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廷萍
科學區域活動是對科學集體活動的一種延伸,是幼兒自主探索的另一領域,也是對幼兒科學教育實施個別化指導的好機會。因此,科學區域活動中,游戲材料的投放是否合理對活動的順利開展影響很大。教師在投放區域材料時要注重幼兒與所投放材料的有效互動、材料的適宜性與挑戰性,不能忽視材料的層次性、系統性。
區域活動是幼兒喜愛的活動之一,科學區是提供給幼兒自我與自主探究學習的活動區域,能開發幼兒的潛能,滿足每個幼兒的不同探究需要。科學區域材料的投放決定著游戲的正常開展,所以如何投放區域活動中的相關材料是值得探討的一個重要問題。
一、科學區域材料投放的現狀與問題
在觀察平時的科學區域會發現,材料的選擇與投放存在著許多問題:第一,材料投放盲目。沒有考慮本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實際情況,材料與學習活動缺乏有機的聯系、系統的序列,幼兒與游戲材料不能有效互動;第二,材料投放無序。往往面臨檢查的時候才想到增添一些新材料,否則每天都是重復的材料。孩子的操作材料沒有挑戰性,幼兒機械化地操作、擺弄,無法獲得愉快體驗,游戲趣味性不足;第三,材料投放雜亂。一味地注重游戲材料的種類繁多、豐富,而忽視了材料的適宜性、層次性。
在觀察和交流中,發現教師們對科學區材料的投放存在不少的問題:第一,如何結合教學和幼兒特點,增加幼兒與材料的有效互動?第二,如何激發幼兒的興趣和及時順應幼兒的發展需要,增加材料投放的層次性、挑戰性?第三,如何使材料發揮其教育功能和教育價值,成為“不說話的教師”,引導幼兒自主探索?第四,怎樣投放科學區材料?投放怎樣的操作材料才最適宜?
二、科學區域材料投放的調整對策
(一)幼兒與所投放材料的有效互動
皮亞杰認為,只有主動地與材料互動,才能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從中體驗發現的樂趣,激發探究的欲望,使幼兒的探索活動更加深入,獲取豐富的科學知識經驗。
【案例】“我來造紙”
材料準備:廢舊紙、托盤、水、大杯子、木棒、膠水、塑料板、毛巾、盆子、勺子。
【游戲實錄】
今天澤澤選擇在科學區玩造紙的游戲,澤澤說:“造紙好難??!我真怕我造不出來。”另外一個小朋友拿出已經泡好的廢舊紙,他們開始把廢舊紙撕碎,澤澤撕得很慢,但是他撕得非常碎,撕好了紙,澤澤拿來膠水:“你來倒吧!我看你倒得合不合適?!钡购媚z水后,澤澤拿起木棒開始攪拌,攪拌了一會,他說:“我的手好累啊!攪不動了,你來攪拌吧!”另外一個小朋友很快就把紙攪拌均勻了,澤澤拿起兩塊塑料板和兩把勺子:“我們把紙漿倒出來,鋪在塑料板上曬吧!”澤澤的紙漿不是很聽話,老是黏在勺子上,怎么也弄不下來,“哎呀,怎么這么黏呀!我加點水進去吧!”于是他加了一點水進去后,不那么黏了,很快,他們把紙漿平平地鋪在塑料板上,再拿去晾曬。
通過與材料的相互作用、有效互動,孩子們獲得了多種經驗,能夠認真、細心地探索,最后完成自己的實驗,達到游戲的目的。
(二)游戲材料投放的適宜性與挑戰性
1.操作材料的適宜性。教師應讓幼兒盡量在真實、自然的環境中探究科學區角活動的材料,要引導幼兒,和幼兒一起隨時收集身邊易得、衛生、安全的可利用材料,供幼兒在科學區角活動時選用。
