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恒東
在化學教學中,學生是教育的主體,而教師是教育的主導者。教師要達到國家要求的教育目標 必須通過雙方都能接受的一種媒介才能進行,這種媒介就是語言。教師只有通過語言才能和學生進行有效的溝通和交流,從而完成國家規定的教育教學目標。語言有兩種,一種是有聲的,這是主要方式。一種是無聲的,起輔助作用。因此教師在化學教學中如何運用語言評價就顯得尤為重要。那么,教師在化學教學中應用語言評價有哪些前提和要點呢?
一、語言評價要具有一定的引導性
引導是語言評價的重要功能之一,結合初中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教師在化學教學活動中要善于發揮語言評價的引導功能,針對學生在化學教學活動中出現的各種問題,不能簡單予以肯定和否定的回答,而要結合學生的具體事例加以分析,引導學生走到正確的道路中。當學生在化學教學活動中出現明顯的錯誤和不足時,教師要通過語言評價引導學生認識到自身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幫助學生改進,從而培養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并以積極的人生態度去面對。
二、語言評價要具有一定的感染性
教師用飽含激情的語言進行評價,將會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興趣,而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是語言評價的不可或缺的內容。要想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在評價時首先要充滿激情,教師的每一句話都應飽含著情和愛。教師要充分發揮自己的語言激勵作用,評價性語言一定要生動和有感情,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只有學生有了學習的興趣,學生的可塑性發展才可能轉變為定向發展,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好學生,從而為社會提供合格的各種人才打下牢固的基礎。
三、語言評價要多一點探討和商量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喜歡教師滿臉嚴肅,不喜歡教師總是訓誡和說教,不喜歡教師總是高高在上的態度。他們希望能和教師建立一種和諧平等的關系,因此,教師在化學教學活動中使用語言評價時要盡量用商量和探討的語氣,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民主平等,這樣就更有利于師生敞開心扉進行交流和互動,也就能更加充分調動師生雙方的積極性,特別是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為學生順利完成學習任務創造良好的條件。
四、語言評價要與體態語言相結合
美國心理學家艾伯特.梅拉根據大量實驗指出,人們獲得的信息量,7[%]來自文字,38[%]來自語言,55[%]來自面部表情。由此可見體態語言在教育教學活動中的重要地位,為了使學生順利完成化學教學任務,幫助學生理解和解決各種各樣的問題,我們必須利用好有聲的語言進行教育教學,此外還要運用豐富的體態語言,也就是上文提到的無聲語言,其具體表現形式為親切生動的語言、溫柔的目光、熱情的手勢。具體研究也表明,無聲的體態語言和有聲的語言評價相結合,在化學教學活動中加以合理運用,就能使學生的身心得到充分放松,并且能促進學生思維的活躍與健康發展,促使學生能夠主動參與到教育教學活動中,從而優化課堂的學習氛圍,促進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情感互動,最終達到優良的教學效果。
學校中的每一名學生都有其閃耀的發光點,正如羅曼·羅蘭所說:“每個人都有他隱藏的精華。”雕塑大師羅丹也曾說過:“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因此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運用語言評價時要力爭做到發現每一名學生的閃光點,而不要因為學生學習成績而厚此薄彼。教師從事的是創造性的工作,更是要用發現的眼睛努力尋找學生們身上隱藏的精華,讓所有學生身上隱藏的閃光點綻放出來。學生的創造性很強、可塑性很大,課堂上,只要教師善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學生就會有很多想法。教師只要善于發現和肯定,就會使每一名學生的潛質充分發揮出來,有利于學生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好學生,從而為社會提供各種合格的人才。
概言之,隨著課堂改革的不斷深入,語言評價受到越來越多教師的重視,教師在課堂的語言評價是一門藝術,每一名教師都要力爭掌握它,為教育教學服務。
(責編 ?楊 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