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李靜

李靜:從國內外發達國家和地區的發展經驗看,道路先行是基本規律,因為道路作為基礎設施,其承載的不只是車流,而且有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和技術流,是經濟發展和起飛所需的一切要素,可謂“一路通,百業興”。(作者供圖)
貴州作為全國脫貧攻堅主戰場,減貧數量位居全國前列,創造了脫貧攻堅“省級樣板”。其做法對于全國打贏脫貧攻堅戰和鄉村振興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從近幾年貴州的做法看,最突出的是實施了大規模的道路建設,實現了“縣縣通高速、村村通公路、組組通硬化路”的巨大成就。從國內外發達國家和地區的發展經驗看,道路先行是基本規律,因為道路作為基礎設施,其承載的不只是車流,還有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和技術流,是經濟發展和起飛所需要的一切要素,可謂“一路通,百業興”。從貴州近幾年的發展看,伴隨著“組組通”硬化路建設的是以下四個方面巨大變化:
促進了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特別是使貧困勞動力從農業和農村大規模轉移,進入非農產業以及小城鎮和大城市就業和居住,加快了貴州工業化和城鎮化的進程,并使這些勞動力通過非農就業實現了脫貧乃至個人素質的提升和發展。
開發了貴州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貴州有著異于其他省的自然資源和氣候條件,由于交通條件的改善和扶貧的深入,貴州已成為全國一些名特優農林畜產品的基地。貴州的全域旅游也正風生水起,成為新的全國性的旅游、休閑、度假勝地。正在實施的“來一場振興農村經濟的深刻的產業革命”,成為貴州穩定脫貧并銜接鄉村振興進而實現產業興旺的重要基礎。
方便了外部幫扶資源的進入。貴州取得的脫貧攻堅除了國家和政府的大力投入,也歸功于社會各界對貴州的持續不斷的投入和支持。一方面,社會力量為貴州的道路建設直接做出了貢獻;另一方面,方便的道路交通,為這些社會力量的進入提供了條件。
提高了農民的收入和福祉。一方面,道路建設帶動了沿線群眾特別是貧困群眾的參與,并通過勞動參與增加了收入。另一方面,“組組通”帶來的產業發展也使群眾實現了大幅度的增收,使貴州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長速度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另外,由于道路的通暢,農民得以購買和享受現代化的家用電器、家用汽車、生活生產設備等,提高了農民的生活質量和福祉水平。
通過以上變化,有理由相信貴州能如期地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打贏脫貧攻堅這場硬仗,確保到2020年與全國同步實現全面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