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澤文
摘要:發展現代農業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農村現代化的基礎。在經濟新常態背景下,推進現代農業與生產性服務業耦合發展,對農業現代化建設具有積極意義。在分析生產性服務業與現代農業驅動作用的基礎上,運用系統動力學方法,構建現代農業與生產性服務業耦合發展模型,并提出現代農業與生產性服務業耦合發展的實現路徑。
關鍵詞:現代農業;生產性服務業;驅動作用;系統動力學;耦合發展模型;路徑
中圖分類號: F323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2-1302(2019)01-0309-04
在我國當前發展階段,發展現代農業已經成為從根本上解決“三農”問題的基礎[1]。然而,如何發展現代農業,轉變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傳統路徑,是迫切須要解決的問題。生產性服務業能為農業現代化提供科學技術、管理技術及現代信息,提高農業現代化效率,引導農業現代化走上綠色、高產、低能耗的道路[2]。因此,本研究選取流通業、金融業與農資服務業等與現代農業發展較緊密的幾類生產性服務業,探討現代農業與生產性服務業的耦合發展路徑,以期促進兩者的高效發展。
1 生產性服務業對現代農業的驅動作用
1.1 流通業對現代農業的驅動作用
學者關于流通業對農業影響的研究成果已有很多,張會娟通過探討流通業對農業的影響認為,商貿流通是推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建設現代農業須要發展農村現代流通[3];夏勝林探究了河南省物流業對現代農業的影響[4];孫壽亮通過分析物流業對農業的影響,發現其影響因素包括政策、法律制度、基礎設施、科技教育投入、從業人員的素質、物流金融等[5];陳明鶴探討了商貿流通業對現代農業發展的影響[6];徐娟探究了湖南省商貿流通業對農業經濟的影響,發現商貿流通業對農業經濟發展具有促進作用[7];薛賀香探究了農村流通業對農業生產效率的影響,發現農村流通業的發展規模、組織結構和農村交通及信息化水平等對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均有正向促進作用[8];范天宇等探討了商貿流通業對山東省農業經濟增長的影響[9]。綜上研究成果,從政策環境、基礎設施、科技發展及勞動者素質等角度提出流通業對現代農業的驅動路徑:生產性服務業總產值→流通業投入→(政策環境、基礎設施投資、科技發展水平、流通業人員素質)→流通業發展水平→農業流通運作效率→農業增加值→農業總產值。該路徑主要體現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會促進流通業的投入,有利于改善政策環境、基礎設施投資、科技發展水平、流通業人員素質等,促進流通業的發展,進而提高農業流通運作效率,降低農業流通成本,增加農業產值。
1.2 金融業對現代農業的驅動作用
現有學者關于金融業發展對農業影響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張會娟通過探討金融業對農業的影響認為,完善金融服務體系能夠提高資金供給的可能性,降低資金的供求差,推動投資結構的快速調整[3]。周雙紅通過探討金融業對農業的影響認為,農村金融機構的發展有利于增加農村總貸款,從而促進農村個人和集體投資,帶動農業經濟的發展[10]。張晶探討了金融業對現代農業發展的影響[11]。朱建華等研究了金融業對湖南農業產業化發展的影響認為,第一,農村金融機構通過發放訂單農業貸款的形式有利于推動農業結構優化調整;第二,農村金融機構通過加大對龍頭企業的資金支持力度,促進農業產業化發展[12]。王鳴鴿探討了互聯網金融對農業中小企業融資的影響[13]。綜上研究成果,從金融服務體系建設程度、金融機構發展水平等角度提出金融業發展對現代農業的驅動路徑:第一,生產性服務業總產值→金融業發展水平→農村金融服務體系建設程度→資金供給→資金供求差→投資結構調整→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農業增加值→農業總產值。該路徑主要體現了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推動金融業的發展,而金融業的發展又會促進農村金融服務體系建設,而完善的金融服務體系能夠增加資金供給的可能性,降低資金的供求差,推動投資結構的有效調整,促使農業產業結構發生變化。金融體系的完善能夠為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提供資金支持,進而推動農業產業發展,增加農業產值。第二,生產性服務業總產值→金融業發展水平→農村金融機構發展→農業貸款→農村個人和集體投資→農業增加值→農業總產值。該路徑主要體現了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推動金融業的發展,而金融業的發展又會促進農村金融機構數量的增加,有利于提高農業貸款的便利性,為農村個人和集體投資提供充足的資金支持,進而促進農業生產,增加農業產值。
