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亦歌
我喜歡音樂,尤其喜歡鋼琴。我學習鋼琴的路上,荊棘、鮮花、淚水相互交織,每當想放棄,收獲的喜悅便隨之而來,讓我在學琴路上堅持不懈。
我與鋼琴的第一次相遇是在三年前。那天,媽媽帶我去琴行挑樂器,我一眼就看上了鋼琴:烏黑發亮的琴蓋,白若象牙的琴鍵……我忍不住伸手按了上去。“咚——”琴聲悠揚,猶如傾泄的月光,透徹空靈。多美啊!我深深地陶醉其中。從此,我與鋼琴結下不解之緣。
剛開始學琴時,我非常興奮,常常一首曲子甚至一個音符都要練上數十遍,所以進步很快。在一次音樂會上,我彈奏了一首苦練了多日的鋼琴曲,把大家帶入了一個神奇唯美的王國——在那里,有叮咚作響的山泉,有巍峨入云的高山,有絢爛奪目的朝陽……一曲終了,老師夸我“好樣的”。我聽了,心里甜滋滋的,連酸痛的手指都舒服了許多。
日復一日,我練習的曲子難度逐漸增大。比如《杜維阿諾》中的練習曲,不僅手指跨度極大,而且還要依靠想象來決定曲子快慢。一曲彈下來,我的手指又酸又僵,稍稍一彎曲就疼得不得了。就這樣,一天又一天,手指酸痛,進步遲緩,我心里慢慢變得苦澀起來,開始想放棄彈琴了。但再看那一溜琴鍵時,我仿佛聽到它們在竊竊私語,似乎在“抗議”我。是啊,這黑白琴鍵,見證了我練琴的汗水和淚水,承載著媽媽風雨無阻接送我的期望……“吧嗒”,一滴淚水悄然滑落,滴到琴鍵上。我咬牙抹淚,重新坐下來,繼續練琴!
功夫不負有心人,我成功了,《杜維阿諾》的曲子終于從手指間潺潺流出。那一刻,悠揚的琴聲,就像是舒緩的清風掠過,令我感到陣陣愜意,而心里的苦澀也瞬間消融。
古人云:“鍥而不舍,金石可鏤;鍥而舍之,朽木不折。”懷揣著夢想,心存著渴望,奮力前進吧!
點評:文章開篇點明主旨,起到統領全文的作用。敘述自然生動、結構緊湊,銜接自然連貫、中心突出。小作者對自己的心理進行精心細膩的描繪,這是本文的一大特色。最后的概括之語,短促而有力地升華了文章的主題,屬點睛之筆。
指導教師:程肖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