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芳 陳明杰 丁錦珍 張玉梅
(蚌埠市第一人民醫院呼吸科,蚌埠,233000)
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是一種常見的疾病,會給患者日常生活造成較大的困擾,臨床中多采取正壓通氣療法進行治療[1]。該類患者在進行正壓通氣治療時極易出現諸多不適癥狀,進而會影響到其治療依從性,因此還需輔以恰當的護理干預[2]。本次研究就全程護理對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患者正壓通氣治療依從性的影響進行評價,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3月至2018年9月蚌埠市第一人民醫院呼吸科收治的行正壓通氣治療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患者76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38例。觀察組中男23例,女15例;年齡30~66歲,平均年齡(46.3±3.5)歲。對照組中男25例,女13例;年齡27~68歲,平均年齡(46.7±3.8)歲。一般資料經統計學分析,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在患者住院期間對其實施健康教育、環境護理、病情監護,在患者出院后進行電話隨訪。觀察組在對照組護理的基礎上實施全程護理,具體措施如下:1)個性化管理。需詳細了解患者信息,為其建立完善的電子簡歷,并安排專人負責其護理工作。2)專業化健康教育。護理人員需向患者系統介紹呼吸機治療原理、治療方法、注意事項,采取集體講座的方式進行宣教。對其治療情況進行監督,以提升其治療依從性。3)完善的院后隨訪。在患者出院時需向其發放醫患聯系卡,以便于隨時溝通。
1.3 觀察指標
1.3.1 比較2組患者治療依從性 以CPAP(正壓通氣治療)每周使用天數和每天使用時長2項指標判定2組患者治療依從性。
1.3.2 比較2組患者治療效果 療效標準:1)顯效:患者各項癥狀體征和睡眠質量得到顯著改善。2)有效:患者各項癥狀體征和睡眠質量有所改善;3)無效:患者各項癥狀體征和睡眠質量未見改善,或者病情加重[3]。顯效率、有效率之和為總有效率。
1.3.3 比較2組患者生命質量改善情況 以QSQ評分(魁北克睡眠問卷)分析2組患者在出院時和出院后6個月的生命質量,共包括日間癥狀、夜間癥狀等維度,得分以高者為佳。

2.1 2組患者治療依從性比較 觀察組患者CPAP每周使用天數和每天使用時長均較對照組更長(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CPAP治療依從性比較
2.2 2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100.0%)較對照組(86.8%)更高(P<0.05)。見表2。
2.3 2組患者QSQ評分比較 2組患者在出院前的QSQ各項評分差別不大(P>0.05);觀察組患者在出院后6個月的QSQ評分較對照組更高(P<0.05)。見表3。

表2 2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例(%)]

表3 2組患者出院前后QSQ評分比較分)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在臨床中較為常見,其病因尚不明確,與上氣道塌陷、呼吸中樞身價調節障礙等因素密切相關,患者可出現打鼾、夜尿增多、白天嗜睡、頭痛、睡眠中呼吸暫停等諸多癥狀,會給其身心健康和生命質量造成很大的負面影響[4]。正壓通氣是治療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的有效方法,其療效較好,但采取該方法治療時患者很容易出現口咽干燥、憋氣等不適癥狀,進而會影響其治療依從性,降低治療效果[5]。
綜上所述,全程護理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患者正壓通氣治療中具有良好的應用效果,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