1.3 農資服務業對現代農業的驅動作用
現有學者關于農資服務業發展對農業影響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周雙紅探討了農資服務業對農業的影響,包括化肥供應服務業、農機供應服務業、農村供電服務業對農業發展的影響[10]。張會娟探討了農資服務業對農業的影響,認為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的建設與優化有利于農業技術(包括種子、化肥、農藥及農機等技術)推廣,從而提升農業科技轉化率,推動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升級,提高農業產業化、現代化水平,進而促進農業經濟發展[3]。曾蓓等探討了農資服務業對農業的影響,包括化肥供應服務業、農藥供應服務業、種子供應服務業對農業發展的影響[14]。葛健楠探討了種子企業的服務能力對農業生產的影響[15]。張天山等探究了化肥企業農化服務對糧食生產安全的影響[16]。鐘慶榮研究了基層農機推廣服務體系對農業發展的影響[17]。綜上研究成果,提出農資服務業發展對現代農業的驅動路徑:生產性服務業總產值→農資服務業發展水平→農資技術服務提升(種子研發技術、化肥施用技術、農藥施用技術、農用機械技術)→農業技術推廣體系→農業科技轉化率→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農業產業化水平→農業現代化水平→農業增加值→農業總產值。該路徑主要體現了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推動農資服務業的發展,而農資服務業的發展又會促進農資技術(種子研發技術、化肥施用技術、農藥施用技術、農用機械技術)服務提升,有利于建設與完善農業技術推廣體系,進一步推廣農業技術,提高農業科技轉化率,推動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與升級,進而提升農業的產業化與現代化水平,增加農業產值。
2 現代農業對生產性服務業的驅動作用
2.1 現代農業對流通業的驅動作用
現有學者關于農業發展對流通業影響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李琰等探討了陜西省西安市農業對物流業發展的影響,結果顯示,第一,農業經濟的發展會引起物流需求的增加,從而促進物流業的發展;第二,農業經濟的發展會增加物流的投資,從而改善物流供給能力水平,促進物流業的發展[18]。劉爽探討了第一產業對物流業的影響,認為第一產業的發展會增加物流的需求,有利于完善相關政策與環境,吸引資金流入物流業,從而提升物流供給能力,促進物流業發展[19]。宋薛峰探討了廣東省佛山市第一產業對物流業的影響,認為第一產業的發展會增加物流能力的需求,提高物流能力的供給,從而促進物流業的發展[20]。綜上研究成果,提出現代農業發展對流通業的驅動路徑為農業總產值→農業流通需求→流通業投入→流通業供給能力→流通業發展水平。該路徑主要體現了現代農業的發展會增加農業流通的需求,加大對流通業的投資,進而提升流通業供給能力,促進流通業發展。
2.2 現代農業對金融業的驅動作用
現有學者關于農業發展對金融業影響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周雙紅探討了農業對金融業的影響,結果顯示,第一,農業經濟的發展會提高農村居民純收入,增加農戶存款,從而提升農村金融總量,促進農村金融發展;第二,農業生產科技水平的提高會促進農業經濟的發展,從而帶動農村金融水平的發展;第三,第一產業從業人數的增加會促進農業經濟的發展,從而帶動農村金融水平的發展;第四,農村生產總投資的增加會促進農業經濟的發展,從而帶動農村金融水平的發展[10]。張晶探討了現代農業對金融業發展的影響[11]。楊愛君探討了農業現代化對金融業發展的影響[21]。羅曉研究了中部區域農業產業發展對農村金融創新的影響[22]。綜上研究成果,從科技發展水平、人員素質、基礎設施投資、政策環境改善及農業貸款等角度提出現代農業對金融業的驅動路徑:第一,(科技發展水平、人員素質、基礎設施投資)→農業增加值→農業總產值→農村居民純收入→農戶存款→金融業發展水平。該路徑主要體現了現代農業科技發展水平、人員素質、基礎設施投資等改善會促進農業發展,從而增加農業產值。而農業的發展又會提高農村居民純收入水平,促進農戶存款的增加,進而有利于金融業發展。第二,農業總產值→政策環境改善→農村金融服務體系建設程度→金融業發展水平。該路徑主要體現了現代農業的發展會促進農業政策環境改善,從而有利于建設與完善農村金融服務體系,促進金融業發展。第三,農業總產值→農業貸款→金融業發展水平。該路徑主要體現了現代農業的發展會促進農業貸款需求的增加,從而促進金融業發展。
