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影
森林不僅是構成生態環境的物質基礎,也是提供人們所需建筑材料以及木材的主要源頭。大面積使用的木材對森林資源以及生態環境造成越來越嚴重的破壞。科學合理的營林規劃是提升生態環境保護效果的前提條件。在開展植樹造林工作時,不僅需要結合實際,還要注意尊重自然的發展規律。營造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共贏的局面,真正做好森林資源的長遠健康發展。本文主要針對營林工作與生態的結合進行探究,這是改善環境現狀的途徑之一。
林業管理人員必須要意識到在新時期的城市發展進程當中,保證營林工作穩步運行的重要性。并明確目前林業產業在營林建設過程中的管理工作重點,積極研究有效提高營林工作效率,保證林木生長質量的可行方式。在長期的營林工作中,傳統工作方式的弊端逐漸凸現出來,這就要求管理人員具有創新意識和能力,結合國家對營林建設工作的新要求,規范管理工作行為,促進營林工作的順利開展。
1、結合森林工程與生態的必要性
(1)有效治理水土流失
土壤侵蝕的問題普遍存在于我國生態環境當中,有效結合綠化以及生態是改善上述問題的重要途徑,也可將土壤侵蝕程度控制在一定范圍內。我國傳統的經濟發展模式相當粗放,甚至是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發展經濟。越來越嚴重的生態問題與環境問題,已經對人們日常生產生活造成影響,社會各界逐步提高對生態以及環境保護的重視程度。因肆意砍伐森林,森林覆蓋率呈現出逐年下降的狀態,森林植被受到破壞性影響,尤其是雨季水土流失發生的可能性相當大。加之受到暴雨或者其他自然災害的影響。水土流失、坍塌以及土壤沙漠化等問題,直接威脅人類生存與發展。提高對生態環境的保護程度,是營林工作的核心內容,這也是實施營林工作時必須科學規劃的細節。利用造林的作用與價值,有效涵養土壤水分,以免因土壤水分過度流失,影響到生態環境。也可發揮營林工作,保護現有土壤以及水分防止其繼續流失。
我國國土面積廣闊,跨越多個緯度與氣候帶,北方以及西北地區常年氣候干燥,風沙問題相當嚴重,加之受到森林覆蓋率低下的影響,農業以及人們日常生產生活都會受到嚴重影響。針對此種情況開展的森林生態建設工作,不僅是避免風沙的方式之一,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削弱風的影響與作用,防止風沙防治水土流失以及其他自然災害,是開展森林工程與生態建設結合作業發揮的明顯優勢,最終服務于自然環境和人類。
(2)符合可持續發展的要求
在城市發展建設過程中,各項生產經營活動對環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壞問題越發嚴重,而環境質量也會對人們的身體健康產生影響。基于此,我國相關管理部門開始意識到保護環境的重要作用,積極出臺了環境保護的政策,以生產經營活動與生態環境的可持續健康發展為基本目標開展各項管理活動。而將營林工作與生態相結合就完全符合新時期城市環境以及森林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需求,需要相關管理人員積極思考可行的結合方式。
(3)充分發揮林木的功能
將營林工作與生態相結合可以全面發揮出森林的功能性優勢,比如,林木最基礎的作用就是綠化環境、遮風擋雨,夏季更是乘涼避暑的絕佳地點。同時,其還可以用來吸收汽車尾氣、灰塵等等,達到凈化空氣的目的。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樹木有降低噪音污染的功效,因此居民樓施工設計工作當中都會設計相應的綠化帶。這些都突出體現了將人工營林工作與城市生態環境結合起來的應用優勢,但是,在實際開展營林工作時,還有一些注意事項需要遵守。比如,所選擇的樹木種類,以及具體的營林建設位置和間距等等。這就涉及到合理制定營林策略的問題。
2、結合森林工程與生態的策略
森林工程與生態相結合的發展策略主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
(1)加大森林資源培育力度
提高經濟效益是傳統造林開展各項作業的最終目標,因過度追求經濟效益,極易導致過度砍伐森林的問題出現,最終對森林生態功能造成影響與破壞。從增加森林資源覆蓋率著手,提升其再生能力,是開展森林管理工作的核心內容,并在此基礎上改善生態穩定性較差的問題,這也是森林管理工作的原則與基礎,對森林長期效益保障有極大推動作用,也是建設資源提出的客觀需求。真正做到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
需不斷加大森林管理工作力度,林地界線以及邊界設置等,都是管理工作涉及到的主要內容,以免因過度砍伐林地資源給生態環境造成破壞,必須加大執法力度,嚴格貫徹落實各項法律法規。加大違法以及砍伐行為的治理力度,長期堅持落實相關政策與法規的目標,真正保護森林資源。事實上,只有科學地評估林地條件,合理規劃森林工作,才能在此基礎上實現森林工作的長期生態效益。森林規劃的制定需要充分考慮林區的環境,尊重自然條件,保證自然條件管理質量。
(2)遵循因地制宜原則
不同的林木在生長過程中對環境的適應能力都不相同,有些適合在寒冷的氣候中生長,比如,松樹,其耐寒能力比較高。而有些只適合在溫暖的氣候當中生長。如果不遵循樹木的生長習性隨意進行植樹造林工作,會降低樹木的存活率,造成經濟浪費。因此,在實際實施營林工作與生態相結合的發展策略時,必須要對當地氣候環境、地質結構特點進行全面的分析。合理選擇林木的品種,同時,還應當重視起培育管理工作,包括對土地進行深翻和整地。以及灑水施肥等日常管理工作。此外,在森林營地工作中,必須確定兩個基本原則:一是要重視對植被的保護。該地區的主要植被按照長期的自然選擇保持。必須適應當地生態氣候條件,盲目破壞原生植被,容易造成局部生態系統鏈。同時,應堅持植樹造林與保護相結合,因為植被的生長具有一定的周期性。盲目進行大規模的伐木和種植,使森林變化較快,不利于形成穩定的生態環境。遵守這兩項原則才能保證營林工作的科學性和合理性。
(3)創新營林工作模式與方法
基于林業產業的發展,以及市場對林產品的實際需求。在營林工作當中,還涉及到對林木的采伐工作,而傳統的森林采伐方式大多由林業生產部門承擔。一方面,它只能指過去的經驗。林業新形勢不足,保護生態環境的責任和措施不夠明確,導致有關部門和工作人員缺乏動力。針對這方面的問題,要想保證森林生態環境的健康成長。必須要設置科學的采伐方式,制定健全的管理方案,規范人們的開采行為。在這個過程中,還應當注重于提高市民對保護林木重要性的認識,可以通過加大宣傳力度,開展教育會議或者張貼宣傳標語的方式對人們進行教育工作,從而保證森林工作與生態環境相結合的群眾基礎的建立環境。注重林業發展的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的協調性,從而滿足營林工作與生態相結合的具體需求。
(作者單位:164000黑龍江省北安市林業和草原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