列,支持石嘴山保稅物流中心(B 型)大宗商品集散交易基地建設。東向通道方面,開通寧夏直達天津港、青島港等東部沿海港口的特需班列,進一步拓展寧夏東向出海的多式聯運國際走廊。南向通道方面,以簽署9 省區市《共建“陸海新通道”框架協議》為契機,充分發揮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支點作用和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先行先試政策優勢,積極對接并主動參與南向“陸海新通道”。
在中新“陸海新通道”建設的戰略大局中,寧夏將穩步提升自身融入和服務“一帶一路”倡議的能力,加快構建內暢外聯、多式聯運的貿易物流大通道,全面提高內陸開放型經濟發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