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金 劉光昊 劉苑 馮鑫
[摘 要]本文基于科學計量和數據可視化軟件CiteSpace,利用關鍵詞詞頻計算、關鍵詞共現分析、聚類分析和突變分析等方法,對國內2012-2018年的政務大數據領域核心文獻進行研究,發現國內政務大數據的研究概貌是以大數據時代為背景,數據主權為支撐,重點開展電子政務、國家治理、政府公開數據等相關領域的研究。
[關鍵詞]電子政務;數據管理;大數據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9.12.056
[中圖分類號]G250.25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0194(2019)12-0-02
0? ? ?引 言
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以及新時代的變革與人民群眾對智慧城市、智慧政府的美好期望,使政務大數據的相關研究成為政府對外提升社會服務水平、對內加強科學管理的新發展方向。國內政務大數據的研究始自2012年,第一篇重要文獻來自劉葉婷、王春曉的《“大數據”,新作為——“大數據”時代背景下政府作為模式》;另一篇重要文獻來自王忠的《美國推動大數據技術發展的戰略價值及啟示》。這兩篇文獻一經發表,就被大量引用和轉載,開啟了國內學者對政務大數據的全方位研究。在全球第四次產業革命的背景下,中國提出了“中國制造2025”,同時推進向社會公眾開放數據資源。
2015年,國務院發布了《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將政務大數據放在國家大數據建設任務的第一位,明確提出要著力推動政府數據開放共享利用,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在政策引導和市場驅動下,國內政務大數據建設快速發展,各級政府積極探索政務大數據應用,并取得一定成效。2017年10月,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代表大會報告指出,要加快前沿技術創新,為數字中國、智慧社會建設提供有力支撐;2017年12月,習近平在《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加快建設數字中國》報告中強調,要運用大數據提升國家治理現代化水平,建立健全大數據輔助科學決策和社會治理機制,推進政府管理和社會治理模式創新,實現政府決策科學化、社會治理精準化、公共服務高效化。本文在國內大數據發展背景下,收集近8年來國內政務大數據的研究文獻,梳理該領域的研究進展情況,力爭得到國內政務大數據研究的概貌和未來發展前景。
1? ? ?數據獲取與研究方法
本文以中國知網期刊全文數據庫為數據源,選取SCI來源刊、EI來源刊、北大核心來源刊、CSSCI及CSCD來源刊,鑒于本領域研究論文較多,筆者選取的期刊聚焦在核心刊領域,檢索結果經過篩選,去除會議通知、重復文獻等無效結果,最終確定1 419篇文獻的題錄數據進行下載并保存,以備分析使用。數據處理和分析過程是基于陳超美教授開發的文獻計量與可視化工具CiteSpace。
2? ? ?研究結果分析
本文通過對1 419篇核心文獻的關鍵詞進行統計分析,得到所有題錄的關鍵詞頻次,點度中心度和第一次出現的年代。關鍵詞頻次指在本數據集的所有文獻題錄中,對全部文獻的關鍵詞進行統計和計數,然后按照出現次數從多到少的順序排列。點度中心度指節點在網絡中的重要程度,中心度的值越高代表連接節點越多,越處于網絡的中心位置,結果如圖1所示。大數據、大數據時代、電子政務、政府治理、數據開放等5個關鍵詞排在最前面。其中,大數據一詞最早出現在2012年,在1 419篇文獻中共出現511次,關鍵詞網絡中的中心度為0.67;大數據時代一詞出現于2013年,在數據集中共出現88次,中心度為0.33;電子政務一詞第一次出現于2013年,在數據集中共出現76次,中心度為0.25;政府治理一詞第一次出現于2014年,在數據集中共出現51次,中心度為0.12。
