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立林

【摘 要】目的:了解官兵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患病情況,并給予相應的防治對策。方法:2018年6月至2018年12月對我隊在陰冷潮濕環境中工作的63名官兵進行問卷調查、體格檢查以及X線攝片檢查等,分析其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發生狀況。結果:63名官兵中有22例發生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發生率34.92%(22/63)。在膝關節患病部位方面,內側脛骨關節發生率最高,其次為外側脛骨關節、髕骨關節,且左右兩側肢體的患病率比較無明顯的差異性(p>0.05),經單因素分析發現,工作環境陰冷潮濕、膝關節外傷史、站姿工作習慣、重體力勞動、體育鍛煉強度大是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發生的危險因素。結論:官兵發生膝關節骨性關節炎主要與工作環境陰冷潮濕、膝關節外傷史、站姿工作習慣、重體力勞動、體育鍛煉強度密切相關,故應針對個體危險因素適當采取臨床干預,并加強自我防護,盡可能減少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發生。
【關鍵詞】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官兵;防治
【中圖分類號】R274【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3783(2019)08-03--01
膝骨性關節炎是臨床較為常見的一種關節炎癥疾病,患者主要表現為關節疼痛、僵硬、活動受限等,嚴重影響病患的生活質量,隨著病情進展還可出現關節畸形或功能障礙而致殘。目前的研究中雖未證實膝骨性關節炎與寒冷因素的發生有直接關系,但筆者多年臨床發現,我隊部分長期處于陰冷潮濕環境工作中的官兵膝關節性疾病發生率高。本文通過對我隊63名官兵進行問卷調查,擬明確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患病特點,以進一步提出相應的防治對策。
1 對象和方法
1.1 研究對象
2018年6月至2018年12月對我隊63名官兵進行問卷調查,均為男性,官兵從事國防工程維護與管理≥1年,工作環境陰冷潮濕,并將曾外出學習、工作等未歸隊≥6個月者不納入本次調查。
1.2 調查方法
參考美國Framingham骨關節研究方案,并根據我隊官兵的實際情況指導調查問卷,具體內容為:①一般情況:官兵的姓名、性別、年齡、民族、服役年限、體力勞動情況、BMI等;②既往史:疾病和用藥史;③現病史:關節癥狀、治療方法等;④體格檢查:關節活動、關節腫脹度等;⑤X線攝片結果。
1.3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診斷標準[1]
按照Kellgren&Lawrence(K-L)分級標準進行診斷,其中,0級:膝關節無癥狀,X線檢查無異常;1級:X線檢查見膝關節由疼痛癥狀,且有輕微的骨贅增生;2級:膝關節見有明顯的骨贅,但不涉及到關節間隙;3級:X線見膝關節間隙有中度狹窄,即50%關節軟骨出現磨損;4級:X線見膝關節間隙出現重度狹窄,且伴有骨質硬化。
1.4 統計學方法
通過SPPS 19.0軟件包進行統計學分析,其中,計數資料經χ2檢驗,以百分比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為P<0.05。
2 結果
2.1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患病情況
63名官兵中有22例發生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發生率34.92%(22/63)。在膝關節患病部位方面,內側脛骨關節12例,發生率最高,為54.55%%;其次為外側脛骨關節8例(36.36%)、髕骨關節2例(9.09%)。而且左側肢體患病率為59.09%(13/22),右側肢體患病率為40.91%(9/22),左右兩側肢體的患病率比較無明顯的差異性(χ2=1.455,p=0.228)。
2.2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發生的影響因素分析
經單因素分析發現,長期工作環境陰冷潮濕、膝關節外傷史、站姿工作習慣、重體力勞動、體育鍛煉強度大是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發生的危險因素(p<0.05),見表1。
3 討論
本次調查顯示我隊官兵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發生率為34.92%,且長期工作環境陰冷潮濕、膝關節外傷史、站姿工作習慣、重體力勞動、體育鍛煉強度大是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發生的危險因素。
長期工作在陰冷潮濕環境中會導致機體局部血運減慢甚至障礙而致病,因此部隊應加強官兵的健康宣傳,囑其注意膝關節的干燥保暖工作。而且對于長期從事在陰冷潮濕環境中的官兵應每周或每月予以艾灸、足浴等預防保健服務,并定期為其體格檢查,做到早發現、早治療。
目前也有研究認為[2],膝關節外傷史對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影響較為顯著,外傷可使膝關節軟骨出現不同程度的損害,導致關節不穩,再加上外傷也會影響軟骨的自身修復能力,這就會誘發或加重膝關節退行性病變發生。因此,對于具有膝關節外傷史的官兵應囑其多注意膝關節的保護,避免出現再次外傷,同時還需加強股四頭肌的功能鍛煉。
除此之外,站姿工作習慣、重體力勞動、體育鍛煉強度大一直被認為是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發生的危險因素,高巖[3]的研究也表明了長期負重工作或在工作中長時間呈屈膝體位者其發生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幾率顯著升高。這可能是因為膝關節長時間負重或彎曲會導致膝關節反復受到沖擊負荷,表面軟骨就會出現代謝異常,引起關節磨損進而發生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因此,筆者建議官兵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如非必要盡量減少進行負重、屈膝運動,以減少膝關節軟骨的磨損。也可以將工作中的下蹲姿勢改為坐小板凳,且囑官兵經常更換姿勢,避免長時間保持一種姿勢,并需嚴格控制官兵的體育鍛煉強度,以免給關節帶來較大的壓力而造成膝關節骨性關節炎。
與此同時,我們可從飲食上以及功能鍛煉上預防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即在飲食上,囑官兵多進食含蛋白質、鈣質、膠原蛋白的食物,如: 瘦肉、豆制品、豬蹄、牛蹄等,這些食物能夠有助于軟骨及關節潤滑液的生長和補給,為關節提供充足的營養支持,減輕了關節的癥狀,并需注意服用維生素A、C、E及補充維生素D以預防骨性關節炎發生。在功能鍛煉方面,教導官兵靜力繃腿、坐位抬腿、平臥抬腿、坐位踩地、內收外放、雙足爭力、空蹬自行車、懸腿晃足等保健操方法,囑其每日鍛煉1次。
綜上所述,對于官兵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防治,應避免長期保持1種姿勢、防止膝關節外傷發生以減少膝關節軟骨磨損,并應加強中醫保健、飲食預防、功能鍛煉等措施以達到未病先防、即病防變的目的。
參考文獻
王強,茍海昕,曹月龍,等.膝骨關節炎X線分級與疼痛程度的相關性分析[J].中國中醫骨傷科雜志,2015,23(6):18-21.
沈明球,劉俊昌,王新軍,等.新疆北疆牧區維、哈、漢族膝骨性關節炎致病因素的流行病學調查[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15,19(29):4614-4618.
高巖,田志.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病因與臨床表現[J].中國社區醫師,2014,30(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