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海峽上空每次一有動靜,就在島內成為新聞焦點。臺媒12日稱,其實在海面上雙方海軍的較勁更是頻繁,而且從去年開始,解放軍固定派出一艘護衛艦持續在“海峽中線”西側來回巡弋,今年起增至兩艘。
臺灣《聯合報》12日稱,根據公開信息,臺方固定會派出“海峽偵巡艦”沿著“海峽中線”東側來回巡弋,海軍內部俗稱“海偵”;每一梯次偵巡至少一星期以上,下一艘接手的艦艇直接到偵巡區接防,維持永遠至少有一艘船“壓”在“海峽中線”,相關任務通常由澎湖馬公的臺海軍146艦隊執行。臺“國防部”官員稱,以往解放軍不會派船“貼上中線”,但從去年上半年開始,大陸固定派出一艘護衛艦,沿著“海峽中線”西側來回偵巡,“儼然和我方的海峽偵巡任務打對臺”。今年起,解放軍海偵甚至變為兩艘,大概以海峽最窄處(新竹至福建平潭)為分界點,往北與往南的“中線”西側各維持一艘護衛艦來回巡弋。聯合新聞網稱,由于“海峽中線”距離臺灣西海岸最近處不到80公里,即使大陸并無進行特別具有敵意的動作,“仍對我方造成一定威脅”。
中時電子報12日稱,臺海軍每天在海上例行巡弋的軍艦,亦步亦趨地監控大陸艦艇:大陸巡弋軍艦的位置在哪里,臺軍就在相對應位置上;陸艦航速快,臺艦亦快,陸艦慢,臺艦亦慢。而為避免主戰兵力被無謂消耗,臺方一般以“錦江”級巡邏艦(600噸級)甚至“光華六”號導彈快艇(180噸級)執行,希望加強對輕型艦艇官兵的磨練。臺軍將領稱,早年解放軍是很少離開海岸線活動的“黃水海軍”,近年隨著新式艦艇大量服役,尤其2008年起開始執行亞丁灣護航,官兵海上執勤能力明顯提升;即使是最老舊的053H系列,其實也是1999年服役的。相比之下,臺軍現役22艘護衛艦,僅有“成功”級最后一艘“田單”號是進入21世紀后才服役的。
聯合新聞網11日稱,解放軍軍艦巡弋“海峽中線”西側的消息曝光,想來又會激起一波慷慨激昂、痛斥“侵門踏戶”的聲音,不管是電視或網絡上的“軍事專家”,還是搶當網紅的政客,都會強調臺方軍力堅強,可以讓“大陸紙老虎”鎩羽而歸;也會有人表示,解放軍規模遠超臺方,臺灣根本沒有對抗的空間。但不管是認為“何必對抗”還是“打仗沒啥大不了的”,都是過度簡化事實。中時電子報稱,去年從6月底到年底的“九合一”選舉期間,大陸未曾派機艦繞臺,而現在臺灣即將舉行“總統大選”,“大陸是否也停止機艦繞臺及遠海長訓,軍方仍在密切觀察”?!?/p>
(李名)
環球時報2019-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