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利明
摘? ? 要:城市在進行園林綠化建設的時候,可以通過花草種植、植物種植以及建筑來進行環境的營造,這樣不但能夠做好城市綠化工作,還能夠對人們的居住環境進行改善。在城市建設中,將綠色植被應用進去,能夠改善城市的環境,在城市運作的時候,噪音以及廢氣產生的量比較大,而城市的綠色植被具有除塵和降噪的作用,并且還能夠調節城市的濕度和溫度,降低城市的實際污染程度,能夠更好的對城市環境進行改善。人們居住的環境也會更加的舒適和清潔。此外,做好園林綠化不但能夠保證其觀賞效果的實現,還能夠提高其藝術水平。
關鍵詞:園林綠化;植物配置;研究分析
1? 園林綠化配置應遵循的幾個原則
1.1? 園林綠化植物的配置應堅持多樣性和統一性相結合的原則
園林綠化植物在選擇和配置上,要體現多樣性,要選擇種類繁多的樹種,不論是樹種形狀、植物色彩和質地等都要體現多樣化,要使整體的植物呈現出多變的特性,讓觀賞者耳目一新。但是這種多樣性是有規律可循的,并不是盲目隨意的。如果為了過分追求品種上的多樣而忽略了植物之間內在的聯系和相似性,那么園林景觀就會呈現出混亂、缺乏層次性的情況。因此,必須保證園林綠化植物配置的統一性,要保證變中有序,綠化植物配置就要生動活潑又要和諧統一,還要保證整體布局的統一和諧,避免支離破碎的布局,同時還要保證整體美感。
1.2? 植物的選擇和配置要注重相互間的聯系和配合,要體現植物間的“互惠共生”
園林綠化植物的選擇和配置并不是隨意的,如果某些植物本身不相容,把它們配置在一起,那么會影響植物的生長發育。因此,要充分考慮植物間的相容性和共生性。比如某些植物能分泌一些對他植物生長有利的物質,那么就可以把這些植物進行臨近配置,起到互相促進生長的作用。
1.3? 園林綠化植物的選擇和配置要堅持因地制宜,合理地選擇植物
每個地方的園林景觀設計都應該體現地方特色,都要符合本地實際。如果盲目地從外地、甚至不惜重金從國外引進植物樹種,那么很有可能出現植物樹種不符合當地的環境和氣候特點無法很好地生存的情況。因此,各地都必須充分考慮地方實際,要善于開發和應用鄉土植物,保證各種植物的健康良好生存。除此之外,還要考慮植物的季節變化特點,可以將不同花期的樹木混合配置,增強觀賞的季節感,延長園林綠化植物的觀賞期。
2? 園林綠化植物配置的時候存在的主要問題
2.1? 空間應用比較的單一
現在很多城市在進行園林綠化的時候,已經有意識的增加了草坪種植的實際面積,雖然其綠化面積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其綠化生態效益提高卻非常的緩慢。城市在道路兩旁種植單一的行道樹,在空地上進行草坪的種植,都說明了在進行空間利用的時候比較單一。人們生存的環境本身便是比較立體的,所以在進行綠化的時候也應該做到立體。所以,在進行園林綠化植物配置的時候,應該有意識的增加植物的種類,將喬木、灌木和草坪合理的利用進去,立體的運用整個空間。
2.2? 植物配置模式比較單一
我國很多城市在開展園林綠化工作的時候,國際化思想逐步的深入人心,很多城市都會有意識的模仿一些國際上成功的園林綠化設計,這也導致了很多地區在進行園林綠化設計的時候,模式化情況比較的明顯,很多園林在進行綠化的時候,都將花壇模紋以及大面積的草坪利用了進去,沒有將城市的特色很好的體現出來,這對園林綠化更好的進行是非常不利的。
2.3? 植物色彩比較單一
在園林中,植物色彩是重要的觀賞對象,在進行園林綠化的時候,若是能夠隨著季節的變化,植物葉子顏色也發生變化,會比較的賞心悅目。但是現在很多城市中,在進行綠化的時候,植物色彩比較單一,基本上都是綠色,人們審美也出現了一定的疲勞。
3? 園林綠化中植物配置對策
