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回武
青少年的成長過程中容易受網絡環境的影響,特別是在此信息化的時代背景下,他們的生活中可接觸的電子產品相對較多,例如手機、平板以及電腦等等,網絡中存在諸多不良信息,受之影響,導致學生的發展方向出現偏頗。經我分析,而后發現構建良好家庭教育模型極其必要,可為青少年的發展以及成長提供正確指引,還能使家長更加注重青少年的情緒以及情感變動,結合青少年的心理特點以及學習特點等制定針對性的家庭教育方案,進而促使學生實現長遠化、持續性發展。
互聯網的普及以及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給人們帶來了高質量的生活水平,但這一過程中也面臨著諸多挑戰,特別是對于青少年這一特殊群體來講更是如此,他們處于成長的過渡階段,心理相對脆弱,很容易受到傷害,易產生不同程度的問題,如網絡犯罪、沉迷網絡以及色情污染等等,以下為青少年網絡傷害相關概念的總結與分析。
一、青少年網絡傷害
僅從概念層面進行分析,網絡給青少年帶來的傷害可分為身體與心理上的傷害,造成青少年心理障礙以及身體受損。身體健康損害大多指的是損害青少年身體機能的完整性與系統性,而心理健康損害指的是給青少年的心理狀態造成了負面影響,從而使其伴隨著異常行為、焦慮狀態以及精神失常等諸多問題。從以上概念進行分析,可知青少年網絡傷害給青少年帶來了不利影響。究其根本,要歸結為青少年的家長未能予以重視和方向上的指導,導致青少年應用網絡不當,從而致使其身心健康發展受阻,降低了社會生存能力,心理也會存在異常。所以,我建議家長應當予以重視青少年的成長過程,并構建完整的家庭教育模式,以適當的關愛與引導以及榜樣的帶頭性作用不斷影響孩子,從而幫助孩子改正不良行為,正確應用網絡,進而發揮網絡的應用優勢,以下為針對家庭教育模式的構建方式進行的闡述與分析。
二、網絡背景下青少年良好家庭教育模式的構建策略
(一)以身作則,發揮榜樣的力量
好的教育并非是口頭上的教授與硬性的督促,而是堅持以身作則,發揮自身的榜樣帶頭作用,更加強調潛移默化的影響與熏陶。特別是對于信息化時代的青少年來講,很多時候,他們受網絡負面環境的影響,無法自主辨別黑白,更加難以養成高尚的品格。針對這一情況,家長應當從思想、行為以及語言等多個方面入手,給予孩子正確的引導,在日常的言語溝通過程中盡可能運用積極向上的詞匯,在實際行動中盡可能做有價值的事情,從而樹立良好的榜樣,打造高尚的家長形象。例如,家長若想引導學生多讀書,就應當購買有意義的閱讀內容以及書籍,與學生一同閱讀。在此過程中,還應當設置閱讀時間,將周六晚17:00~18:00這段時間設置為家庭讀書時間,此時間不被日常瑣碎事務打破,如有特殊事件,應當將時間推遲或提前,不可直接放棄閱讀。不僅如此,家長還可以選擇將每個月中的一日作為家庭讀書日,引導學生與家長一同閱讀,在閱讀過程中使孩子潛移默化地養成熱愛讀書的良好習慣。
(二)探尋網絡背景下家庭教育模型構建新思路
在網絡時代背景下,社會呈現多元化發展的趨勢,孩子成長環境和學習環境都發生了一定的改變,傳統教育方式對教育有效性的提升效果不大,因此,需要進行改革,構建新的教育模式。在網絡帶給孩子負面效應的同時,也為孩子帶來了新的體驗和正面效應。因此,我們需正視網絡給家庭教育帶來的變化,增強孩子的自我強化力和社會適應力。在家庭教育中,應引導學生朝著社會發展基本規范方向發展,培養孩子基本素養,加強個體社會化發展進程。幫助孩子探尋人生發展目標,樹立理想,并為之努力,規范言行,讓孩子在健康的環境中成長。
在網絡時代中,家長與孩子面臨的知識體系都是嶄新的,不僅孩子需要適應時代發展,家長也一樣需要學習,成為孩子的良師益友,改變教育概念,改變在孩子面前的權威性,與孩子共同成長。現代信息技術能夠幫助家長解決孩子們學習中遇到的問題以及疑惑,指導其從網絡信息中積累知識,運用網絡解決實際問題。
(三)形成正確的學習方法,培養良好習慣
好的學習習慣與生活中的習慣大體一致,所以,家長同樣要注重養成教育,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更加強調學習效率與學習質量,保證學生學習過程的寬度與深度,提高時間的利用率,獲取更加顯著的學習效果。特別是對于青少年來講,這部分學生大多處于初中階段,他們在學習過程中必須夯實基礎能力,加強對于基本知識的學習。這一階段,家長有必要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學習方法,培養良好習慣,這樣才能為日后的學習與成長奠定堅實基礎。還能使學生在學習任務的完成過程中更加專注、獨立、認真,保證學習過程中毫無雜念。不僅如此,家長還需結合孩子日常的學習狀態以及學習行為做好總結,歸納筆記中的內容,并整理閱讀書籍后的經典語句,使學生真正實現自主學習、個性化學習,逐步形成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意識到學習的趣味性。
(四)增強學生信心,不斷鼓勵
青少年在成長過程中大多情緒浮動大,同時易受外界環境的影響,部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缺少動力,針對這一情況,家長應當給予充分的鼓勵,切實提升孩子的學習動力,這樣才能使得孩子的成長過程更具方向上的指引,遇到問題后也能與家長主動交流,不必考慮家長的嘲諷,而是愿意與家長進行情感溝通,從而逐步解決問題。例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取得了小成就、小進步,此時家長就應當予以鼓勵,如果學生退步,應幫助學生主動分析問題,總結問題的根源以及誘因,為其提出切實的建議,并鼓勵其不氣餒、不放棄。這樣的教育方式有利于幫助孩子形成正確的發展觀,其日后遇到問題時也會勇于面對,正面迎接挑戰,而非立刻逃離。特別是在競爭如此激烈的社會背景下,這樣的教學理念有助于提升孩子的信心,同時孩子也將不懼失敗,更多地認為失敗是成功的基礎。需要注意的是,在鼓勵孩子的過程中不可盲目安慰,而是要從公平客觀的角度進行引導。特別是在孩子出現了錯誤的行為時,這必須以公正的態度加以批評,使其意識到自身的錯誤,從而避免盲目溺愛。例如,許多青少年過于沉迷網絡,在觀看視頻時為主播打賞大量錢財,但卻未經父母同意。針對這一錯誤的行為,家長需要耐心指導,對此行為予以批評,要求孩子主動總結錯誤,避免二次發生,這樣才能減少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傷害,也可以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發展觀。
三、結語
綜上所述,我主要針對網絡背景下青少年良好家庭教育模型的構建方案相關問題進行了分析,首先提出了青少年網絡傷害的相關概念,而后又提出了構建策略,希望可為有關的研究人士帶來借鑒與參考,進而幫助青少年度過成長的過渡期,實現持續性發展。
(責編 ?張 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