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海云
摘 要:《教師教學用書》是教師備課的抓手,要用準、用足、用巧《教師教學用書》,做好課堂教學設計。借助《教師教學用書》幫助教師明確課堂教學定位;關注知識數學本質;科學安排活動過程;善于應用教學資源,從而讓課堂煥發新的生命力。
關鍵詞:教師教學用書;課堂教學設計;定位;本質;過程
《教師教學用書》是教師備課的抓手,能幫助教師了解《義務教育教科書數學》各冊的教學內容、教材編排和教學目標。我們要用準、用足、用巧《教師教學用書》,更好地進行數學教學。
結合義務教育教科書二年級上冊《數學廣角——搭配(一)》例1,談談如何借助《教師教學用書》設計這一課。
一、明確課堂教學定位
《教師教學用書》指出“數學廣角”是人教版教材獨有的內容。其意圖在于系統而有步驟地把一些重要的數學思想方法,通過學生可以理解的、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最簡單的事例呈現出來,借助一些操作等直觀手段向學生進行滲透。另外,本單元屬于拓展學生數學思維的內容,要求學生了解即可,不作為考試要求。因此“數學廣角”的教學目標定位要恰當,不應把它當作“知識課”“解題課”“奧數課”來上,而應把教學重點放在探索和建立模型的過程中和體驗數學思想方法的應用上。二年級《數學廣角——搭配(一)》作為“數學廣角”開始設置的單元,義務教育教科書《教師教學用書》明確指出,排列與組合的內容分兩次教學,第一次是在本冊,本冊最多只涉及發現3個事物的排列數或組合數;第二次是在三年級下冊,發現更多數目的事物的排列數或組合數。二年級上冊只編排了最簡單的排列與組合問題,從而能更好地讓學生去感受排列與組合的思想方法,體驗到有序、全面思考的方法的重要性,進而利于教師落實教學目標。如前所述,“數學廣角”的教學重在過程、重在感悟數學思想方法與獲得數學活動經驗,整節課應放手讓學生動手、動腦、動口,充分展開“探索—交流—歸納”的過程,圍繞3選2排列數構建數學模型。我們把本節課(例1)的教學目標設置為:
1.通過操作、觀察、猜測等活動,了解最簡單事物的排列數的基本思路、基本方法,初步發展有序、全面思考問題的意識,初步體會排列與組合的思想方法。
2.在發現最簡單事物的排列數的過程中,積累基本數學活動經驗,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分析、推理能力。
3.初步感受排列的思想方法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初步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二、關注知識數學本質
《教師教學用書》備課資料中指出《數學廣角——搭配(一)》的本質是排列與組合的思想方法。排列包含兩個基本內容:一是“取出元素”;二是“按照一定順序排列”,即先取后排。組合包含一個基本內容:“取出元素”,不考慮排列問題,即只取不排。它們的中心問題是研究排列和組合可能出現的情況總數,感受到有的與排列順序有關,有的與排列順序無關即可。在教學中要把握教學要求,應盡量避免出現排列、組合等術語,也不需要跟學生解釋這些術語的意思,但要學生明白什么是排列,什么是排列數。比如在1、2、3中先取出1和2,再排序,有21與12兩種排的方式等。
三、科學安排活動過程
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數學思想方法,可以根據內容和學生經驗安排前后相關聯的學習活動,保證學生認識過程的連續與到位。比如教學可以安排:
活動一:先完全放手讓學生用1、2和3組成兩位數,每個兩位數的十位數和個位數不能一樣,能組成幾個兩位數?在學生獨立探究的基礎上,運用不同的解決問題的策略(借助數位表擺數字卡片、列舉、畫一畫等方式),在學生的交流中展現多種“搭配”方法,個別學生的答案出現重復、遺漏,恰是可貴的生成性教學資源,可以從反面襯托出“有序思考”“依次書寫”,有助于做到“不重”“不漏”。如何讓學生做到有序、全面思考問題?這時教師可以借助“百數表”,先讓學生在百數表中圈出這6個兩位數,接著觀察百數表,發現這些數排列的順序:12、13;21、23;31、32(或12、21;13、31;23、32),借助百數表既培養了學生的數感又悟出了有序思考的方法——固定十位法、調換位置法等。其效果是教師直接講解所無法比擬的。
活動二:用1、2和□組成兩位數,每個兩位數的十位數和個位數不能一樣,能組成幾個兩位數?
活動三:用1、□和□組成兩位數,每個兩位數的十位數和個位數不能一樣,能組成幾個兩位數?
活動四:用□、□和□組成兩位數,每個兩位數的十位數和個位數不能一樣,能組成幾個兩位數?
學生在螺旋上升、層層遞進的活動中不斷地去“體悟”感受有序、全面思考問題的基本思路、基本方法。課至此并未結束,在活動四的基礎上繼續拓展提升,讓學生用這三個數組成三位數,進一步理解排列問題。最后把數的排列與現實生活中的應用聯系起來,如涂色、拍照等活動。學生通過對比發現,這些生活中的問題原來都可以轉化成數的排列來解決,有效地幫助學生建立這類搭配問題的模型。
四、善于應用教學資源
這部分內容的活動性和操作性比較強,教學時怎么樣幫助學生多一些獨立思考?可以借助一些教學資源。如百數表就是一個非常好的資源,在百數表里不僅有全部的兩位數,而且還有兩個數字組成的“規律和特點”。在活動中讓學生借助百數表組數、發現規律、構成兩位數等都可以大有作為,還可以通過組內交流、全班交流,感受借助百數表怎樣才能進行有序、全面思考,并逐步學會這種思考方式。
用好《教師教學用書》,做好課堂教學設計,能讓我們的課堂煥發新的生命力。
參考文獻:
義務教育教科書教師教學用書(數學二年級·上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05.
編輯 張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