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桂香 時增玉 黃玲

【摘 要】目的:探討中藥浴足治療80例初產婦產后便秘的療效及對產婦生活質量、滿意度的影響。方法:本項目選取2017年6月到2018年6月我院產科發生產后便秘的初產婦160例按數字隨機法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每組各80例。對照組常規治療,實驗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聯合中藥擦身加浴足輔助治療。比較兩組療效、治療前后生活質量、產婦滿意度展開對比。結果:試驗組產后便秘初產婦護理總有效率為97.5%,與對照組80%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產后首次排便時間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干預后生活質量各維度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護理滿意度為97.5%,與對照組82.5%對比,差異具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針對初產婦產后便秘,應用中藥擦身加浴足中醫護理技術,可有效改善初產婦便秘狀況,提高產婦生活質量及護理滿意度。
【關鍵詞】:初產婦;產后便秘;中藥擦身加浴足;效果;生活質量;滿意度
【中圖分類號】R244.9【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3783(2019)08-03--01
便秘是指糞便在腸道內運行遲緩和停滯過久,水份被吸收,致使糞便堅硬,排便次數減少,超過3天無糞便排出,除了排便次數減少之外,便秘還包括大便干結、排便費力、排便時肛門直腸堵塞感、排便不盡感、腹脹或腹部不適等[1]。產后便秘是因氣血不足、陽虛寒凝或燥熱內結、痰濕阻滯,使大腸功能失常所致,是產時耗氣,產后失血傷津,以及臥床少動,致使氣血俱虧所致[2,3]。中藥擦身加浴足為現階段重要的一項中醫護理技術,是以傳統經絡傳導學說及現代足部反射區理論為操作依據,通過對中草藥予以適當選配,煎煮制成中藥熱水液,經浴洗、浸泡雙足,經足部反射區、穴位、皮膚表層黏膜對中草藥物離子吸收,發揮整體和病灶局部藥理效應,而達到促機體和局部各組織器官功能增強、氣血運行通暢的目的[4-5]。本次以產后便秘的初產婦為研究對象,取中藥擦身加浴足中醫技術輔助治療,取得了理想成效,現將資料回顧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我院產科產后便秘順產的初產婦160例,與《中醫婦科學》、《中醫診斷與鑒別診斷學》相關診斷標準符合。隨機分組,實驗組80例,年齡20-33歲,平均(25.2±3.1)歲;孕周36-40周,平均(38.2±0.7)周;對照組80例,年齡21-34歲,平均(25.4±3.3)歲;孕周36-40周,平均(38.0±0.8)周。組間自然信息可比(P>0.05)。咨詢和記錄產婦的信息資料,比較患者的性別、年齡等,確定組間數據差異性不明顯且可公平對比。納入本次研究的所有患者均充分、全面了解本研究相關情況,并且本研究得到本院倫理委員會的批準與認可。
(1)診斷標準:所有入選初產婦均符合 《中醫婦科學》中的產后便秘相關診斷標準。
(2)納入標準:①符合上述診斷標準;②初產婦;③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3)排除標準:①痔瘡病史;②直腸、肛管狹窄;③出口梗阻型便秘;④直腸粘膜內脫垂等腸道器質性病變;⑤習慣性便秘;⑥中途退出治療或轉出治療。
1.2 方法對照組:本組應用產科產后常規采用開塞露或乳果糖促進胃腸功能恢復,緩解便秘干預方案,如飲食調理、運動指導、心理支持、建立良好排便習慣等。實驗組在此基礎上,加用中藥擦身加浴足中醫護理技術,以對便秘輔助治療,具體內容如下:
1.2.1 操作前指導開展中藥擦身加浴足操作前,可就中藥浴足作用機理、目的向產婦及其家屬講解,強調無毒副作用,以緩解產婦疑慮。同時告知相關注意和配合事項,以保障各項操作順利實施[6-7]。
1.2.2 操作時注意事項中藥擦身加浴足期間,需對產婦自我感覺及時問詢,確保藥液溫度適宜,對治療時間精準控制,并加強足部皮膚顏色的觀察,防范過敏等不良反應。一旦有心慌、目眩、頭暈等癥狀出現,擦身加浴足需立即停止,平臥位休息;在完成擦身加浴足治療后,將全身和腳部水分擦干,積極做好保暖工作,以防受涼。
1.2.3 方法以艾葉50g和干姜10g煎制成200ml的藥液,加水4000ml~6000ml于木桶中并倒入事先煎制好的藥液,調節水溫至38oC~40 oC,根據由上至下和由前至后的原則擦洗全身,再次調節水溫至38oC ~40 oC進行為時30min的泡腳,1次/d,直至初產婦產后排便正常或出院。
1.3 觀察指標
