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建生 趙素珍 徐寶偉

摘要:研究不同養殖密度和水溫對胭脂魚存活和生長的影響,試驗設置5個養殖密度(10、20、30、40、50尾/m3)和5個水溫(16、20、24、28、32 ℃),養殖試驗持續35 d。結果表明,存活率、平均末質量、日增質量、特定增長率隨著養殖密度的增大而降低,而餌料系數隨養殖密度增大呈上升趨勢;隨著養殖水溫的升高,胭脂魚平均末體質量、日增體質量、特定增長率均呈先升高后下降趨勢,而餌料系數呈先下降后上升趨勢,最佳生長溫度為24 ℃。
關鍵詞:胭脂魚;溫度;養殖密度;餌料系數;存活率
中圖分類號: S965.81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2-1302(2019)01-0152-03
胭脂魚(Myxocyprinus asiaticus)屬鯉形目(Cypriniformes)胭脂魚科或亞口魚科(Catostomidae)魚類,是我國特有的珍稀魚類、國家二級瀕危保護動物,同時又是唯一存在于我國的亞口魚科屬種,幼魚體形奇特,花紋鮮艷,色彩斑斕;成魚行動矯健,游動文靜,背鰭高大似帆,為觀賞魚族珍品之一,有“一帆風順”的寓意,同時易于飼養,具有生長快、個體大、性情溫馴、抗病力強等優點,1齡魚體長可達20 cm左右,成熟個體一般體質量可達15~20 kg,最大體質量可達30 kg,其營養豐富、肉質鮮美,屬名優經濟魚種,有極高的食用價值、生產價值,科研價值以及觀賞價值。胭脂魚在長江上游是一種重要經濟魚類。生活在湖泊、河流中,幼體與成體形態各異,幼魚喜集群于水流較緩的礫石間,多活動于水體上層,成體喜在江河的敞水區。目前野生狀態個體的數量正逐年趨于下降。葛洲壩截流后,長江中下游親魚不能上溯至上游的沱江、岷江等大支流中產卵,宜昌江段的某些產卵場的環境也遭到破壞。雖然壩下江段仍發現有繁殖群體,但因捕撈過度,目前自然存在的野生群體數量下降趨勢仍在繼續[1-4]。
在胭脂魚的人工養殖過程中,養殖密度和水溫是影響胭脂魚成活和生長的重要影響因子。研究者從資源現狀、胚胎發育、開口餌料、營養需求等多方面進行研究[5-14]。本試驗就養殖密度和水溫對胭脂魚的存活和生長的影響進行系統研究,以期為胭脂魚的人工養殖及產業化發展提供技術支持。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試驗所用胭脂魚幼魚從江蘇省泰興市水產良種場購得,要求體色正常,大小均勻、無病無傷,活潑健康。試驗于2016年5—7月在江蘇農牧科技職業學院水產科技系養殖實訓室進行,經1周水槽(200 cm×100 cm×80 cm)暫養馴化,溶解氧(dissolved oxygen,簡稱DO)含量始終維持在6.0 mg/L以上,pH值為(7.5±0.3) ℃,自然水溫,溫度為(21.0±0.5) ℃,每天換水1/3~1/2,投喂水蚯蚓+自制飼料(參照葉建生等投喂方法)[14]。
1.2 試驗設計
所選試驗胭脂魚體質量為(6.64±0.22) g,要求體格健壯、大小均勻、無病無傷、游泳活潑。在80 cm×60 cm×45 cm的水族箱內進行,試驗持續35 d。
1.2.1 密度試驗 密度試驗設計5個養殖密度(10、20、30、40、50尾/m3,簡稱為D1、D2、D3、D4、D5),每個密度處理設3個重復,試驗持續35 d 。試驗期間投喂水蚯蚓+自制飼料,每天(06:00、18:00)投餌2次,過量投餌,每天換水1/3~1/2,連續充氣,DO含量維持在6.0 mg/L以上,溫度為 (21.00±0.5) ℃,pH值為7.5±0.3。
1.2.2 溫度試驗 溫度試驗設計5個溫度處理(16、20、24、28、32 ℃,簡稱為T1、T2、T3、T4、T5),每個溫度設3個重復,放養密度均為30尾/m3,試驗持續35 d。試驗期間投喂水蚯 蚓+ 自制飼料,每天投餌2次(06:00、18:00),過量投餌,每天換水1/3~1/2,連續充氣,DO含量維持在6.0 mg/L以上,pH值為7.5±0.3。
1.3 計算公式
存活率=(每個水族箱存活魚的數量/總的魚數量)×100%;
平均末質量(average final weight,簡稱AFW)=mT/n;
日增質量(daily weight gain,簡稱DWG)=(m2-m1)/t;
特定生長率(specific growth rate,簡稱SGR)=100%×(lnm2-lnm1)/t;
餌料系數(food coefficient,簡稱FC)=(m2-m1/C)×100%。
式中:m1和m2為胭脂魚的初始體質量和終末體質量,g;t為試驗持續時間,d;mT為單個試驗水族箱中胭脂魚的總質量,g;n為每個試驗水族箱中胭脂魚的數量,尾;C為以質量表示的胭脂魚的攝食量,g。
