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豐江
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的不斷改革和創新,教育部門越來越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為避免學生心理障礙的發生,學校也逐漸開設了心理輔導課程,幫學生疏導學習中產生的小情緒,因此心理輔導手段在學生管理中起著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心理輔導手段在學生管理中的意義,探究了心理輔導手段在學生管理中的應用方法,為學校的學生管理工作提供參考依據。
關鍵詞:心理輔導手段;學生管理;應用價值
近年來我國國民經濟水平不斷提高,人們逐漸步入了小康社會,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大部學生都是家里的獨生子女,從出生開始就錦衣玉食,生活上有父母無微不至的照顧,很容易就形成了嬌生慣養的習慣,造成大部分學生心理脆弱,抗壓能力低,不利于學生的管理,所以就要通過心理輔導手段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從而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
1 心理輔導手段的重要意義
1.1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
心理輔導手段主要通過研究不同年齡段孩子的心理特征,分析他們的心理發育規律,在此基礎上制定合理的手段幫助學生健康成長。心理輔導手段能夠疏導學生的心理障礙,引導他們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對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意義重大。班主任在學生的日常管理中,要提高對心理輔導手段的重視,通過這一手段了解學生的心理發育規律,方便掌握學生的心理狀態,根據學生的特點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案[1]。
1.2有效疏導學生的不良情緒
青春期的是學生身體發育的重要階段,大部分處于青春期的學生都會存在叛逆心理,并且受叛逆心理的影響開始不服從管教,往往會朝著家長和老師的對立面發展,如果不采取有效手段及時引導和制止,會造成嚴重的后果,還會影響學生管理工作的開展。所以班主任在日常的管理中,要善于與學生交流,打造融洽的師生關系,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讓他們在輕松的氛圍中學習,這樣才能及時發現學生的心理問題,采取有效措施及時疏導解決問題,避免情況的惡化。心理輔導手段可以拉近師生關系,讓學生對老師產生信任和依賴,有利于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展,對解決青春期叛逆問題意義重大。
1.3提高學校的教育質量
學校要明確自身的職責和使命,為社會培養品學兼優的人才,所以要注重促進學生品德素養和文化素養的全面發展。在學生的管理中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幫助學生端正學習態度,激發出學生最大的學習潛能。現階段的學生由于受到家庭環境的影響,表現為心理脆弱,抗壓能力弱,尤其是剛畢業走入社會的大學生,往往會因為不能承受經濟壓力和工作壓力產生嚴重的心理障礙,這也是近年來心理疾病頻發的重要原因。所以學校就要采取心理輔導手段,對即將就業的學生進行專門的心理疏導,增強他們的抗壓能力,培養學生活潑向上的生活態度,教會學生要從多個角度看待問題,有利于學生的健康發展,進而提高學校的教學質量[2]。
2 心理輔導手段在學生管理中的應用方法
2.1明確心理輔導手段的應用價值
由于教學壓力的影響,大部分學校將重心都放在了提高學生學習成績上了,忽略了學生的心理健康,沒有將心理輔導工作落到實處,這樣不利于學生的健康發展。學校要轉變傳統的教育觀念,將學生的全面發展重視起來,把心理輔導手段落實到學生管理中去,完善學生的心理教育課程,充分明確心理輔導手段在校學生管理中的積極作用。在實際的管理中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及時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引導和督促學生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幫助在面對繁重的學習壓力時進行適當的自我疏導,長此以往,學生就養成積極樂觀的態度,無論是在學習上還是在日后的工作中,都具有較強的抗壓能力。
2.2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新課程改革強調“學生是發展的人”,在教學中要貫徹“以人為本”的教學原則,以學生為主體,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這樣有利于學生的個性發展。教育工作本來就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通過“教師教”和“學生學”的方式傳承中國的傳統文化,通過這種模式教書育人。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中心,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制定合理的教學計劃,引導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不僅這樣,班主任在日常的學生管理中,也要將學生的心理發展擺在第一位,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讓學生感受到自身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樹立自信心,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充分發揮班主任的引導作用,發現問題時,及時幫助學生解決問題,疏導他們的不良心理態度和情緒,把握師生關系的相處模式,促進學生積極健康的成長。
2.3及時疏解學生的消極情緒
大部分的學生都是在父母的呵護下長大的,由于生活質量的提高,父母不愿意在任何方面虧待孩子,給予孩子無微不至的照顧,難免會在生活中會養成許多壞習慣,這些壞習慣很容易就被帶入到學生的學習中,嬌生慣養的性格也不利于同學關系的培養。另外很多父母的教育理念都是以孩子的學習為主,絲毫不重視孩子其他技能的發展,導致大部分學生缺乏生存技能,進入社會后沒有父母和老師的庇護,遇到問題時都會選擇逃避,沒有一點成年人的風范。所以學校要根據學生的特點,采取心理疏導手段,及時疏解學生的消極情緒,培養學生積極的學習態度,在面對學習壓力和生活壓力時,要學會自我疏解,不要將所有的壞情緒都放在心里,從根本上杜絕學生心理疾病的發生,讓他們健康向上的成長[3]。
3 結語
綜上所述,學校要提高對學生的心理問題的重視程度,將心理輔導手段落實到學生的管理工作去,在重視學生學習成績的同時也要兼顧學生的心理發展,切實做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為社會培養心理健康、綜合素質強的全能型人才。
參考文獻
[1]王芝,.心理輔導手段在學生管理中的應用價值研究[J].電腦知識與技術:學術交流,2018,0(5X)
[2]黃鴻,.高校專職輔導員心理健康與心理彈性的相關性研究[J].北京城市學院學報,2016,0(3)
[3]張卉,.高校輔導員在學生心理輔導中的重要性[J].風景名勝,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