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寶珍
教育部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中要求我們大力推進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的普遍應用,促進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逐步實現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豐富多彩的教育環境和有力的學習工具。
信息技術進入互聯網時代,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深刻改變著人類的思維、生產、生活、學習方式。隨著現代教育技術的推廣,多媒體技術的慢慢普及,網絡進入校園,班級實現了班班通,教學由三尺講臺、一支粉筆、一塊黑板的傳統課堂教學走向“屏幕教學”。“觸摸式教學”由講授型教學向創新型教學發展,這都離不開現代多媒體技術的應用。
在快速發展的信息時代背景下,根據互聯網時代基礎教育信息化發展的實際需要,UCDOS的發明人、聯眾網絡的創始人、國內著名的天使投資人鮑岳橋先生懷抱“樂教”“樂學”的夢想,創立了北京樂教樂學,樂教樂學人人通平臺的研發得到了專家們的肯定,專家們一致認為,該平臺可支持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融合,匯集優質教育教學資源,以技術帶動教學模式與方法的改革,豐富信息化教學應用,助力教育公平,并建議在中小學學校和教育機構推廣使用。
2018年11月份,我有幸參加了臨沂市臨沭縣智慧教育深化應用與發展暨樂教樂學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推進會,推進會上各級領導發表了重要講話,表達了要進一步落實好應用好這個平臺的決心,并對全縣各個單位進校開展教師培訓的時間等進行了細化,可謂是做好了充足的準備。集中培訓后,工作人員還隨時開展回訪工作,指導教師具體操作并協助解決問題。
樂教樂學人人通平臺采取公有云和私有云相結合的方式,集教學管理、教學工具、教與學的資源,主體參與、個性展示、反饋評價、家校互通等多個應用功能于一體,不僅能夠為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提供共建共享、自主應用的信息化平臺,而且能夠為學校、班級、學生、教師乃至家長,提供各具特色的網絡學習和管理空間,具有支持校校通、班班通和人人通的系統平臺功能。
一、該平臺可通過便攜的工具和豐富的資源幫助老師增效減負。該平臺集教學管理、教學工具、教學資源、學生學習資源、家庭教育、個性展示及溝通交流等7大方面近20個應用于一身,包含通告、樂信、教育咨詢、紅花簽到、作業通知、活動、才藝秀、調查問卷、微課、快拍錯題、趣味學堂、華夏詩魂、成語攻擂、速算森林、樂學閱讀等教與學的功能和內容。教師們可以利用樂教樂學提供的豐富資源給學生布置練習或預習作業,學生可以簡便快捷地掌握操作步驟,提交作業之后老師可以根據實際完成作業的質量發送紅花。
二、通過游戲化學習,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通過互動參與和個性展示,體現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思想和方法。該平臺在游戲化學習、資源匯聚的模式等方面有所創新。趣味學堂、華夏詩魂、成語攻擂等讓同學們從玩中學,有很大收獲。目前,樂教樂學人人通平臺已在多個地市使用,已經擁有超過數百萬用戶,取得了良好的實施效果。
三、通過大數據等技術手段,助力領導量化管理。
四、通過班級空間和家校互動吸引家長參與家校共育。家長可以通過學習與通知查看所在班級教師下發的通知和作業,可以快速了解孩子在學校的學習進度,檢查自己孩子作業完成情況。班級空間為老師們將孩子們在校的表現情況,展示給家長們提供了便利。對于表現優秀的孩子適時給予表揚,而對于表現不太理想的孩子及時給予鼓勵,促其追趕上優秀的孩子。
五、可跨平臺使用,支持手機、平板和電腦等多種終端,操作方便快捷,容易掌握操作流程。
六、具有積累、交流教學成果等優勢和特點。該平臺體現了數字技術發展的趨勢,設計思路清晰,體系、結構合理,支持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齊抓共管、促進深度融合的功能特點突出,便于操作和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