2.3 現代農業對農資服務業的驅動作用
現有學者關于農業發展對農資服務業影響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張會娟探討了農業對農資服務業的影響,結查顯示,第一,農民收入的增加會加大對農業的投入,從而帶動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的建設與優化(農業技術包括種子、化肥、農藥及農機等技術);第二,農村基礎設施的建設與完善會提升農村信息服務業發展水平,從而帶動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的建設與優化[3]。王化智探究了基層農戶需求與農機推廣服務的影響,認為農村建設進程的加快,會帶來農業結構和產業化的發展以及農戶需求的變化,從而對農機推廣服務提出新的要求[23]。霍紅等探討了農業發展對新型農資經營服務體系的影響[24]。楊益軍研究了農業信息化對農資服務的影響,認為農業信息技術的應用提高了農資銷售和服務效率,減少了經銷層級,有利于推廣科學種植[25]。綜上研究成果,提出現代農業對農資服務業的驅動路徑:第一,農業總產值→農業投入→農業技術推廣體系→農資技術服務提升(種子研發技術、化肥施用技術、農藥施用技術、農用機械技術)→農資服務業發展水平。該路徑主要體現了現代農業的發展會增加農業的技術投入,從而有利于建設與完善農業技術推廣體系,促進農資技術服務提升(種子研發技術、化肥施用技術、農藥施用技術、農用機械技術),進而推動農資服務業發展。第二,農業總產值→農業投入→農村信息服務業發展→農資技術服務提升(種子研發技術、化肥施用技術、農藥施用技術、農用機械技術)→農資服務業發展水平。該路徑主要體現了現代農業的發展會增加農業的硬件投入,從而有利于改善農村基礎設施,提升農村信息服務業發展水平,進而為種子研發提供信息服務,帶動農資技術服務提升(種子研發技術、化肥施用技術、農藥施用技術、農用機械技術),推動農資服務業發展。
3 現代農業與生產性服務業耦合發展模型的構建
現有關于農業與服務業關系的研究成果較多[3-4,10,14,18],其中張會娟探討了服務業發展與農業經濟之間的關系,提出兩者的影響路徑為:第一,服務業的發展會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從而帶動農業產業化、現代化水平的提升,促進農業經濟的發展;第二,農業經濟的發展會增加生產性服務業的需求,從而推動市場機制的完善,促進服務業的發展[3]。借鑒上述研究思路,提出生產性服務業與現代農業發展的耦合發展路徑:第一,農業總產值→生產服務需求→市場機制完善程度→生產性服務業增加值→生產性服務業總產值。該路徑主要體現了現代農業的發展會增加生產服務的市場需求,這些市場需求須要通過日益完善的市場機制來解決,進而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快速發展。第二,生產性服務業總產值→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農業產業化水平→農業現代化水平→農業增加值→農業總產值。該路徑主要體現了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有利于推動農業產業結構調整,進而提升農業的產業化與現代化水平,促進現代農業發展,增加現代農業產值。鑒于現有學者較多采用系統動力學方法研究生產性服務業與農業之間的關系[3-4,10,14,18],在上述研究的基礎上(生產性服務業與現代農業的驅動作用),運用系統動力學方法構建現代農業與生產性服務業的耦合發展模型(圖1)。
由圖1可知,現代農業與生產性服務業的耦合發展模型主要包括以下的回路:(1)農業總產值→生產服務需求→市場機制完善程度→生產性服務業增加值→生產性服務業總產值。該回路體現了現代農業對生產性服務業的促進效應。(2)生產性服務業總產值→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農業產業化水平→農業現代化水平→農業增加值→農業總產值。該回路體現了生產性服務業對現代農業的促進效應。(3)流通業發展水平→生產性服務業增加值→生產性服務業總產值。該回路體現了流通業發展對生產性服務業的促進作用。(4)金融業發展水平→生產性服務業增加值→生產性服務業總產值。該回路體現了金融業發展對生產性服務業的促進作用。(5)農資服務業發展水平→生產性服務業增加值→生產性服務業總產值。該回路體現了農資服務業發展對生產性服務業的促進作用。(6)政策環境改善→流通業發展水平→農業流通運作效率→農業增加值→農業總產值。該回路體現了流通業在政策環境層面對現代農業的驅動作用。通過改善政策環境,促進流通業的發展,進而提高農業流通運作效率,降低農業流通成本,增加農業產值。(7)基礎設施投資→流通業發展水平→農業流通運作效率→農業增加值→農業總產值。該回路體現了流通業在基礎設施層面對現代農業的驅動作用。通過完善流通業的基礎設施,促進流通業發展,進而有利于提升農業流通運作效率,降低農業流通成本,增加農業產值。