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海清 陳曦
8月5日,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調貶229個基點,報6.9225,為去年12月以來首次跌破6.90關口,且跌幅為2019年5月16日以來最大。5日早盤,在岸、離岸人民幣雙雙跌破7關口。
基本面不支持出現趨勢性貶值
人民幣走勢引發市場高度關注,一是因為貶值幅度高,二是由于跌破了7的整數心理關口。如果以收盤價來衡量,最近一次在岸人民幣匯率破7還是2008年5月14日。
對于市場來說,“7”可能是一個重要的心理關口;但對于匯率政策來說,“7”并非人民幣匯率紅線。央行前行長周小川曾表示,不必過分關注所謂整數位,“7”不見得要當作是匯率的底線,中國依然堅持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匯率決定機制,不必因整數關口去改變匯率形成機制的原則。現任央行行長易綱此前接受彭博社采訪時,當被問及人民幣匯率是否有紅線時,易綱也表示,沒有某一個具體數字比另一個更重要。8月5日,中國人民銀行有關負責人就人民幣匯率相關問題回答《金融時報》記者提問時表示,人民幣匯率“破7”,這個“7”不是年齡,過去就回不來了,也不是堤壩,一旦被沖破大水就會一瀉千里;“7”更像水庫的水位,豐水期的時候高一些,到了枯水期的時候又會降下來,有漲有落,都是正常的。
從長期來看,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取決于中美兩國基本面,短期內市場供求和美元走勢也會產生較大影響。從基本面看,美國經濟周期性下行態勢明確,中國經濟維持底部震蕩、溫和復蘇的態勢。從美元指數看,美聯儲降息幅度不及預期后,美元指數一度沖高,對人民幣匯率形成壓力。但目前已經回吐全部漲幅。
因此,只要應對措施得當,人民幣匯率能夠維持合理水平上的穩定,不會出現趨勢性大幅貶值。
8·11匯改與此次人民幣破7的不同
對于人民幣破7,市場有一種觀點將其當成債券大牛市再度開啟的“靈珠”——認為央行將簡單重復8·11匯改后的行為模式,放棄保匯率目標,貨幣寬松空間打開。
我們認為,這種刻舟求劍式的對比忽略了這兩次具體情境的差異。
首先,8·11匯改的起因是當時存在著匯率“堰塞湖”,人民幣匯率被過度高估。因此央行希望通過市場化的方式使人民幣匯率回歸合理水平。而且央行也并非不重視匯率,在2016年人民幣貶值速度過快時,央行也采取了積極行動維穩匯市。
而此次人民幣匯率破7,根據中國人民銀行有關負責人的說法,原因是“受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措施及對中國加征關稅預期等影響”,并不存在大幅貶值的基礎。
擴大人民幣雙向波動幅度和彈性,并不意味著央行會放任人民幣單邊貶值。央行負責人答記者問時表示,央行有經驗、有信心、有能力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穩定。針對外匯市場可能出現的正反饋行為,要采取必要的、有針對性的措施,堅決打擊短期投機炒作,維護外匯市場平穩運行,穩定市場預期。
從貨幣政策的角度看,美聯儲降息前后,全球多個國家或地區的央行跟隨,市場預期中國央行可能跟隨。但從維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水平上基本穩定的需要來看,短期內中國央行進一步加碼貨幣寬松的可能性很小。
第二,8·11匯改的時期,中國面臨著股市異常波動、經濟增速下滑、PPI深度通縮等問題,存在穩增長(刺激房地產投資)和刺激通脹的需求。
而在當前情境下,政治局會議已經明確表示“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政策定力彰顯,通脹壓力也將是中國央行貨幣政策的另一個制約。
從匯率對進口產品價格的影響上看,人民幣匯率貶值將進一步加大通脹壓力,輸入型通脹的可能性上升。
本次政治局會議提出“保障市場供應和物價基本穩定”,這是比較罕見的。易綱行長接受采訪時表示,“去年美國加息,中國沒有跟隨,現在美國降息,中國也要看自己的實際情況而定”、“5月、6月CPI都到2.7%了,所以現在的利率水平是合適的”,我們認為,CPI對于中國央行貨幣寬松的制約是持續存在的。
政治局會議處方:寬信用>寬財政>寬貨幣
從CPI當前處于2.7%的高位,年末或明年初可能破3%,以及匯率貶值壓力重新出現來看,中國央行貨幣寬松受到顯著制約。
政治局會議指出,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面臨新的風險挑戰,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必須增強憂患意識,把握長期大勢,抓住主要矛盾,善于化危為機,辦好自己的事。
我們認為,從目前政策應對看:一是要推進金融供給側改革,繼續寬信用,支持實體經濟融資;二是要寬財政,發揮好基建投資逆周期調節作用;三是對于房地產應當堅持因城施策,穩房價、穩預期、穩投資。
匯率破7不會引發債權單邊牛市
匯率和通脹對央行貨幣政策構成持續制約。無論是從“以我為主”(中國經濟基本面和通脹形勢)的角度出發,還是從兼顧外部平衡(匯率貶值壓力)的角度出發,中國央行貨幣政策加碼寬松或降息的空間都不存在。央行貨幣政策大概率維持“不松不緊”。
央行有關負責人答記者問時表示,“特別是在目前美歐等發達經濟體貨幣政策轉向寬松的背景下,中國是主要經濟體中唯一的貨幣政策保持常態的國家。”因此,當前中國貨幣政策依然是常態政策,而非危機應對或強刺激政策。
從7月政治局會議釋放的信號來看,政策基調是“宏觀政策要穩”、“辦好自己的事”。
我們認為,“辦好自己的事”核心是推動高質量發展,重點還是進一步深化改革和開放,加大技術研發投入,提升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水平,發展全產業鏈,避免被卡脖子。
“宏觀政策要穩”的含義就是不會采取大規模強刺激。貨幣政策寬松幅度大概率弱于目前市場預期,與當前市場預期跟隨美聯儲降息、貨幣寬松加碼存在較大背離。
在央行不松不緊的基調下,債券市場應當是震蕩市,而不是單邊趨勢性牛市。從債市表現看,做多債市已經是擁擠交易,目前債市收益率已處于震蕩區間邊界,需警惕調整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