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雪
在新課程改革的推動下,初中數學教學得到了明顯的進步,然而目前的初中數學課堂上仍然存在著明顯的低效化甚至負效化的現象,教師使用的新型教學模式太過表面化、學生的主體性難以得到發揮等問題嚴重影響了初中數學課程的有效改革。因此,為了真正地提升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我們有必要針對有效課堂展開一番探索,以落實新課改教育思想為目標,實現有效、高效的課堂教學。下面,我將結合自身實際的教學經驗,針對初中數學有效課堂展開一番探究,以供參考。
一、初中數學有效課堂的特征
現如今,雖然很多初中數學教師都認同“學生為課堂的主體”這一新課改提出的教育原則,但是在實際行動時往往會忽視這一原則,在課堂教學中自講自演,灌輸給學生數學知識,忽視了學生的接受能力和自主思考的欲望,導致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逐漸降低,對數學學習失去興趣,對教師的依賴程度也逐漸提高,致使初中數學教學呈現了無效甚至負效的問題。
在很多學生的眼中,數學是一門較為枯燥的課程,究其原因,是教師將數學教學限制在學生解題能力的提升、公式定理的記憶等目標上,而要實現學生有效的學習,我們更應該重視學生的數學知識積累和能力的訓練。知識積累不是讓學生去死記硬背公式,而是學習方法的積累,比如記筆記、閱讀題目、理解數學思想等,而能力訓練也不是簡單地提升學生的解題能力,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學會如何運用數學思想、數學方法去解決現實生活中的數學問題。
提升學生在課堂的主體性并不意味著學生完全主導課堂,而是在學生為主體、教師為指導的基礎下展開教學。教師應該積極主動地與學生進行對話,通過對話改變傳統課堂上的不良情況,教師要與學生建立起平等和諧的友好對話關系,與學生進行思想上的交流和碰撞,讓課堂上充滿真正意義上的互動。
二、實現初中數學有效課堂的策略
(一)采用多樣化的課堂導入
課堂導入是教學的關鍵環節,也是決定學生課堂參與程度高低的重要因素。在初中數學課堂導入環節,教師要積極給學生營造輕松愉悅的數學氛圍,激發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興趣,拉近學生與數學之間的距離,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中來,愿意與教師進行互動。
我們在進行課堂導入時要注意兩個問題。一是要合理地使用教具和多媒體設備。課堂導入的意義在于激發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興趣,因此,我們有必要利用教具或者多媒體設備營造出真實的學習情景,從而使學生的注意力能夠快速地集中到課堂上;二是教師要注意與學生進行互動。教師要善于激發學生的表達欲望,與學生產生合理互動,讓學生愿意與教師進行對話,從而在最大限度上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度,繼而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二)重視課堂上的提問
在課堂上進行合理的提問可以幫助教師有效地啟發學生的思維,引起學生的思考,讓學生在討論、表達過程中呈現出思維上的錯誤,從而幫助教師更有針對性地展開教學。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問題,并使用有效的問題引起學生的興趣,讓學生敢于提出問題,從而通過問題提煉出學生的共同誤區,幫助學生糾正和進步。比如,在學習“平行四邊形”這一節內容時,我給學生提出了一個問題:平行四邊形有哪些性質和判定的方法。這個問題看起來非常簡單,學生應該很順利地就能回答上來。然而在學生實際回答的過程中,我發現學生的回答亂七八糟,沒有一點規律,也不完整。于是,針對學生對問題的回答情況,我調整了接下來的教學規劃,讓學生從邊、角、線三個角度去確定性質和判定,并且告訴學生接下來要學習的矩形、正方形等幾何知識也會從這三個角度去學習。這樣,通過有效的課堂提問,教師能夠了解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有助于教師更好地制定教學計劃,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三)培養學生思維的廣闊性
數學是鍛煉學生思維的重要學科,對學生的思維水平提升具有重要的影響,有著其他學科無法替代的作用。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發展學生思維的廣闊性,從而提高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讓學生學會使用數學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比如,在學習“一次函數”的過程中,我給學生提出了一個問題:小明離家到圖書館看書然后返回,他離家的距離y與離家的時間x之間的對應關系如圖,小明在圖書館看書用了30分鐘,那么他離家50分鐘時離家的距離是多少呢?這道問題是學生經常接觸的一類計算問題,在小學的時候,學生可以使用簡單的四則運算來回答這類問題,而在初中,學生再來看這種問題,就可以發現已經可以使用一次函數的方法來解決了。
(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新課程改革強調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感受到數學知識的價值。比如,在學習“勾股定理”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給學生提供這樣的資料:學校內有一塊長4米,寬5米的花圃,學生本來不能從花圃上走的,但是他們為了節約時間,就按照花圃的對角線走了過去,傷害了花圃,那你們可以算一算他們才少走了多少米嗎?這樣,通過將枯燥的數學知識用生動的數學現象呈現出來,讓學生感受到了數學的美感和價值,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并集中學生在課堂上的注意力,有助于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并使學生學會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
總之,在教育改革的過程中,初中數學教師應當積極探索,勇于創新,以實現新課程提出的教育目標為基礎,提升初中數學教學質量。教師要尊重學生的認知規律和興趣需求,創建有效的數學課堂教學環境,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數學學習中,感受數學學習的樂趣和成就感,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地提高初中數學教學的有效性。
(責編 ?孟 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