(8)科技發展水平→流通業發展水平→農業流通運作效率→農業增加值→農業總產值。該回路體現了流通業在科技發展層面對現代農業的驅動作用。通過提高流通業的科技水平促進流通業的發展,進而有助于提升農業流通運作效率,降低農業流通成本,增加農業產值。(9)人員素質→流通業發展水平→農業流通運作效率→農業增加值→農業總產值。該回路體現了流通業在人員素質層面對現代農業的驅動作用。通過提高流通業從業人員的勞動素質,推動流通業發展,進而有助于提升農業流通運作效率,降低農業流通成本,增加農業產值。(10)金融業發展水平→農村金融服務體系建設程度→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農業產業化水平→農業現代化水平→農業增加值→農業總產值。該回路體現了金融業發展在金融服務體系層面對現代農業的驅動作用。通過完善金融服務體系,增加資金供給的可能性,降低資金的供求差,推動投資結構有效調整,有利于促進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進而推動農業產業化、現代化的發展,增加農業產值。(11)金融業發展水平→農村金融機構發展→農業貸款→農村個人和集體投資→農業增加值→農業總產值。該回路體現了金融業發展在金融機構層面對現代農業的驅動作用。農村金融機構數量的增加,有利于提高農業貸款的便利性,為農村個人和集體投資提供充足的資金支持,進而促進農業生產,增加農業產值。(12)農資服務業發展水平→農資技術服務(種子研發技術、化肥施用技術、農藥施用技術、農用機械技術)→農業技術推廣體系→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農業產業化水平→農業現代化水平→農業增加值→農業總產值。該回路體現了農資服務業在農資技術服務層面對現代農業發展的驅動作用。農資服務業的發展能夠促進農資技術服務水平(種子研發技術、化肥施用技術、農藥施用技術、農用機械技術)的提升,有利于建設與完善農業技術推廣體系,進一步推廣農業技術,提高農業科技轉化率,推動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與升級,進而提升農業的產業化與現代化水平,增加農業產值。(13)農業總產值→農業流通市場需求→流通業發展水平。該回路體現了現代農業對流通業發展的驅動作用。現代農業的發展會增加農業流通市場需求,加大對流通業的投資,進而提升流通業供給能力,促進流通業發展。(14)科技發展水平→農業增加值→農業總產值→農村居民純收入→農戶存款→金融業發展水平。該回路體現了現代農業在科技發展層面對金融業發展的驅動作用。現代農業科技的發展會促進農業發展,從而增加農業產值。而農業的發展又會提高農村居民純收入水平,促進農戶存款的增加,進而有利于金融業發展。(15)人員素質→農業增加值→農業總產值→農村居民純收入→農戶存款→金融業發展水平。該回路體現了現代農業在人員素質層面對金融業發展的驅動作用。現代農業從業人員素質的提高會促進農業發展,從而增加農業產值。而農業的發展又會提高農村居民純收入水平,促進農戶存款的增加,進而有利于金融業發展。(16)基礎設施投資→農業增加值→農業總產值→農村居民純收入→農戶存款→金融業發展水平。該回路體現了現代農業在基礎設施層面對金融業發展的驅動作用。現代農業基礎設施投資的增加會促進農業發展,從而增加農業產值。而農業的發展又會提高農村居民純收入水平,促進農戶存款的增加,進而有利于金融業發展。(17)政策環境改善→農村金融服務體系建設程度→金融業發展水平。該回路體現了現代農業在政策環境層面對金融業發展的驅動作用。通過改善農業發展的政策環境,有利于建設與完善農村金融服務體系,促進金融業發展。(18)農業總產值→農業貸款→金融業發展水平。該回路體現了現代農業在金融貸款層面對金融業發展的驅動作用。現代農業的發展會促進農業貸款需求的增加,從而促進金融業發展。(19)農業技術推廣體系→農資技術服務(種子研發技術、化肥施用技術、農藥施用技術、農用機械技術)→農資服務業發展水平。該回路體現了現代農業在農業技術層面對農資服務業發展的驅動作用。通過建設與完善農業技術推廣體系,提高農資技術服務水平(種子研發技術、化肥施用技術、農藥施用技術、農用機械技術),進而推動農資服務業發展。(20)農村信息服務業發展→農資技術服務(種子研發技術、化肥施用技術、農藥施用技術、農用機械技術)→農資服務業發展水平。該回路體現了現代農業在農村信息服務層面對農資服務業發展的驅動作用。通過提升農村信息服務業發展水平,進而為農資技術服務(種子研發技術、化肥施用技術、農藥施用技術、農用機械技術)提供信息服務,推動農資服務業發展。
4 結語
本研究運用系統動力學理論和方法對現代農業與生產性服務業的耦合關系進行了深入分析,并構建了現代農業與生產性服務業的耦合發展模型。通過對模型進行分析提出現代農業與生產性服務業的耦合發展路徑,為有關政府部門發展現代農業與生產性服務業提供科學依據。
參考文獻:
[1]楊向輝,王 健. 現代農業的理論溯源與內涵解析——兼論我國現代農業的發展途徑[J]. 經濟研究參考,2017(16):69-75.
