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文聯、中國作協成立70周年之際,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發來賀信,代表黨中央表示熱烈祝賀,向全國廣大文藝工作者致以誠摯問候。
習近平在賀信中指出,文藝事業是黨和人民的重要事業,文藝戰線是黨和人民的重要戰線。新中國成立70年來,廣大文藝工作者響應黨的號召,積極投身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改革開放偉大實踐,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廣大文藝工作者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不斷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推動我國文藝事業呈現出良好發展態勢,文學、戲劇、電影、電視、音樂、舞蹈、美術、攝影、書法、曲藝、雜技、民間文藝、文藝評論等都取得了豐碩成果,弘揚了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為實現國家富強、社會進步、人民幸福作出了十分重要的貢獻。
曲藝產生于民間、傳承于民間,與人民大眾的日常生活聯系尤為密切。新中國70年曲藝事業告訴我們,優秀的曲藝作品,決不是哪位藝術家坐在書齋里冥思玄想的產物,而一定來自創作者對現實生活的敏銳觀察和深刻思考,其間一定保留著時代的記憶和情感,寄托著人民的精神與希望。只有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才可能創作出為人民所喜聞樂見的經典曲藝作品,這要求廣大曲藝工作者不忘初心,服務人民,苦練內功,涵養內力,以更多優秀作品奉獻和回報人民。
曲藝工作者要有勤奮的“腳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文藝創作方法有一百條、一千條,但最根本、最關鍵、最牢靠的辦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70年來,廣大曲藝工作者堅持與時代同步伐,與人民共命運,充分發揮文藝“輕騎兵”作用,下基層,到邊疆,走農田,進廠礦,將歡笑和溫暖帶至千家萬戶,也在與各行各業觀眾的交流中收獲創作的靈感,明確前行的方向。人民文藝為人民,曲藝人感受生活、服務人民的腳步不能停止,堅持文藝惠民、送歡笑到基層,堅持深入生活、采風實踐,就是要從人民大眾生動多彩的生活實踐中吸收最鮮活的養分,汲取最動人的力量,說時代真事,唱百姓真情,為曲藝創作提供不竭的動力源泉。
曲藝工作者要有敏銳的“眼力”。回顧70年曲藝事業,那些優秀的曲藝作品一定是能夠反映人民心聲、緊貼時代脈搏、激發百姓共鳴的作品。曲藝工作者要走出方寸天地,走進生活現場,用心觀察生活,傾情書寫時代,從當代中國波瀾壯闊的時代巨變中尋找創作主題,在億萬百姓憂樂冷暖的平凡生活里捕捉創作素材。將時代的大事、喜事,百姓的關心事、日常事轉化為舞臺上的作品、熒幕中的形象,用曲藝的形式講好中國故事,說唱偉大時代。
曲藝工作者要有睿智的“腦力”。面對紛繁復雜的社會生活和文化現象,尤其需要曲藝工作者堅定信念,德藝雙修,要堅持正確價值觀導向,努力探索曲藝藝術規律,提升創演研究理論水平,豐富作品思想內涵,提升作品藝術品味,努力滿足觀眾需求,追求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的有機統一,真正創作出能夠啟迪思想、凝聚人心、弘揚精神、引領風尚的經典曲藝作品。
曲藝工作者要有深刻的“筆力”。提高質量是曲藝創演不懈的追求,這就要求曲藝工作者不忘初心,堅守本職,夯實基礎,克服浮躁,努力出精品、留經典,寫好、演好、說好、唱好經得起時代和人民檢驗的優秀作品。中國曲協將一如既往在理論研討、人才培養、評獎激勵、作品展演等方面為廣大曲藝工作者提供持久支持,做中國曲藝事業引領者和加油者,推動中國曲藝事業再攀高峰。
回望70年,中國曲藝人始終與祖國和人民同行,創作出了一批又一批膾炙人口的優秀曲藝作品,塑造了一批又一批經典藝術形象。啟航新時代,希望廣大曲藝工作者一道努力,牢記囑托,勇擔使命,用勤奮的腳力、敏銳的眼力、睿智的腦力、深刻的筆力,說唱偉大時代,謳歌人民生活,努力創作出無愧于時代、無愧于人民、無愧于民族的優秀曲藝作品,為繁榮新時代中國曲藝事業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