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回顧總結中國曲協成立以來的光輝歷程和寶貴經驗,進一步激勵引導廣大曲藝工作者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征程中勠力同心、守正創新、拼搏奮進,努力創造社會主義曲藝事業新輝煌,中國曲協于2019年7月10日上午,在中國文藝家之家舉辦慶祝中國曲協成立70周年座談會,200余人參加座談。部分參會代表從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分享了他們在中國曲協70年發展歷程中的切身體會和感悟。
回顧曲藝界及中國曲協70年所做的工作,成績不可低估
——中國曲協名譽主席 羅揚
回顧曲藝界及中國曲協70年所做的工作,成績不可低估。這是在黨的堅強領導下及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指導、關懷下,經過廣大曲藝工作者的艱苦努力,以及有關宣傳、文化等部門和熱心曲藝的有關人士的幫助與支持而取得的。成績來之不易,我們要倍加珍惜!在新的形勢下,我們曲藝界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以問題為導向,發揚成績,克服不足,在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有高原缺高峰”等問題上,尤其需要作出長期的不屈不撓的努力。我深信,廣大工作者一定會和全國人民一樣,“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堅定理想信念,發揚謙虛謹慎、戒驕戒躁作風和艱苦奮斗作風,為促進曲藝事業的大發展大繁榮,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奮斗!
曲藝教育一定會實現現代化和科學化
——中國曲協顧問、中國曲協曲藝教育與學科建設委員會主任、遼寧省曲協主席 崔凱
本人作為曲藝界的一名老兵,有幸經歷和見證了近50年的曲藝發展歷程,自己所走過的從藝之路和取得的一些成績,從來沒有離開中國曲協的指導和幫助。近年,在中國曲協的直接領導下,我參與了創建曲藝高等教育和曲藝教材的策劃編纂工作,經過大家的共同努力,曲藝學科建設布局正在有序推進。這是中國曲協站在培育新時代優秀后備人才的高度傾情推進的一項大事業,相信在不遠的將來,一定會突破瓶頸,實現曲藝教育的現代化和科學化,為曲藝跨越“高原”攀登“高峰”造就大批優秀人才。
全國曲協一盤棋、一張網、一家親
——中國曲協曲藝之鄉(名城)建設委員會秘書長、江蘇省曲協副主席 蘆明
中國曲藝“牡丹獎”等中國曲協的品牌項目,或落戶江蘇,或在江蘇省舉行。尤其是新時代以來,中國曲協整合各方資源,協調區域發展,大力發展基層曲藝陣地,以點帶面協同推進全國曲藝事業,對江蘇曲藝事業的繁榮起到了極大的推動和促進作用。江蘇曲藝事業的發展濃縮了各兄弟團體會員這些年發展的影子,體現了中國曲協在全國曲藝事業中所起到的引領和示范作用,鑄就了全國曲協一盤棋、一張網、一家親的生動局面。
中國曲協為曲藝院團的發展搭建起重要平臺
——中國鐵路文工團曲藝雜技團副團長、北京曲協副主席 劉穎
70年來,曲協與曲藝院團緊密聯系,在評獎辦節、交流展演、對外交流、人才培養等方面良性互動,為繁榮發展曲藝事業凝心聚力。中央和地方曲藝院團、眾多民間曲藝社團等,在中國曲協團結引領下,在全國曲藝表演場所協作發展聯盟等平臺組織下,出精品,育人才,重基礎,放眼未來。作為院團代表、作為曲藝人、作為曲協會員的一份子,我正是通過在北京曲藝團學員班的幾年學習,在心中結下與曲藝的不解之緣。
中國曲協70年的成就和經驗
——中國曲協專家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文學藝術基金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 向云駒
70年的中國曲協發展歷程證明,它沒有辜負人民對它的期待,沒有辜負廣大曲藝家對它的信賴。中國曲協70年的成就和經驗,歸納起來就是幾條:一是改造舊曲藝,改變藝人命運,讓曲藝脫離低級趣味,讓藝人挺直腰桿;二是有一批一代又一代的老曲藝家為曲藝的藝術品位品質品格精益求精、殫精竭慮、鞠躬盡瘁,他們視曲藝進步為生命的最高價值,這種藝術精神代代有傳人,彌足珍貴;三是與人民同命運,與時代共呼吸,做時代的尖兵,沖在時代的最前沿,貼近基層、貼近群眾、貼近一線,敢于擔當、勇于奉獻;四是具有戰略眼光,培養人才走正道,全國普查摸清家底,加強理論強基固本,建立學科、建設教材進行結構性調整,評獎辦節出作品樂百姓;五是敢于善于批評社會不良現象的曲藝,在曲藝界內部也有敢于善于對不良現象進行批評和自我批評的優良傳統。這些都是曲藝進步的內在機制和內生動力,值得發揚光大。
曲藝工作者需要正確的價值觀導向
——中國曲協相聲藝術委員會委員、首批牡丹綻放——曲藝英才培育行動入選者、陜西省曲協副主席 苗阜
任何時代都需要有一個正確的價值觀導向。相聲是一門表演藝術,不能沒有底線地一味迎合和營造低俗、惡俗、庸俗的表演內容。文藝工作者有所為,更要注意有所不為。這應該成為每一個藝術工作者最基本的從業態度。我們有義務、有責任、有必要本著“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態度來履行肩負的神圣職責。文化繁榮、行業發展需要每一個文藝工作者的付出。
曲藝人當為時代而說唱
——中國曲協評書藝術委員會副主任、上海市曲協副主席 吳新伯
從1980年夏天進入蘇州評彈學校學習算起,我的藝術之路,從始至今都得到了中國曲協領導的支持和鼓勵。中國曲協對蘇州評彈事業的支持可謂是不遺余力,我們趕上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好時代。近幾年來,我們不斷嘗試著為蘇州評話尋找更多的演出題材和演出樣式,為評話藝術適應時代、謳歌時代而進行各種探索實踐,這既是時代賦予我們的使命,也是文藝工作者對時代應有的責任。用曲藝講好中國故事,說唱美好時代,守正創新,多出好作品,為此我們必須付出十二分的努力。
中國曲協是中國曲藝人的家
——遼寧省曲協名譽主席、評書表演藝術家? 田連元
縱觀中國曲協70年歷史,我有一個深刻印象:中國曲協是中國曲藝人的家。中國曲協是領航者,引領全國曲藝人樹新風、走正路、創新藝、為人民;中國曲協是聯絡員,上聯系黨的方針政策,下聯絡每個曲藝人;中國曲協是藝術搖籃,多年培養、扶持、教育出了很多卓有成就的中青年藝術家;中國曲協是加油站和充電棒,不少作品經過創作高研班、作品研討會的打磨,水平得到了提高,不少青年演員,在成長的道路上得到了曲協同志醍醐灌頂式的啟發和雪中送炭式的幫助。
(責任編輯/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