[2]王耀中,江 茜. 生產性服務業對農業現代化效率的影響[J]. 商業研究,2016(1):22-30,192.
[3]張會娟. 我國農村服務業發展研究[D]. 天津:天津大學,2006.
[4]夏勝林. 河南省現代農業物流系統動力學模型構建研究[D]. 長春:長春工業大學,2016.
[5]孫壽亮. 物流業與金融業的協同發展機制研究[D]. 北京:北京交通大學,2008.
[6]陳明鶴. 商貿流通業對現代農業發展促進作用探析[J]. 商業經濟研究,2017(15):24-26.
[7]徐 娟. 湖南省商貿流通業與農業經濟發展的計量經濟分析[J]. 商業經濟,2017(7):18-20.
[8]薛賀香. 農村流通業對農業生產效率影響的實證研究[J]. 商業時代,2014(28):10-12.
[9]范天宇,孫慶祥. 商貿流通業對山東省農業經濟增長影響實證研究[J]. 商業經濟研究,2015(30):14-15.
[10]周雙紅. 我國農村金融發展系統動力學模型構建與實證分析[D]. 長沙:中南大學,2011.
[11]張 晶. 產融結合視角下金融業與現代農業融合發展的策略研究[J]. 黑龍江金融,2015(1):38-40.
[12]朱建華,洪必剛. 湖南農業產業化發展的金融支持問題研究[J]. 貴州農業科學,2010,38(4):209-212.
[13]王鳴鴿. 互聯網金融破解農業中小企業融資困難研究[J]. 現代經濟信息,2016(17):313,315.
[14]曾 蓓,胡雨村. 黑龍江農業可持續發展系統動力學模型仿真[J]. 中國農學通報,2015,31(26):279-284.
[15]葛健楠. 提高種子企業的服務能力應對激烈的市場競爭[J]. 現代農業,2016(9):57.
[16]張天山,賈 可,李平遠. 加強化肥企業農化服務,保障糧食生產安全[J]. 磷肥與復肥,2011,26(3):75-76.
[17]鐘慶榮. 基層農機推廣服務體系的現狀及發展思路[J]. 南方農機,2017(10):126,131.
[18]李 琰,哈 奔,李紅霞. 基于系統動力學的西安現代農業物流發展的對策研究[J]. 安徽農業科學,2011,39(24):15096-15099.
[19]劉 爽. 基于系統動力學的物流業與產業結構關系研究[D]. 大連:大連海事大學,2010.
[20]宋薛峰. 佛山區域物流能力與區域經濟互動發展研究[D]. 廣州:華南理工大學,2011.
[21]楊愛君. 我國工業化、城鎮化與農業現代化融合發展的金融支持研究[J]. 學術論壇,2013(2):112-115.
[22]羅 曉. 中部區域農村金融創新與農業產業融合發展路徑實證研究[J]. 湖北農業科學,2014,53(24):6183-6187.
[23]王化智. 基層農戶需求與農機推廣服務“精準化”[J]. 當代農機,2017(7):72-73.
[24]霍 紅,卜宇超,徐玲玲. 多代理系統嵌入的新型農資經營服務體系構建[J]. 江蘇農業科學,2015,43(11):540-544.
[25]楊益軍. 農資服務一體化將成為農資變革的重要風口[J]. 農藥市場信息,2015(19):30-33.邱俊柯,牛莆文,陳文寬,等. 城鎮近郊區空心村現狀、特征及其影響因素[J]. 江蘇農業科學,2019,47(1):313-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