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冰穎
摘 ?要:該文簡單介紹了石油地質勘探主要工作內容、常用儲層評價方法,包括基于平衡鉆井技術的儲層評價、石油資源綜合定量評價、基于3D模型建模技術的儲層模型構建評價,并結合鄂爾多斯吳起地區實例,深入探討了石油儲層評價,希望由此能夠為相關業內人士帶來一定啟發。
關鍵詞:石油 ?地質勘探 ?儲層評價
中圖分類號:P618.13 ? 文獻標識碼:A ? ? ? ? ? 文章編號:1672-3791(2019)05(a)-0073-02
1 ?石油地質勘探發展現狀及主要工作內容
1.1 發展現狀
近年來我國石油地質勘探領域發展迅速,但相較于美國、俄羅斯等國家,我國石油行業起步較晚,石油地質勘探與儲存評價方法也無法完全滿足石油資源開采需要,這一現狀對石油地質勘探與儲層評價方法提出的較高需求必須得到重視,由此才能夠更好地為我國經濟與社會發展提供支持。
1.2 主要工作內容
石油地質勘探工作內容可細分為3個方面:(1)明確巖石成層等信息。通過應用石油勘探技術,明確巖石性質、成層條件、風化程度、厚度、成因類型、時代以及石油資源的滲透率。(2)定位石油資源分布情況。為準確定位石油資源分布情況,必須做好巖土層新近沉積黏性土地質特征與分布范圍的分析。(3)明確石油資源層結構。為了解層理沉積狀況,必須明確石油資源層結構。值得注意的是,鉆探技術和取樣技術屬于石油地質勘探主要應用的技術種類,在兩類技術支持下,即可明確巖石層厚度、內部水源分布狀況、石油資源滲透狀況、壓縮系數與模量、含水量、比重、天然容重等參數,這類參數的明確可為后期石油開采提供有力支持[1]。
2 ?常用的儲層評價方法
2.1 基于平衡鉆井技術的儲層評價
在現階段的石油地質勘探儲層評價工作中,平衡鉆井技術的應用較為廣泛,且該技術本身具備效率高、成本低的優勢,由此開展的儲層評價也能夠通過動態評測為各項工作的優化提供有力支持,石油開采的利潤也能夠實現一定程度的提升。
2.2 石油資源綜合定量評價
在石油資源綜合定量評價中,產量遞減曲線法、油藏數值模擬法、物質平衡法均屬于較為常見的評價方法,其中產量遞減曲線法需應用于石油資源儲量出現衰減趨勢后;油藏數值模擬法的應用需建立在儲量精確數據并配合細致的油藏數值模擬;物質平衡法需結合石油開采后油藏壓力出現的大幅度下降情況進行計算,計算過程中需要將油藏資源視作具有一定體積的油氣,一般在完成儲量10%的開采后應用物質平衡法[2]。
2.3 基于3D模型建模技術的儲層模型構建評價
應用3D技術進行石油儲層的建模,儲層評價的準確性和真實性即可進一步提升,合理運用3D建模技術、構建真實且全面的儲層模型屬于其中關鍵,后期石油開采工作的開展也能夠由此獲得有力支持。
3 ?實例分析
3.1 鄂爾多斯盆地吳起地區概況
為提升研究的實踐價值,該文選擇了位于我國鄂爾多斯盆地的吳起勝利山油田作為研究對象,研究區域共存在7個井區,勘探面積達70km2左右。區域屬黃土塬地貌,屬內陸干旱型氣候,研究對象油田油層靜態資料較少、生產動態資料較全。
3.2 儲層評價方法的具體應用
運用聚類分析等方法對儲層進行綜合分類與評價,需逐步明確儲層巖石學特征、孔隙類型及組合、孔隙結構特征、儲層物性特征,以此最終完成分類與評價[3]。首先可確定長4+5油層組、長6油層組、長7油層組的母巖主要為中酸性巖裝巖和變質巖,且儲層砂巖中普遍含有硅質和長石質膠結物,且滲透率和孔隙度較大;研究區域的孔隙類型主要包括微裂隙、填隙物內微孔隙、溶蝕孔隙、粒間孔隙,其中粒間孔隙占比高達70%,屬于最為主要的孔隙類型;研究區域儲層的排驅壓力在0.53~1.01MPa區間,分選系數、退汞效率分別在2.3~1.566、31~34.42%區間,平均排驅壓力、中值壓力、中值半徑分別為0.78MPa、7.9MPa、0.105μm,分選系數、退汞效率具體值分別為2.04%、3.01%,因此可確定儲層以小孔微喉型為主且孔隙喉道偏細;結合收集數據,可確定儲層含水飽和度、含油飽和度分別為27.25%、17.51%,并具備整體致密特點,但同時也存在部分相對高滲儲層[4-5]。
儲層分類主要以滲透率、孔隙度、排驅壓力、中值壓力、最大喉道半徑、中值半徑、喉道均值、孔喉組合為依據,以此將儲層細分為致密層、超低滲透層、特低滲透層、低滲透層。結合評價標準,可確定長4+5油層組分別屬于發育超低滲透層,孔隙度、滲透率一般在8%~10%、(0.2~0.9)×10-3μm2區間;長6油層組屬于發育超低滲透層,孔隙度、滲透率一般為8%~10%、(0.2~0.8)×10-3μm2,長7油層組屬于致密層,孔隙度一般在7%以下,滲透率一般低于0.1×10-3μm2,表1為儲層分類標準。
4 ?結語
綜上所述,圍繞石油地質勘探與儲層評價方法開展的研究存在較高的現實意義,在此基礎上,該文涉及的鄂爾多斯盆地吳起地區實例等內容,則提供了可行性較高的石油地質勘探與儲層評價路徑,為進一步推動我國石油開采領域發展,基于評價的儲量計算同樣需要得到重視。
參考文獻
[1] 曹立榮.基于石油地質勘探及其儲層評價方法[J].化工管理,2019(3):217-218.
[2] 丁鴻鈴.關于石油地質勘探與儲層評價方法探討[J].石化技術,2018,25(7):195.
[3] 成信紅.石油地質勘探與儲層評價方法的研究[J].中國石油和化工標準與質量,2019,39(3):11-12.
[4] 李曉陽,韓贏.石油地質勘探與儲層評價[J].當代化工研究,2017(9):40-41.
[5] 許智禹.石油地質勘探與儲層評價方法研究[J].中國石油和化工標準與質量,2017,37(22):117-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