3.1? 園林綠化中植物配置的原則
3.1.1? 根據綠化性質和功能進行配置
首先要確定園林綠化所要表達的主題,根據這個主題配置選擇適當的樹種。確定一種或幾種特定的喬木、灌木、花卉,進而形成一種獨特的風格,繼續延伸并擴大其內涵,最終形成一種文化與精神特征。如香山紅葉、玫瑰園、牡丹園等,都是以突出的植物主題,形成獨特的風格。
3.1.2? 遵循生態學原理
符合自然規律和風貌的園林建設,必須重視生物多樣性。因此,園林植物的配置要重視植物群落的多層次性,形成喬木、灌木、草本相結合的、群落層次分明,物種豐富、藝術感染力強的群落結構。同時也要注重植物葉色、花色、高低植物的配置,使色彩和層次更加豐富。
3.2? 多進行立體設計,凸顯層次感
在植物配置空間利用上,要從建筑學的角度來考慮和設計,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間和地面資源,盡可能讓植物配置凸顯層次感和立體感,給人以美的享受,而不是單純的一片一片的種植和設計。在有限的空間中種植更多的植物品種,不僅達到美的效果而且還能充分利用資源,--舉兩得。玉林市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大榕樹,大榕樹體積大,占地面積寬,因此可以在大榕樹下面種植一些喜陰的植被,充分利用空間同時增加層次感。
3.3? 注意彩色植物的應用
當前園林植物配置中,過分追求綠色,導致色彩單一。色彩的選擇不當,不僅會達不到美化環境的目的,反而帶來負面效應。例如,在一些中小學校園里種植了許多常綠植物,如雪松其深綠的葉色,代表了莊嚴肅穆,同青少年活潑愛動的特點是十分不協調的。在可供綠化配植的植物中,許多植物色彩是十分豐富的。例如傳統栽培的雞爪槭(也叫紅楓),紅葉片十分優美;銀杏在秋天到來時,葉片變成燦爛的金黃色,在秋天的陽光下,宛如鍍上一層黃金;烏桕和衛矛在秋天則變成深紅色;紫葉李一年四季全株葉片紫紅。更不用說那數以百計葉色各異的灌木和地被植物了。
3.4? 加強藝術性配置
植物配置的藝術性強調主景與此景分明,突出表現園林景觀的特色和藝術風格。綠化植物配置的藝術性好比就是在一張空白紙上畫出一幅精美的圖畫。只有充分利用植物品種的多樣性,植物的色彩美、形象美,植物的高矮層次,色差,枝、葉、桿形狀,季相變化并結合建設地的歷史、文化、建設要求,運用幾何美感、創造性的想象,充分利用對比、襯托、動感、韻律、背景的藝術手法,才能表現園林景觀的意境,達到步移景異、源于自然的效果。
3.5充分發揮鄉土樹種的優勢
在園林綠化中,鄉土植物的應用極其重要。所謂鄉土樹種是指本地區原有天然分布的樹種,是在一個地區特定環境條件下,穩定的植物群落。它具有很好的適應性、多樣性、抗逆性、觀賞性、珍貴性和經濟性。同時,鄉土樹種具有多樣性:在這一穩定的植物群落中,生長著千姿百態的,各具特色的植物。它們的抗逆性很好,在當地世代繁衍,與當地的氣候、土壤環境融為一體,所以它們可以在各種自然災害前如狂風暴雨、霜寒雪凍、烈日酷暑,正常生長安然無恙。
4? 結語
在進行園林綠化的時候,做好植物的配置是非常重要的,其會影響園林的整體效果,所以,在配置的過程中,我們必須認識到其中存在的問題,根據其配置的原則來進行植物的配置,這樣才能夠保證園林綠化配置和地區主題真正的相符,能夠給人們提供一個良好舒適的環境,讓人們生活工作的時候,身心更加的愉快。并且園林綠化還能夠改善城市的環境,降低污染,提高人們環保方面的意識,改變整個城市的城市面貌。
參考文獻:
[1] 李子峰,黑英杰.鹽堿地園林綠化植物的選擇與配置[J].安徽農業科學,2013.
[2] 崔淑勇.城市園林綠化工程中植物配置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