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畜禽養殖業的不斷發展,使得更多的人對于畜禽養殖污染問題更加關注。畜牧業的發展伴隨著一系列的環境問題,若是在養殖過程中,對于這些問題不重視的話,那么必然會對環境造成較大的污染。
1.畜禽養殖結構不合理。在畜禽養殖業中,無論是規模化場還是散養戶,其養殖的過程都會產生或多或少的污染,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是養殖結構的不合理。部分生豬養殖場分布的較為分散,還有部分養殖戶一直沿用之前傳統的泔水飼養。另外,其畜禽養殖業的布局不合理,缺乏規劃性和計劃性,很多養殖點的分布并不是經過專業的分析和考察的,而是隨機建設的。
2.污染防治的積極性不高。由于近年來養殖業的養殖成本逐年提升,很多的小規模養殖場已經面臨著不小的生存危機,另外,污水處理設備等投入大且運行成本也比較高,很多的養殖場無力負擔。還有很多養殖戶的環保意識有待提升,也沒有配備專業的污染防治設備。
3.環境監管不力。很多的畜禽養殖區域分布的面積廣,且大小規模不一,僅僅是依賴目前的監管部門來進行監管工作,難以達到一個比較理想的監管效果。另外,由于疫病還有飼料價格波動等問題,畜禽養殖行業的經濟效益也受到一些影響,即使對于養殖戶做出一些處罰,很多的養殖戶也不愿意或是無力再去投資建設一些新的防治污染的設備。僅僅依靠強制的監管手段,其監管成效也是難以保證的。
1.合理規劃養殖布局。在發展畜禽養殖業時,應該充分的考慮自身區域的環境承載力,根據不同地區的畜禽養殖業污染防治的特點,統籌考慮生產布局。合理的規劃禁養區、限養區、適養區。養殖區內要根據土地消納糞便和污水的能力或治理能力確定養殖規模和數量。另外,根據規劃養殖布局的現狀,采取分類防治的措施。
2.加大投入,提升養殖戶思想意識。畜禽養殖所產生的污染物可以進行有效的利用,使之變廢為寶,用于生產有機肥、沼氣等。應該設立畜牧業環境污染防治專項資金,加大對于養殖場配套建設污染處理設備的財政支持,逐步減輕養殖場污染防治的經濟負擔,繼而提升養殖人員對于污染防治的積極性。

3.加大執法監督檢查力度。對于一些新建或是改建、擴建的養殖場,要綜合評估養殖場周邊的人口密度、土壤肥力、環境狀況等多項因素,明確環境的承載力,并且配備相應的環保處理措施,實行養殖場建場審核制度,從源頭上控制污染。同時各個環境監管部門應該加大對畜禽養殖場的執法檢查力度,提升執法的效率。強化畜禽養殖污染物無害化的處理和監督。提倡用戶綠色養殖,其污染物的排放標準也應該符合國家的相關規定。
4.加強畜禽養殖污染防治技術的研發和推廣。國家相關的部門應該提升對于畜禽養殖污染防治技術的研發和推廣,鼓勵開展畜禽養殖環境污染實用技術的研發。以該項技術的經濟適用性為研究的重點,將一些新型的研究技術進行應用和推廣,選取一些適合畜禽養殖場養殖現狀的污染防治技術模式,選取一些成本低、運行效果好并且易于管理和維護的環境污染防治技術模式。建設一些技術示范養殖區域,并且逐漸的進行推廣。
綜上所述,目前畜禽養殖的污染防治還存在很多的問題,需要養殖戶和相關的部門提高思想意識,采取積極的措施,做好畜禽養殖的污染防治工作,降低養殖戶的經濟損失和保護生態環境,促進畜禽養殖業和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