1.3.1 (1)對比兩組產后便秘初產婦護理效果;(2)對比兩組產后胃腸功能恢復情況,即對腸鳴音恢復時間、肛門首次排氣時間、首次排便時間予以記錄并比較;(3)對比兩組干預后圍產期生活質量,即應用SF-36量表予以評估,包括總體健康、精神健康、社會功能、情感職能、軀體疼痛、生理功能、生理職能、活力8個維度,單項0-100分,所獲分值越高,提示生活質量越居較高水平;(4)對比兩組干預后圍產期護理滿意度,即應用問卷調查法評估,總分100分,非常滿意:>80分;滿意:60-80分;不滿意:<60分。
1.3.2 療效評定標準治愈:干預后排便正常,未見復發;好轉:干預后便秘明顯改善,但流暢度欠佳;無效:干預后便秘癥狀無變化。
1.4 統計學分析涉及數據均于SPSS13.0軟件中輸入進行統計,組間計量資料產后胃腸功能恢復時間及生活質量評分采用(x±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護理總有效率、護理滿意度采用(%)表示,行X2檢驗,P<0.05差異具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護理總有效率實驗組產后便秘初產婦護理總有效率為97.5%,與對照組80%對比,差異具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胃腸功能恢復觀察組產后腸鳴音恢復用時、肛門首次排氣時間、首次排便時間均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生活質量觀察組干預后生活質量各維度即總體健康、精神健康、社會功能、情感職能、軀體疼痛、生理功能、生理職能、活力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4 護理滿意度觀察組護理滿意度為97.5%,與對照組82.5%對比,差異具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3 討論
近年來中醫藥在產后便秘中的應用得以推廣且已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中藥浴足是常用的中醫療法,可通過藥物離子在適當溫度下滲如足部皮膚達到促進氣血運行等藥物治療作用。本研究是將艾葉和干姜藥液與經絡、穴位療法融為一體的綜合性治療方法,通過對腹部足部臟腑反射區經絡、穴位等行溫熱刺激,使全身血管得以擴張,膀胱、結腸、胃等反射區血流速度明顯加快,進而對膀胱肌、胃腸蠕動加以促進,最終達到促進肛門排氣,自解大便成效,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總有效率97.5%明顯高于對照組80%,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SF-36評分優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實驗組護理滿意度為97.5%,與對照組82.5%對比,差異具統計學意義(P<0.05)。
本次所用中藥浴足組方中,艾葉和干姜可有鼓舞氣血、溫通經脈,共起溫經活血、理氣除脹之效。加快產后腹部脹滿緩解進程,最終發揮改善便秘癥狀的作用。通過對比分析發現中藥浴足輔助治療初產婦產后便秘有著明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有效提高了初產婦產后便秘療效和圍產期生活質量以及滿意度,中藥浴足在產后康復便秘中的應用效果已得到驗證,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任向民,孟曉娣.產后延伸護理服務應用于婦產科中的效果觀察[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7,38(16):1943-1944.
李巧華.補中益氣丸合七制香附丸治療產后便秘26例[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4,12(16):132-133.
薄存霞,李雪云.中藥保留灌腸治療產后便秘的觀察[J].云南中醫中藥雜志,2014,35(1):48-49.
劉巧玲.中藥足浴配合熱奄包促進剖宮產術后胃腸蠕動恢復的效果觀察[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4,11(7):89-90.
全宇莉,林真鳳,葉磊,等.中藥足浴配合穴位按摩預防乳腺癌化療后便秘的臨床觀察[J].廣東醫學院學報,2014,32(4):539-541.
孫伯艷.排氣湯及中藥足浴對剖宮產術后排氣的影響觀察[J].實用婦科內分泌雜志,2017,4(33):75-78.
周欣.產后中藥足浴臨床觀察及康復護理[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6,29(6):824-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