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華萍
【中圖分類號】R473.6【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3783(2019)08-03--02
在臨床中,由于骨科疾病的致病與致傷因素較多且較為復雜,同時患者的年齡跨度較大,使得患者在治療與護理的過程中存在著較大的差異,這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骨科護理的難度。在針對骨外科患者進行護理的過程中,往往存在著一些不安全因素,進而很容易導致護理過程中產生護理風險,對于患者的治療與恢復造成了一定的風險。因此,在臨床護理中必須要充分了解導致骨外科護理中不安全因素產生的原因,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優(yōu)化策略,提高護理的質量,降低護理不良事件的發(fā)生率。本文著重對現階段骨外科護理中的不安全因素與應對策略展開了分析:
1 骨外科護理中的不安全因素
1.1 患者因素
骨科患者通常需要長時間的臥床休息,這也使得患者的活動受到限制,進而很容易出現肺炎、下肢靜脈血栓、肌肉萎縮、壓瘡等并發(fā)癥。而對于處于恢復期的患者來說,其在進行下床活動時很容易出現跌倒與墜床的情況,從而對患者的身體造成了較大的損傷[1]。此外,骨外科患者大部分均是由于意外事故導致,患者在接受治療后仍舊會產生一定的心理陰影,進而產生不同程度的不良情緒,對于醫(yī)護人員的叮囑很容易產生抵觸心理,依從性有所降低,無法按照醫(yī)囑進行康復訓練工作。而部分存在僥幸心理的患者,也會因為不注重自身的行為,而在康復訓練中出現再次脫位、骨折等情況。
1.2 護理人員因素
護理人員是骨外科護理中與患者接觸時間最長的人員,護理人員的護理行為與患者的康復效果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在骨外科患者中,老年人占據了主要角色,而老年人群的病癥較為復雜,通常會合并其他內科疾病,進而使得護理難度較大。若護理人員缺乏了專業(yè)的護理知識與經驗,對于內科知識掌握程度不足,則很容易導致護理人員忽視了患者的潛在威脅,在進行護理過程中對于風險預見性不足,對于患者病情的觀察不到位、專業(yè)技術操作不當,同時也缺乏了對于意外情況的處理能力,這些問題均會導致不安全事件的發(fā)生[2]。此外,部分護理人員在護理的過程中主要是根據醫(yī)囑來進行護理工作,而沒有以患者為中心,對于患者的心理狀況不夠重視,沒有對患者采取有效的心理疏導措施,進而使得護患關系較差,患者的依從性較低。
1.3 醫(yī)生因素
在骨外科患者的治療與護理過程中,醫(yī)生與護士需要保持一種平等、默契的合作關系,共同圍繞患者的康復而進行工作。若醫(yī)護關系不平等或不協(xié)調,則很容易使得患者的治療與護理質量降低,增加不良事件的發(fā)生率。此外,醫(yī)生與護士之間需要加強有效的溝通與交流,若醫(yī)生對于患者的具體情況不夠了解,采取的治療措施不恰當,則也會導致治療效果不佳,甚至會導致威脅情況的發(fā)生。
2 骨外科護理的優(yōu)化策略
2.1 構建健全的安全護理制度
首先,在針對骨外科患者進行護理的過程中,護理人員需要嚴格遵守醫(yī)療衛(wèi)生管理法的各項規(guī)章制度、部門規(guī)章制度以及護理規(guī)范,注重以患者為中心進行護理工作,提高自身的職業(yè)道德素養(yǎng);其次,需要建立防范處理護理不良事件的預案,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分析患者可能出現的不良事件,建立護理不良事件登記表,及時登記產生的事件[3];最后,當出現護理不良事件后,需要立刻對事件發(fā)生后的影響進行評估,并及時上報,制定有效的處理措施,盡可能將不良事件造成的影響降到最低。對于護理過程中的護理記錄、樣本、化驗結果以及相關藥品器械需要進行妥善保管;由護理人員本人填寫護理不良事件上報表,記錄好不良事件的經過、原因、后果、本人針對不良事件的認識與建議。護士長需要定期對護理不良事件進行調查,并組織科室人員進行集中討論,針對這一階段護理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并制定相應的改善措施,合理優(yōu)化工作流程與交接班制度,不斷提高臨床護理的質量。
2.2 加強護理人員的培訓工作
護理人員的專業(yè)水平與個人素養(yǎng)對于護理的質量有著較大的影響;因此,醫(yī)院需要加強對于護理人員的培訓工作,培訓內容需要包含護理專業(yè)技能、骨科疾病相關知識、老年患者合并其他疾病的相關知識,同時,還需要改善護理人員的護理理念,促使護理人員在護理過程中能夠重視患者的心理特點,以患者為中心進行護理工作,注重患者的個人感受。此外,還需要提高護理人員針對意外情況的應急處理能力,促使護理不良事件發(fā)生時,護理人員能夠第一時間采取有效的處理對策。
2.3 患者與病房方面
在對患者進行護理的過程中,護理人員需要做好各項健康宣教工作,詳細告知患者遵醫(yī)行為的重要性,注重患者的心理狀況,針對存在不良情緒的患者采取有效的心理疏導措施,幫助患者改善不良情況,與患者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提高患者的依從性。其次,需要采取正確的保護性護理措施:拐杖與助行器需要根據患者的病情與醫(yī)囑發(fā)放,并告知患者使用的方法,注意避開障礙物、地面濕滑時切勿行走等。根據患者的病情使用約束帶。在使用前,需要向患者及其家屬講解約束帶的原理與對疾病的利害關系,促使患者家屬能夠理解。在使用之后,每隔15min需要觀察患者約束部位的血液循環(huán)情況,每隔2h松解一次約束帶,必要時可以對患者進行局部按摩,促進患者的血液循環(huán)[4]。由于骨外科患者經常需要進行X線片檢查,而患者無法起床,因此需要經常使用推車,在使用推車的過程中,需要注重患者的保護工作,上下坡時需要減慢速度,必要時可以使用安全帶,同時還需要妥善安置各種導管,防止出現脫落、受壓、液體逆流的情況。
綜上所述,骨外科護理工作相對較為困難,由于患者的活動受到限制,進而使得骨外科護理中很容易出現不良事件,嚴重影響了患者的康復效果。因此,在對骨外科患者進行護理的過程中需要充分了解各項不安全因素,并采取相應的優(yōu)化措施,以此來提高護理的質量。
參考文獻
李中偉. 兒科護理安全隱患相關因素分析以及防范對策[J]. 檢驗醫(yī)學與臨床, 2017,5(14):190.
孟愛義, 井慧榮, 趙秋云. 產科護理中不安全因素調查與防范對策[J]. 中國婦幼健康研究, 2017, 28(S4):210-211.
望運丹, 胡德英, 劉義蘭. 某三級甲等醫(yī)院住院患者自殺環(huán)境安全因素分析及管理對策[J]. 護理學報, 2017,11(18):14-17.
喻娟, 鄧小麗, 宋碧英. 影響飛秒激光治療近視手術安全的相關因素分析與護理對策[J]. 護理研究:下旬版, 2017,26(31):4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