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
[摘 要]近年來,由于社會經濟水平不斷提升,企業管理及體系方面發生了很大變化,職權越來越清晰,管理越來越規范和科學化。在企業開展實際管理工作期間,成本管理是非常重要且不可缺少的內容。隨著市場經濟發展速度不斷加快,企業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因此,企業想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得到長久發展,就一定要深入研究,加強企業制度革新,以保證企業各方面的管理工作能夠有序開展,進而促進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現代企業制度;成本管理模式;企業管理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9.12.016
[中圖分類號]F234.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0194(2019)12-00-03
0? ? ?引 言
在經濟新常態的背景下,我國經濟體制建設完善程度不斷加快,市場競爭變得越來越激烈,各個企業在發展過程中,為了能夠實現經濟利益最大化,保證自身在激烈的市場中站穩腳跟,紛紛開始革新自身的發展模式,尤其在現代企業制度下,企業開始意識到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在明確成本管理現狀的基礎上,合理制定管理機制,能夠有效解決傳統管理工作開展過程中存在的弊端和問題,有效推動企業的進步和發展。
1? ? ?成本管理模式及其必要性
1.1? ?成本管理模式
在戰略成本管理模式中,最基本的核心要素包含3個假設,具體分析如下。
(1)成本管理目標。在現代企業發展中,不僅要面對瞬息萬變的市場環境,還要不斷尋求能夠促進自身長久進步的方法和戰略規劃。因此,在明確成本管理目標時,一定要站在用戶的角度上分析,從而提升用戶的滿意度。一般情況下,用戶滿意度主要包括質量、交貨期以及售后服務等。由于售價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成本,那么價值型定量目標一定包含降低成本目標。成本管理基于用戶滿意度目標理念,已經有效分析了傳統以利潤等價值為唯一準繩的目標觀念,能夠進一步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和企業經營效果。
(2)成本管理對象。成本管理的根本目的是提升企業經濟效益。在具體的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要加強產品物耗以及功耗管理。然而,由于新經濟環境要求目標層次戰略進一步推進,使對象范圍必須進行不斷調整,從客觀角度上分析,具有較強的動態性。因此,企業生產經營全過程要實時加強成本管理,主要對企業實施動態化管理。
(3)成本管理手段。在以往的企業成本管理控制期間,通常應用的手段是成本差異分析。在成本控制期間,主要對產品成本進行控制,追蹤處于生產流程的實體,包括產品以及半成品等,通過對耗用時間等進行控制,保證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成本?,F代企業成本管理不僅要合理協調環境,還應對價值進行嚴格控制,提高成本管理效果,確保企業能夠朝著良好的方向前進。
1.2? ?成本管理的必要性
成本是以價值形式反映企業工作質量以及管理的綜合性指標,也是考核企業經濟效益的重要指標。在企業實際發展過程中,企業應加大成本管理力度,通過較少的勞動力消耗以及物質消耗,獲得更多的社會需求產品,為企業帶來更多的經濟效益,進而有效提升社會的整體經濟效益。目前,雖然社會發展速度和企業發展速度在逐漸加快,但是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企業之間的競爭已經從傳統單一形式演變為多元化形式,包括產品功能、價格,甚至是成本競爭。嚴格意義上來講,商品交換是依照社會平均價值去實現等價交換,每一個企業在具體發展階段,存在個別價值,而個別價值與社會平均價值產生了一定矛盾,在此背景下,社會平均成本與個別成本之間的矛盾日益凸顯。一般情況下,當產品依照社會平均成本單位利潤所確定的商品價值進行等價交換,如果個別成本過高,企業就會出現一定虧損,而個別成本相對較低,那么企業就可以獲得更多利潤。但是在實際發展階段,很少有企業能夠意識到這一點,沒有重視成本管理,弱化了成本管理,在影響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同時,也會制約企業的未來發展。