1.4 數據處理
試驗數據均用Excel 2007和SPSS 17.0進行分析處理,統計結果用“平均值±標準差”表示,以α=0.05作為差異顯著水平。
2 結果與分析
2.1 養殖密度對胭脂魚生長的影響
由表1可知,當胭脂魚養殖密度達到40尾/m3后,存活率開始下降,當密度達到50尾/m3后,存活率最低,為90%。由圖1、圖2、圖3可知,平均末質量、日增質量、特定生長率均隨養殖密度的增大而降低,通過回歸分析可知,養殖密度和平均末質量、日增質量和特定生長率之間存在顯著直線回歸關系,其中平均末體質量與養殖密度的回歸方程式為 y=-2.009x+25.263,r2=0.949 4 ;日增質量與養殖密度的回歸方程式為y=-0.057x+0.529,r2=0.947 8;特定生長率與養殖密度的回歸方程式為y=-0.239x+2.389,r2=0.979。由圖4可知,餌料系數隨著養殖密度的增加而升高;養殖密度和餌料系數之間存在顯著直線回歸關系,回歸方程式為y=0.136x+2.248,r2=0.982 2。
2.2 養殖水溫對胭脂魚生長的影響
由表2可知,在不同水溫條件下,在16~28 ℃水溫范圍內,胭脂魚存活率為100%,當水溫達到32 ℃時,存活率稍微下降,為90%。由圖5、圖6、圖7可知,平均末體質量、日增體質量、特定增長率均隨養殖水溫的升高呈先上升后下降趨勢,通過回歸分析可知,養殖水溫和平均末質量、日增質量和特定增長率之間存在顯著多項式函數回歸關系,其中平均末質量與養殖水溫的回歸方程式為y=-0.115x3+0.068 6x2+3.463 6x+14.768,r2=0.909 2 ;日增質量與養殖水溫的回歸方程式為y=-0.004 2x3+0.008 9x2+0.083 1x+0.238,r2=0.913 4 ;特定生長率與養殖水溫的回歸方程式為 y=-0.001 7x3-0.045x2+0.336 7x+0.824,r2=0.947 3 。由圖8可知,餌料系數隨著養殖水溫的升高呈先下降后上升趨勢,養殖水溫和餌料系數之間也存在顯著多項式函數回歸關系,回歸方程式為y=-0.007 5x3+0.113 2x2-0.459 3x+3.21,r2=0.913 9。
3 討論與結論
3.1 胭脂魚生長與養殖密度的關系
試驗結果表明,養殖密度對胭脂魚生長影響差異顯著,隨著養殖密度的增加,胭脂魚的平均末質量、日增質量、特定生長率均隨養殖密度增加而明顯降低,餌料系數則隨養殖密度的增大明顯升高。本試驗是在水族箱中進行的,有研究表明水族箱的大小對養殖魚類的生長并非起關鍵作用,而水族箱水體的可利用量才是影響養殖魚類生長的重要因子[15]。在有關沙塘鱧[16] 、虹鱒[17]、史氏鱘[18] 、俄羅斯鱘[19]的研究中,養殖魚類的特定生長率和日增質量等均隨著養殖密度的增大而降低,研究結果也與本試驗結果一致。出現上述試驗結果的原因可能是養殖密度的增加會加重魚體的脅迫反應,從而引起試驗魚體產生生理生化及免疫系統的變化,而生理功能和免疫功能的調節會消耗大量能量,最終影響魚體的生長。另外,較高的養殖密度會加劇養殖魚類對餌料、生活空間的競爭[20],而魚體之間的競爭行為會消耗大量能量,影響魚類的攝食,從而表現出生長速度下降。
3.2 胭脂魚生長與養殖水溫的關系
養殖水溫對胭脂魚生長影響比較顯著。隨著養殖水溫的升高,胭脂魚平均末質量、日增質量、特定增長率均呈先升高后下降趨勢,而餌料系數呈先下降后上升趨勢。魚類是變溫動物,其體溫會隨著水溫的升高而升高,而代謝速率主要取決于水溫[21]。水溫影響養殖魚類的攝食、代謝和對飼料的利用
率等,進而影響魚體的生長。通過提高水中溶解氧水平可提高魚體的生長速度[22],在適溫范圍內,胭脂魚耗氧率隨著水溫升高逐漸上升[23],導致魚體的需氧量相應提高,體內各類酶的活性提升,各種生化反應增強[24]。溫水性魚類的適宜生長的水溫大多在20~30 ℃范圍內,本試驗結果表明最佳生長溫度為24 ℃,屬于胭脂魚生長的適溫范圍。
結果表明,養殖密度和水溫對于胭脂魚的生長影響比較顯著。隨著養殖密度的增大,胭脂魚的死亡率上升,生長情況也逐漸下降,養殖密度不宜超過40尾/m3,以30~40尾/m3最佳;當水溫達到32 ℃時,胭脂魚開始出現死亡,從表現出來的生長情況來看,以溫度24 ℃最佳。因此,在實際養殖生產中要不斷地調整養殖密度和水溫,以追求更大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汪 松,樂佩琦,陳宜瑜. 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魚類[M]. 北京:科學出版社,2003:1-251.