【案例】中班科學小實驗“蔬菜水果的沉與浮”
【游戲實錄】
今天萌萌選擇在科學區做實驗,記錄表的第一個水果是蘋果,她說:“蘋果肯定是浮在水面的。”然后在記錄表的蘋果那一欄畫了一個圈,接著,她把蘋果放在水里,“哎呀,蘋果的一半在水里,一半在上面”,然后在記錄表的操作欄里畫了一半在水里、一半在水面的蘋果圖案,接下來,她用同樣的方法試了蠶豆、茄子、胡蘿卜、土豆。
游戲中投放的蔬菜、水果都是生活中常見的,孩子們每天都會接觸,給孩子們一種真實自然的感覺。
2.操作材料的挑戰性。區域活動時材料是幼兒活動的對象,教師投放材料時應避免隨意,而是應該有意識地、科學地投放。
【案例】科學區域游戲“自制泡泡水”
【游戲實錄】
今天辰辰到科學區制作泡泡水,他按照步驟圖找到了洗潔精、肥皂,制作出了泡泡水,然后他用鐵絲做了一個圓形的泡泡器,開始試驗自己的泡泡水能不能吹出泡泡,他將泡泡器在水里蘸了一下,拿起來,一吹就吹出了一串泡泡,高興的他又拿著桌子上剩余的鐵絲開始擺弄,邊擺弄邊說:“我要做一個三角形的泡泡器。”說著,便自己做起來。做好三角形泡泡器后,他說:“我覺得用三角形的泡泡器吹出來的泡泡是三角形的?!庇谑?,他用三角形的泡泡器在泡泡水里蘸了一下,開始吹泡泡,結果都吹出了圓形的泡泡?!巴郏≡瓉硎菆A形的?!苯處熌贸隽藴蕚浜玫挠涗洷?,他在記錄表上畫了一個圓形的標記。接下來,他又試了方形、菱形、五角星形。辰辰今天在區域里玩了很久,一樣一樣地實驗、挑戰,最后得出了實驗結果,他覺得很有成就感。
(三)游戲材料投放的層次性
科學是幼兒在操作中將科學的核心概念轉化為本體經驗的過程,區域活動中,允許個體表現出速度、精確度上的差異,允許先操作完的幼兒嘗試更深層次的探索??茖W區角的層次性也表現在材料的提供上。
【案例】幼兒探索沉浮,教師通過分層提供材料引導
教師為中班幼兒投放了沉浮的材料,在材料投放上,教師根據幼兒的不同水平進行了層次性的投放。
第一層材料:一盆水、一塊木片、一個鋼珠,讓幼兒感知沉浮的現象并加以記錄。幼兒通過操作感知發現:鋼珠是重的東西,會下沉;木片是輕的東西,會漂浮。第二層材料:一個兵乓球和一個橡皮泥小球(兩個球大小相同),一個塑料方塊和一個同樣大小的泡沫塊。幼兒通過操作感知發現:同樣形狀和大小的東西,重的下沉,輕的漂浮。第三層材料:教師為幼兒選擇既會下沉又會漂浮的材料,如:海綿和紙,開始是浮著的,慢慢會沉下去。
在科學區材料的分層投放過程中,教師應仔細觀察,及時了解幼兒當前的興趣和需要以及活動過程中遇到的困難,把握幼兒在認知水平、情感態度方面的個體差異,分析其最近發展區,以調整科學區的材料??茖W區材料的分層投放具有重要意義,能使不同發展階段的幼兒通過與適宜材料之間的互動獲得快樂與發展。
三、反思
幼兒園科學區域游戲的開展讓我更加懂得了材料投放的重要性,在材料投放過程中,我始終把兒童放在主體地位,考慮幼兒的年齡、差異、興趣,為幼兒提供足夠恰當、新奇、喜歡的材料,讓活動區真正成為孩子的自由天地,讓每一個孩子在活動區的空間里自主學習、自主探索、自我發現、自我完善,從而獲得知識、積累經驗、體驗快樂。
(責編 ?張 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