2? ? ?現代企業制度下的成本管理現狀
2.1? ?成本管理意識不強
在傳統的企業成本管理工作中,核心內容就是對成本進行核算。在具體成本核算期間,通常是計算產品總成本以及單位成本,核算和統計的成本只針對事前所發生的成本,在此背景下,不能全面發揮成本管理工作的作用和功效,也無法為企業生產經營決策以及預測提供重要依據。在現代企業制度下,企業之間的競爭已經逐漸演變為企業成本以及價值之間的競爭。因此,降低企業成本是提高企業競爭力的主要路徑。結合現階段企業成本管理水平來看,無論是企業管理人員,還是一線工作人員,都管理成本不夠重視,沒有樹立良好的成本管理意識,更不能主動參與企業成本管理,從而不利于開展企業成本管理工作,也不利于提升企業的工作效率以及管理水平。
2.2? ?成本管理方法相對落后
企業開展成本管理工作的主要目的是為企業提供產品成本的相關資料,以此為主要依據計算企業銷售成本,核算企業利潤。然而簡單的事后計算成本核算利潤已經無法滿足現代化企業的發展需求。在現代企業制度下,企業在開展成本管理工作的過程中,應該采用合理手段對生產經營過程進行合理分析,有效控制成本,確保成本工作能夠貫穿于整個生產經營過程,從而達到對提升企業經濟效益的目的,最大限度地降低企業成本,推動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
2.3? ?成本管理與發展戰略之間存在一定的矛盾
在具體的企業成本管理期間,企業發展戰略與成本管理工作存在很多矛盾,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制約和干擾,二者出現了脫節。在具體管理期間,管理人員通常只重視控制生產過程,包括企業人力以及物力成本等,忽視了控制企業產品研發銷售以及管理等方面的成本,沒有充分考慮和研究市場環境,導致成本管理工作面臨很大的困難,無法有效提高管理水平。此外,由于企業管理人員不重視成本控制工作,在具體發展期間,只是一味地追求眼前利益,盲目進行經濟決策,影響了管理進程,制約了企業的長期進步。
2.4? ?成本控制機制缺乏合理性
在企業進行成本管理時,對成本進行科學控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保證企業能夠得到進步和發展。然而,在具體成本管理階段,企業并沒有制定健全的成本控制管理機制,導致企業在開展具體管理工作的過程中,經常出現因為成本管理失誤導致企業經濟效益受到影響的情況。此外,在企業成本管理過程中,管理人員不能結合實際現狀合理分配企業資源,從而不利于提高企業資源的利用率和成本管理水平,進入會增加企業的整體經營成本,對企業可持續發展造成非常嚴重的影響。
3? ? ?現代企業制度下的成本管理模式
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不斷推進,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在面臨一定機遇的同時,也迎來了很多挑戰。為了保證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獲得最大優勢,企業一定要積極革新傳統成本管理方式以及理念,建立能夠滿足戰略現代企業發展的新型管理模式,確保管理工作有效開展,讓企業獲得更大的經濟效益。
3.1? ?創建成本微觀管理模式
在現代企業制度下,企業應從革新成本管理意識、改進成本管理方法、創新成本管理手段3個層面構建成本微觀管理模式,具體分析如下。
(1)強化市場觀念,加大對企業成本管理意識的革新力度。在企業實際發展過程中,有效提升核心競爭力的因素主要可以分為兩個方面,一方面為市場觀念,另一方面為成本管理意識。在企業實際經營期間,參與市場競爭力以及經營成本管理的主要目的是最大程度地獲取經濟效益,在此背景下,企業管理人員一定要做好這兩方面的工作。在實際管理中,企業管理人員應不斷增強管理意識,形成競爭經營等觀念系統的成本管理意識,從傳統的側重成本經營控制轉變為成本規劃控制,從產品制造成本管理逐漸轉變為全部產品成本管理控制,從靜態管理把控向動態管理把控轉變。同時,在成本管理方面,企業應該從整體角度出發合理分析企業成本管理、內容方法以及對象,提高管理水平。
