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冰
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信息化教學已經成為課程教學的重要技術手段。在導游專業的職業口才課程中合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構建信息化平臺,教師根據學生及社會的需要靈活確定教學內容,以期在提高學生服務技能和職業口才能力的同時,為該課程信息化教學提供教學創新。
關鍵詞:信息化 ?職業口才 ?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71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2-3791(2019)06(a)-0158-02
高職導游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培養能夠從事導游、計調、外聯等工作,掌握導游講解、接待服務和旅行社經營管理等職業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職業口才》課程屬于高職導游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的專業基礎模塊,是培養和提高學生職業能力、掌握口語表達技巧的主干課程之一。在信息化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高職導游專業教學如何結合自身專業背景與特色,廣泛運用信息化教學手段,更好地發揮《職業口才》教學的作用,不僅成為檢驗該門課程教學成果的一個重要途徑,更成為許多從事該門課程教學的教師探究的重點問題。
1 ?職業口才在導游專業中的地位
導游是一門特殊的職業,“職業口才”是導游必備的重要職業能力。“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導游職業口才,除了體現在敢說、能說方面,更當體現在會說、善說方面。導游口才的最高境界應該是言之有物、有趣、有理、有情、有膽、有度。人們常說,“祖國山河美不美,全憑導游一張嘴。導游張張嘴,帶飛游客兩條腿”,這是對導游“嘴上功夫”的形象描述。在旅游服務過程中,是導游的嘴引導游客去尋找美、享受美,是導游的嘴激起游客的游興,是導游的嘴促成游客圓滿完成整個旅游行程。導游口才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消費的質量,好的導游口才不僅能傳遞文化知識,溝通人際關系,還能陶冶人們情操,刺激經濟增長。因此,身為導游,必須熟練掌握得體、生動、有效的口語表達策略,準確運用恰到好處的口語表達技巧,力爭贏得旅游者滿意的服務評價。開設職業口才課程,旨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以期實現旅游目的地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贏。
2 ?導游專業《職業口才》課程的特點
第一,實踐應用性強。實踐性是導游專業職業口才的一個顯著特征,導游口才有非常明顯的職業特點,主要是以游覽、講解、協調、提醒4種類型為主,側重語言表達的準確性、現場性、趣味性。最集中發揮的場合就是景點講解階段,這一階段需要導游依靠一系列表達手段來完成。只有憑借文明禮貌、靈活多樣、準確真實、內容豐富的口語講解,才能拉近與游客的距離,獲得游客的信任。
第二,適宜情境教學。導游在服務過程中,經歷的場景復雜多變,如團隊服務場景、散客服務場景等。在提供接受任務、接站服務、沿途導游、景點講解、送站等服務時,導游需要跟旅行社、相關接待單位和人員溝通;在處理旅游者行李損壞、物品遺失、業務咨詢等問題時,導游需要跟相關部門接洽等。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信息技術和課程深度融合為著力點,模擬各種服務場景,設置各類仿真情境,不斷開展信息化教學的課程實踐,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和組織協調能力,滿足其未來職業發展的需要。
第三,訓練過程復雜。導游的職業口才具有知識性、準確性、互動性、全面性、生動性等特征。導游良好的職業口才功底,對創造和諧的旅游服務氣氛、促進旅游者的消費與體驗,均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導游口才的訓練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從自信當眾說話到有聲語言與無聲語言完美結合再到最后形成系統的職業口才,需要不斷反復的強化訓練。除此之外,還應加強心理素質的鍛煉、系統知識的積累和思維能力的培養。
3 ?信息化手段在導游職業口才課堂教學應用的途徑
前教育部長陳至立強調,要從根本上改變傳統教和學的觀念,促進學科教學質量的整體提升,必須推進信息技術有機地與學科內容、教學資源以及教學策略融為一體。高職導游專業課堂教學改革離不開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與創新,職業口才的培養,需借助信息化改技術進教學方法,從而培養出適應新時期旅游業發展的合格導游。
3.1 以網絡為媒介,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傳統課堂主要是以教師講授教學內容為主,學生對教學活動的參與度不高,整節課都處于被動的學習狀態,導致學生學習興趣不濃,學習自主性不強,學生常常無法明確學習目標。網絡的發展普及推動了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的廣泛應用,網絡資源的海量化、形式的多樣化、模塊的系統化,讓學生擁有更多機會根據自身特點,通過對學習時間和學習方法進行自主規劃和安排來完成學習任務。學生由過去的被動參與變成了主動參加,增強了學生教學活動的參與度,彌補了課堂教學時間、空間的限制,使教學活動更有實效。譬如講授“團隊導游服務程序與服務質量”時,可通過教學任務的驅動,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先通過互聯網獲取相關資料,然后進行服務準備,最后將團隊自拍的視頻在課堂上進行成果展示,通過老師點評、學生互評指出導游在服務過程中口語表達方面存在的問題。這樣,一方面加深了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掌握,另一方面也鍛煉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3.2 以學生為主體,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在課堂教學中,隨著信息化手段的介入,學生由過去被動接受教師的知識灌輸變為主動學習,開始主動查詢資料、搜索信息、協作交流、互動學習。如在講授“導游帶團技能”時,因為我們不可能經常把學生帶到真正的景點中去,無法做到“心中有景,應景而論”,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只是一味機械地背誦知識點,這樣很難提高學生的口才能力和應變能力。而在信息化教學中,一是通過景點、景區的圖片呈現出來,讓學生做到了“眼前有景、就景講景”;二是利用多媒體播放國賽、省賽或本校優秀學生的講解視頻,讓學生以小組形式進行模仿,在培養學生認知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同時,提升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參與性,從而有效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3.3 以信息化為載體,豐富課堂教學內容
信息化教學因為圖、文、聲并茂甚至有活動影象等諸多特點,具有許多特別寶貴的特征與功能。通過網絡、視頻、動畫、圖文等信息化手段,結合遠程實時教學、網上異步交流、基于任務的團隊協作、集體討論與交流等形式的活動,可把抽象的課堂形象化、把單純的說教生動化、把有限的課堂時間向課外延伸,拓展學生的認知視野,豐富教學內容,生動教學過程,從而提高教學質量。以“導游講解技能”項目為例,在導游講解技能中,語言表達能力是導游講解的核心,教師可借助多媒體將動態的視頻引入課堂,將抽象的講解變得形象化,調動學生“學”和“練”的積極性,方便學生情講解感的投入,讓學生在講解時做到“有景可依”,在提高講解技巧、拓寬專業教學的廣度和深度的同時,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觀,從而達到較高的專業教學目標,真正實現“做中教,做中學”。
總之,隨著旅游專業教學數字化信息化的發展,可以說,信息化技術在高職導游專業職業口才的應用,是對傳統教學模式的創新,充分體現了學生的自主地位,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培養了學生的創造創新能力,提升了課堂教學質量與效果,從而更好地滿足了現代旅游市場對導游人才培養的需求。
參考文獻
[1] 蔡荷芳,許信旺.導游專業職業語言的特點與能力培養[J].宿州學院學報,2008,23(2):60.
[2] 薛博,高媛.《導游口才》教學探索和體會[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09(8):142.
[3] 徐冬青,王曉云.導游講解技能提升中信息化手段的運用[J].旅游管理研究,2015(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