本文利用軟件Citespace聚類功能,采用log-likelihood ratio算法,從每一條切片(文獻)選擇出現次數前30的關鍵詞進行統計分析并聚類,1 419篇文獻共計得到102個關鍵詞,并生成一個關鍵詞共現網絡。根據關鍵詞共現計算結果可以發現,該網絡的點數為102,邊數為359,密度為0.07,預示聚類結果多少的網絡模塊度為0.465。該關鍵詞共現網絡最終被聚類為0到5共6個類別,分別為大數據時代類、電子政務類、國家治理類、政府數據類、個人信息類和數據主權類。
各類的緊密程度均在0.6以上,從每個類別的主要標識詞可以看出,類與類之間界限明顯,每個類別都有各自鮮明的特點和涵蓋范圍。①聚類0的標題詞是大數據時代,是6個類別中的最大類,緊密程度為0.891,包含的核心關鍵詞是美國、大數據技術、行政記錄、政府統計數據、大數據分析等。該類主要概述了大數據時代沖擊帶來的政府行為改變。②聚類1的標題詞是電子政務,核心關鍵詞包含了云計算、信息共享、政府決策、應急管理、公共安全、互聯網+、政府治理、人工智能、精準分析、數據整合、競爭情報和智慧城市等。該類主要概述了IT技術發展給電子政務帶來的變革。③聚類2的標題詞是國家治理,核心關鍵詞包括公共政策、教育治理、數據治理、智慧治理、智慧社會、新常態、公共管理、區塊鏈、公眾參與、智慧政府和協同治理等。該類主要研究了國家治理和政府治理等內容。④聚類3的標題詞是政府數據,核心關鍵詞有開放數據、大數據治理、地方政府、政府數據開發、共享經濟、數據共享、政府大數據、政府改革、信息自由和創新創業等。該類研究聚焦在政府開放數據,以及數據為個人、企業、社會提供的服務和價值增值。⑤聚類4的標題詞是個人信息,核心關鍵詞是數字政府、政務服務、用戶數據、隱私權、隱私保護、dt時代、云上政府、在線公共服務、信息傳播平臺、職責體系和電子證照等。該類的研究主題關注的是政府管理視角下的個人信息及隱私保護問題。⑥聚類5的標題詞是數據主權,核心關鍵詞是網絡空間、云時代、數據權、大數據戰略、信息主權、產業聯盟和媒介主權等。該類主要探討在大數據、云計算背景下的國家數據主權問題。
3? ? ?結論與展望
本研究以國內政務大數據主題領域為研究對象,搜集了國內權威核心期刊的相關文獻,經過提取關鍵詞、共現關鍵詞網絡、關鍵詞聚類與突變等方法得到了目前領域的基本概貌,即我國國內政務大數據研究以大數據時代為背景、數據主權為支撐,重點發展電子政務、國家治理、政府公開數據等相關領域研究。各個分支主題的研究從思想引入、概念理論論述、模型架構、政策建議等轉向了具有實踐意義和操作價值的更加“接地氣”、更加有增值效應的實證和應用研究。例如,提高我國政府公開數據服務的路徑分析,中國主要城市電子政務的前沿現狀、政務熱線應用研究、政務信息技術、智慧城市建設與地方治理、大數據與公共服務和數字政府與數據治理等。由此可見,該領域多年來的科研成果落地轉化已經開始,我國未來的政務大數據研究會更加深入。
主要參考文獻
[1]劉葉婷,王春曉.“大數據”,新作為——“大數據”時代背景下政府作為模式轉變的分析[J].領導科學,2012(35).
[2]王忠.美國推動大數據技術發展的戰略價值及啟示[J].中國發展觀察,2012(6).
[3]國務院.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Z].2015.
[4]許陽,王程程.大數據推進政府治理能力現代化:研究熱點與發展趨勢[J].電子政務,2018(11).
[5]曹霞.國內大數據知識服務研究熱點與進展[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17(9).
[6]王曉慧,王康,成志強.大數據背景下政府管理研究熱點分析[J].情報科學,2017(10).
[7]商玉萍,李超.基于科學知識圖譜的國內大數據演進與前沿熱點分析[J].泰山學院學報,2017(6).
[8]王春華.我國圖書情報領域大數據研究熱點分析[J].圖書情報知識,2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