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曉燕

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針對幼兒教育提出了這樣的要求,即:幼兒教育應將幼兒健康發(fā)展當作一項核心工作。這足以說明對幼兒進行健康教育的重要程度。所以,廣大幼兒教育工作者在具體的實踐當中需要對健康教育更加重視,為保證學生身心的健康發(fā)展而持續(xù)探索。
一些幼兒教師對健康沒有足夠的重視度,將健康教育簡單地理解為帶領幼兒進行一些體育活動,使幼兒的身體能夠健康成長。事實上,這種理解非常片面,所謂幼兒健康,不僅僅是指身體方面的健康,還包括幼兒的心理、思想上的健康。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我們首先應有正確的健康教育意識,在正確的理解下開展健康教育活動,促進幼兒身心的健康發(fā)展。比如在幼兒園方面可以定期開展“幼兒健康教育”相關知識講座,通過講座的形式向教師傳遞幼兒保健知識、衛(wèi)生知識以及幼兒心理健康輔導知識等。從教師的角度講,平時也需要對幼兒健康教育方面的內容有足夠的關注度,對健康教育有全面了解,豐富自身的健康教育知識。在日常教學期間,教師可和園區(qū)管理者充分協(xié)調,從而設計符合幼兒身心發(fā)展特征的健康教育計劃,并按計劃穩(wěn)步落實健康教育的具體內容,真正從行動上將幼兒健康教育問題重視起來,使健康教育活動成為幼兒日常基本的活動環(huán)節(jié),也同樣使幼兒形成良好的健康教育觀念,重視身心的健康發(fā)展,積極地配合老師來開展健康教育活動。
在對幼兒進行健康教育時,教師對于健康教育的內容安排也需要進行合理設定,從而促進幼兒健康教育體系的不斷完善。對此,所有幼兒教師都需要在開展幼兒健康教育之前對幼兒的身體素質、心理素質、安全意識等方面進行充分了解,從而在這些條件的基礎上激發(fā)、培養(yǎng)幼兒的體育鍛煉意識,使幼兒養(yǎng)成健康的心理意識和一定的安全意識,為幼兒身心健康發(fā)展打下良好基礎。從提高幼兒身體素質方面來說,教師可以選擇一些合適的運動方式,比如做早操,首先是能夠提高幼兒身體的靈活性、柔韌性,其次還能夠提高幼兒的身體素質。不僅如此,教師還可以利用相關的體育器材,系統(tǒng)地對幼兒進行身體健康鍛煉,如練習籃球拍球,鍛煉幼兒的身體協(xié)調能力、反應能力等。在培養(yǎng)幼兒心理健康意識上,教師需要對幼兒進行積極、合理的引導,讓幼兒養(yǎng)成健康的生活習慣。對于幼兒心理健康意識的培養(yǎng),教師可讓幼兒對危險品有一定了解,明確這些危險品的危害性,并向幼兒傳授一些常用的自我保護知識,幼兒園方面也可定期組織開展消防演練和地震演練,讓幼兒從小了解基本的健康防護知識,并有一定的自我保護意識。
在幼兒園對幼兒開展健康知識傳授活動時,教師需要考慮到幼兒的身心發(fā)展特征,從而結合幼兒的興趣愛好來進行活動的設計和安排。幼兒階段的孩子對事物充滿好奇心,對外部環(huán)境有非常敏銳的感知度,喜歡色彩鮮艷、設計有趣的事物。對此,幼兒園方面可以考慮對園區(qū)的環(huán)境進行改良,以幼兒更喜歡的方式來打造園區(qū)環(huán)境,通過幼兒對環(huán)境的認同來取得幼兒對園區(qū)內各類活動的認同,從而使其能夠積極參與到健康教育活動中。比如幼兒一般對戶外運動比較感興趣,這種活動方式很好地滿足了幼兒愛動的天性,幼兒可以積極、自覺地投入到活動中,從而促進其身體素質的提高。另外,還可以考慮開辟攀爬、跑、跳、投擲等活動區(qū)域,豐富活動形式,讓幼兒園成為幼兒活動的天堂,使幼兒在和諧的運動氛圍中感受運動的魅力,自然而然地將運動當作生活中的基本活動,逐漸養(yǎng)成熱愛運動的好習慣。
幼兒健康教育工作是幼兒園所有工作中的重點內容,教師應對這一情況有正確認識并提高重視,持續(xù)強化自身的健康教育意識,優(yōu)化自身的健康教育理念,并開發(fā)有效的健康教育手段來促進健康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貫徹《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的具體要求,為開展幼兒健康教育活動積極獻策,為促進幼兒身心的健康發(fā)展而持續(xù)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