[2]伍獻文,楊干榮,樂佩琦,等. 中國經濟動物志[M]. 2版.北京:科學出版社,1979:32-33.
[3]萬 全,賴年悅,劉映彬,等. 安徽無為長江段胭脂魚資源現狀與放流保護研究[J]. 安徽農業科學,2007,35(8):2281-2282.
[4]鄧中粦,余志堂,趙 燕,等. 三峽水利樞紐對長江白鱘和胭脂魚影響的評價及資源 保護的研究[C]//長江三峽工程對生態與環境影響及其對策研究論文集. 北京:科學出版社,1987:42-52.
[5]張春光,趙亞輝. 胭脂魚的早期發育[J]. 動物學報,2000,46(4):437-447.
[6]Lin Y C,Gong Y,Yuan Y C,et al. Dietary L-lysine requirement of juvenile Chinese sucker,Myxocyprinus asiaticus[J]. Aquaculture Research,2013,44(10):1539-1549.
[7]Yuan Y C,Gong S Y,Luo Z,et al. Effects of dietary protein to energy ratios on growth and body composition of juvenile Chinese sucker,Myxocyprinus asiaticus[J]. Aquaculture,2010,16(2):205-212.
[8]Yu D H,Gong S Y,Yuan Y C,et al. Effect of partial replacement of fish meal with soybean meal and feeding frequency on growth,feed utilization and body composition of juvenile Chinese sucker,Myxocyprinus asiaticus (Bleeker)[J]. Aquaculture Research,2013,44(3):388-394.
[9]Yuan Y C,Lin Y C,Yang H J,et al. Evaluation of fermented soybean meal in the practical diets for juvenile Chinese sucker,Myxocyprinus asiaticus[J]. Aquaculture,2013,19(1):74-83.
[10]Yu D H,Gong S Y,Yuan Y C,et al. Effects of replacing fish meal with soybean meal on growth,body composition and digestive enzyme activities of juvenile Chinese sucker,Myxocyprinus asiaticus[J]. Aquaculture Nutrition,2013,19(1):84-90.
[11]王朝明,羅 莉,張桂眾,等. 飼料脂肪水平對胭脂魚生長性能、腸道消化酶活性和脂肪代謝的影響[J]. 動物營養學報,2010,22(4):969-976.
[12]唐輝旭. 不同餌料飼養胭脂魚幼苗的試驗分析[J]. 懷化學院學報,2010,29(11):65-66.
[13]龔宏偉,蔡春芳,闕林林,等. 長江胭脂魚開口餌料的研究[J]. 水產科學,2005,24(11):7-9.
[14]葉建生,趙素珍,陳小江,等. 不同餌料對胭脂魚生長和腸道消化酶活性的影響[J]. 水產科學,2017,36(1):109-112.
[15]Meske C. Fish aquaculture[M]. Oxford:Porgamon Press,1985:237.
[16]葉建生. 密度和溫度對沙塘鱧生長影響的研究[J]. 江蘇農業科學,2012(9):210-211.
[17]江仁黨. 放養密度對虹鱒稚魚生長的影響[J]. 水產學雜志,2009,22(4):31-33.
[18]李大鵬,莊 平,嚴安生,等. 光照、水流和養殖密度對史氏鱘稚魚攝食、行為和生長的影響[J]. 水產學報,2004,28(1):54-61.
[19]宋志飛,溫海深,李吉方,等. 養殖密度對流水養殖系統中俄羅斯鱘幼魚生長的影響[J]. 水產學報,2014,38(6):835-842.
[20]任 華,藍澤橋,王一明,等. 循環水養殖系統中放養密度對雜交鱘仔魚攝食行為、生長和存活的影響[J]. 漁業現代化,2013,40(2):12-16.
[21]謝小軍,孫儒泳. 影響魚類代謝的主要生態因素的研究進展[J]. 西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89,14(4):141-149.
[22]Poston H A,Williams R C. Interrelations of oxygen concentration,fish density,and performance of atlantic salmon in an ozonated water reuse system[J]. ProgressiveFish-Culturist,1988,50(2):69-76.
[23]許勤智,周 波,陳娜娜,等. 溫度和體質量對胭脂魚魚種耗氧率的影響[J]. 廣東海洋大學學報,2014,34(1):37-41.
[24]Aguiar L H,Kalinin A K,Rantin F T. The effects of temperature on the cardiorespiratory function of the Neotropical fish Piaractus mesopotamicus[J]. Therm Biology,2002,27(4):299-308.劉慧玲,陳 榮,王成桂,等. 不同鹽度條件下氨氮和亞硝酸鹽對墨吉明對蝦的急性毒性試驗[J]. 江蘇農業科學,2019,47(1):155-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