(2)創新企業成本管理手段,建設專業性較強的成本管理團隊。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與革新,數字技術已經逐漸成為現代企業成本管理的技術支撐。近年來,計算機以及大數據等高科技技術的發展,推進了企業成本管理信息化進程。在企業實際成本管理工作中,企業要想進一步提高管理效果,應該應用各種新技術手段以及監測手段等,提高成本管理信息的處理速度和成本控制效果。此外,企業還應該結合實際情況,做好管理團隊的培訓工作,提升整體水平,保證成本管理能夠有序開展的同時,有效降低管理問題出現的概率。
3.2? ?構建成本的宏觀管理模式
在具體的成本和管理模式構建期間,企業應該不斷完善各項管理制度,對宏觀調控手段進行合理革新,確保企業順利開展管理工作。
(1)完善各項管理制度。在現代企業制度下,現代企業成本管理工作應該具有較強的制度化以及規范化。為了可以更好地滿足社會發展需求,企業應在明確市場經濟發展的基礎上,依據企業會計準則,力求最大程度地改進傳統企業成本核算方式以及管理手段。同時,在市場經濟不斷發展的新環境下,結合現代企業成本管理水平,相關部門應適當完善和健全法律法規。
(2)相關部門應加大監督檢查力度。目前,很多企業為了獲得最大利益,經常出現偷稅漏稅、成本計算作假等情況,導致企業成本核算失去真實性、精準性,不利于企業合理開展成本管理工作,給國家稅收帶來損失。為了有效規避這些問題,在實際管理過程中,相關部門一定要加大成本核算以及管理的監督力度,確保將違法亂紀行為扼殺在搖籃中,以便企業朝著可持續方向發展。
(3)重視應用各種宏觀調控手段。為了進一步提升企業的成本管理效益,在實際發展過程中,企業應該建立完善的管理機制,強化自身宏觀管理以及宏觀調控。在具體發展階段,可以通過培訓市場主體以及強化改革等手段,科學制定市場相關規則,以便市場經濟體系具有較強的開放性以及統一性。同時,還應該利用合理手段,鼓勵企業之間進行良性競爭,確保企業在發展期間,能夠堅持產權分離原則,保證企業在明確自身發展現狀的基礎上,健全經營管理模式,能夠以市場為導向,積極優化自身產業結構,切實落實科技化生產模式,有效降低企業成本,進一步提高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和經濟效益。
4? ? ?結 語
在企業生存以及發展過程中,成本管理是企業發展過程中的重要環節,對企業長久發展具有重大的作用。為了進一步推動企業快速發展,企業必須加大成本管理力度,利用合理的方式,通過成本預算、決算、核算等方式加大控制力度,有效降低成本,實現企業生產效率最大化,確保在全面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同時,為企業未來發展奠定基礎。
主要參考文獻
[1]袁征.現代企業制度下的企業成本管理模式探究[J].中國國際財經:中英文,2018(3).
[2]劉彬.淺議現代企業制度下的成本管理模式[J].中國外資,2018(19).
[3]閆萬華.構建現代企業制度下成本管理模式[J].鄭州煤炭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8(2).
[4]魏正宏.論現代企業制度下的成本管理模式[J].汽車科技,2018(2).
[5]陳欣.現代企業制度下的成本管理模式探析[J].財會月刊,2018(12).
[6]彭文.現代企業制度下的成本管理模式探析[J].煤炭企業管理,2004(2).
[7]齊峰.現代企業制度下的成本管理模式探析[J].科技創新導報,2007(20).
[8]史云鵬.現代企業成本管理探討[J].會計師,2016(19).
[9]劉娟.現代企業制度下成本管理的理論與實踐[J].中國市場,2017(17).
[10]王欽玲.現代企業制度下成本管理的優化與完善[J].經貿實踐,2016(23).
[11]李琳.現階段企業成本管理存在的問題與改進對策[J].現代經濟信息,2017(15).
[12]鞠騏丞,王睿.現代企業制度下成本管理的理論與實踐[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7(21).
[13]袁秀利.現代企業制度視角下的企業成本管理研究[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