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楠 李冰 丁兆友 田紅軍
摘 要:目的:探討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應用椎間融合術與椎弓根螺釘共同治療的療效。方法: 選取84例在2017年2月21日~2019年4月21日期間救治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患者,根據救治的日期分為聯合組與融合組,每組均有病人42例。聯合組患者行椎間融合術與椎弓根螺釘共同治療,融合組病人進行椎間融合術醫治。分析融合組與聯合組患者在治療中的各項指標改善情況。結果:聯合組患者的JOA評分、錐間隙高度高于融合組,且聯合組病人的VAS評分、ODI評分、術中出血量、手術用時以及住院天數都比融合組低,聯合組患者的情感職能、精神健康與生理職能以及社會功能等生活質量都優于融合組,各項數據都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應用椎間融合術與椎弓根螺釘共同治療的療效顯著,值得推廣。
關鍵詞:腰椎間盤突出癥;椎間融合術;椎弓根螺釘;療效
中圖分類號:R68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9)12-0196-02
在骨科中患有腰椎間盤突出病癥的患者比較常見,發病因素與外力作用以及退行性病變等有關,其發病時臨床變現為腰背痛與坐骨神經疼,嚴重危及病人的工作與生活[1]。臨床上常使用手術的方式進行救治,其中主要術式為錐間融合術,取得的效果較佳,能顯著控制病情發展,但是其手術中出血量比較多且用時比較長,對病人造成的創傷比較大,可加快患者鄰近的椎體發生退變現象,影響治療效果[2]。如果此術式再結合椎弓根螺釘進行治療,能縮短創傷范圍的同時還能降低對鄰近椎體的危及。為此探討這兩種方式結合治療的效果,做如下分析比較。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
選取84例在2017年2月21日~2019年4月21日期間救治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患者,根據救治的日期分為聯合組與融合組,每組均有病人42例。聯合組中有男性24例與女性18例,年齡最小的有20歲,最大年齡的有69歲,平均(42.81±8.42)歲;聯合組中有男性21例與女性21例,年齡最小的有20歲,最大年齡的有68歲,平均(42.75±8.38)歲;本次試驗納入患者的標準是:(1)使用CT與X線等檢查確診是腰椎間盤突出癥。(2)正常救治3個月沒有任何緩解現象。(3)患者下肢出現明顯的放射性疼痛,且有麻木現象,神經壓比較嚴重,危及日常生活。(4)所選患者對本次試驗內容知情,并自愿簽署同意書。
此次排除患者的標準為:(1)排除不符合適應癥以及手術指征的患者。(2)排除以往進行過腰椎間盤手術的患者。(3)排除合并有其他腰椎病癥的患者。(4)排除合并有重要臟器受損的患者。(5)排除耐受性不佳以及臨床資料不全的病人。(6)排除存在手術與麻醉禁忌癥的患者。分析融合組與聯合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等臨床資料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融合組病人單獨實施椎間融合術治療,具體操作是:輔助患者調整體位為俯臥位,給其進行常規麻醉,在患者的腰椎正中位置行手術切口,剝離錐旁肌,將錐板與關節突等位置充分顯露出來,再切除棘突,同時用椎板咬骨鉗將相關關節突以及兩側的錐板咬除,將硬脊膜顯露出來,擴大患者的側隱窩,顯露出突出的錐間盤并將其切除,在用終板將其刮除,然后將錐間融合器置入患者的錐間隙內部,再將自體的碎骨屑填充到其內。術后4周叮囑其進行臥床休息,每日進行直腿抬高訓練。
聯合組病人在融合組的基礎上再進行椎弓根螺釘治療,首先將手術的部位顯露出現,使用C臂機在進針點將螺釘置入患者的錐弓根中,螺釘的粗細與長短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而定,在融合器置入之后,實施加壓固定操作。手術后放置合適的引流管并在皮內將切口進行縫合處理,手術后3天將引流管去除,在手術后的第二天指導病人直腿抬高練習,以防病人的神經根出現粘連現象,期間遵醫囑使用脫水藥物,在術后的24小時內給其使用抗生素藥物,術后的3個月內給其服用神經營養類藥物。
1.3 觀察指標
分析融合組與聯合組患者在治療中的各項指標改善情況。包括VAS評分、JOA評分、ODI評分、錐間隙高度、術中出血量、手術用時以及住院天數。再分析情感職能、精神健康與生理職能以及社會功能等生活質量,分數越高表明生活質量越佳。其中VAS評分表示的是患者的疼痛程度,其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疼痛越劇烈。JOA評分則表示腰椎改善程度,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的臨床癥狀改善越好。ODI評分表示的是睡眠的質量、社交生活等方面,分值越高則說明癥狀越重[3]。
1.4 統計學意義
用SPSS20.0軟件計算各項數據,計數資料用均值與標準差表示,各組數據用t值檢測,數據有統計學意義時(P<0.05)。
2 結果
2.1 比較融合組與聯合組患者的各項指標變化
聯合組患有腰間盤突出的患者JOA評分、錐間隙高度高于融合組,各項數據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聯合組病人的VAS評分、ODI評分都比融合組低,各項數據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分析融合組與聯合組患者的生活質量
聯合組病人的情感職能、精神健康與生理職能以及社會功能等生活質量都優于融合組,各項數據都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分析各組患者的術中指標與住院時間
應用椎間融合術與椎弓根螺釘共同治療的聯合組手術用時(52.63±9.84)低于單獨使用椎間融合術的融合組(79.64±9.63),計算后t值為12.7137;聯合組患者的出血量(148.64±15.73)也低于融合組的(189.74±15.46),t值為14.4417;并且聯合組病人的住院時間(6.23±1.08)也低于融合組的(11.46±1.34),t值為19.6940;各項數據都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腰間盤突出的疾病近年來發病率比較高,主要由腰椎出現退行性病變導致的,使用保守療法可以減輕病人的病情,但是病情嚴重的患者還需要手術治療,以提升日常的生活質量與身心健康,因此,需要選擇手術用時短并且損傷程度小的方式進行手術治療非常關鍵[4]。
通過上述的數據也顯示出,對于治療患有腰椎間盤突出病癥的患者使用錐間融合術與椎弓根螺釘共同治療可以減輕患者的疼痛程度,最大限度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與腰椎情況,提升預后中的各項生活質量,還能降低術中的出血量與手術用時,減少患者的住院時間,相比單獨使用錐間融合術的一組效果要更好,數據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示在治療此類疾病時使用錐間融合術與椎弓根螺釘等兩種方式共同治療對患者病情具體顯著的價值。有此結果的原因為:(1)其錐間融合術在生物力學中有較大的優勢,具有較好的融合率,且手術取得的效果也比較好。但有時會因支撐力不足致使植骨快出現塌陷現象,會增加椎間隙高度的丟失率[5]。而在錐間融合術的基礎上使用錐弓根螺釘可以保證治療的效果,不僅簡化手術步驟,還能減少手術的用時,降低手術對患者造成的創傷以及術中的出血量,進而降低預后發生并發癥的概率,能最大程度的減少手術中風險事故的發生。(2)在錐間融合術的基礎上使用錐弓根螺釘治療能加強患者脊柱部位的穩定性,進而改善病人的各項臨床癥狀。并且此兩種方式共同治療植骨的融合率也較高,能有效預防預后中出現并發癥,治療的效果非常顯著。另外,這兩種方式聯合治療還能將切除的范圍有效縮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病人的疼痛感,其手術方式也能消除對鄰近椎體的危及,在臨床上具有較高的使用價值,能有效緩解病人腰椎功能,同時提升病人預后的情感職能、精神健康與生理職能以及社會功能等各項生活質量[6]。
4 結語
綜上文敘述,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應用椎間融合術與椎弓根螺釘共同治療可以有效緩解患者的疼痛程度以及臨床癥狀,并且改善病人的錐間高度與生活質量,值得臨床上推廣。
參考文獻
[1] 何麗蔚,徐煜,陳為,等.單側椎弓根螺釘對側椎板螺釘聯合后路椎間融合術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伴腰椎滑移療效觀察.浙江中西醫結合雜志,2016,26(12):1098-1100.
[2] 羅新樂,張昊,周建華,等.椎間融合器聯合椎弓根螺釘內固定治療腰椎滑脫癥合并腰椎間盤突出癥.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2017,27(10):3-6.
[3] 余樂周,黃燕輝,袁朝勇,et al.單側椎弓根螺釘固定聯合椎間融合術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療效分析[J].中國傷殘醫學,2016,24(16):35-36.
[4] 陳德明,徐曉陽,張力,et al.單邊和雙邊椎弓根釘棒內固定聯合椎間融合術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療效比較[J].臨床骨科雜志,2016(5):526-529.
[5] 陳偉,黃明光,殷海東,et al.單側椎弓根螺釘聯合單椎間融合器椎間植骨融合術治療老年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的臨床療效[J].中國藥物經濟學,2018,v.13;No.103(07):31-35.
[6] 范恒俊,王濤,何歡,et al.單邊和雙邊椎弓根釘棒內固定聯合椎間融合術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效果比較[J].山東醫藥,2016,56(16):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