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 珉
音樂教育是學前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幼兒教育事業(yè)不斷發(fā)展,從老師到家長都漸漸意識到音樂教育對學生成長的積極作用。良好的學前音樂教育能夠幫助學生激發(fā)學習音樂的興趣,發(fā)掘和養(yǎng)成幼兒的音樂才能,甚至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和想象能力。
引導學生唱歌、教會學生跳舞等等,在這些音樂教學的方法中可以幫助他們養(yǎng)成豐富的想象力,提高他們的理解能力,也可以潛移默化地感知音樂律動,形成對音樂好壞的判斷,從音樂的學習中感知情感色彩,更進一步地體會音樂所表現出來的思想情感。幼兒長期受到音樂熏陶,可以學會感受美好。
在幼兒的前期教育過程中,學前教育起著不可取代的作用。伴隨著社會發(fā)展和人們的精神需求提升,家長對孩子的教育達到前所未有的重視程度,學前教育已經逐漸向素質化、全面化方向發(fā)展。在學前教育工作中,音樂教育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學前音樂教育不僅僅教會他們唱歌,更多的是讓孩子們接觸和欣賞音律,通過學習音樂知識讓他們能夠提升學習音樂的興趣,養(yǎng)成良好的個人情操。幼兒學習唱歌,能夠準確地掌握語言,邊唱歌邊跳舞能夠強化肢體協調能力,讓他們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幼兒學習主題旋律的音樂,學習過程中配合樂器演奏,可以實現他們多方面發(fā)展的目的。將音樂學習和音樂游戲良好地結合在一起,能夠激發(fā)他們學習興趣,強化師生之間的互動關系,可以更好地幫助他們快速融入集體中,達到意想不到的學習效果。
一般情況下的音樂教育,老師要通過靈活運用多種方式刺激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比如使用器樂、
人體發(fā)育最快速的階段是幼兒階段,幼兒的運動能力發(fā)展是最為重要的。自古以來,音樂和舞蹈相輔相成,相得益彰,幼兒在學習音樂的時候可以隨著律動開始各種動作表演,幼兒的身體各部位也會隨著運動而得到鍛煉,幼兒的肌肉、骨骼、韌帶以及神經系統都會隨之得到發(fā)育。幼兒在學習唱歌的時候,還可以鍛煉發(fā)音器官和呼吸器官。
音樂是有序有節(jié)奏的,輕柔美妙的音樂可以協調幼兒呼吸系統的運動頻率和呼吸循環(huán),調節(jié)幼兒身體內部的各個器官,幫助幼兒健康成長,健康發(fā)育。日本科學家進行過科學實驗,科學家將相同年齡段的幼兒分成兩組,為其中一組幼兒播放為期四個月的莫扎特樂曲,最終結果表明,傾聽音樂的幼兒比未傾聽音樂的幼兒更加活潑機靈,傾聽音樂的幼兒動作表現更加協調。由此可見,科學的音樂教育能夠幫助幼兒增強身體協調能力,刺激幼兒積極情緒。

神經學認為,人的左腦掌管邏輯思維,人的右腦掌管形象思維,人的創(chuàng)造力與人的右腦形象思維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正常人偏重于使用右腦或者偏重于使用左腦,并未同時將左腦和右腦共同開發(fā)使用。良好的音樂教育可以提高幼兒左腦和右腦平衡發(fā)展的能力,讓幼兒實現左腦和右腦共同使用,達到促進幼兒腦部全面發(fā)展的目的。研究表明,越早對幼兒進行音樂教育,越能更早促進大腦皮層發(fā)展。
對于孩子來說,三、四歲時就已初步具備欣賞音樂的能力。音樂能使孩子心情充滿歡樂。這種情緒會促使神經系統的發(fā)育完善,能夠調節(jié)血流量和神經系統的活動功能,有利于孩子的記憶、理解、想象思維等各種能力的發(fā)展。
美妙的音樂能使孩子的心境愉快。這種愉快的情緒,能夠有效地改善和調整大腦皮層及邊緣葉的生理功能,從而使孩子的神經系統發(fā)育得更加完善。這種作用是其他教育所不能比擬的。
孩子的音樂活動包括唱歌、音樂欣賞、節(jié)奏樂器、音樂游戲及舞蹈等。通過這些活動,孩子們增強了音樂的欣賞能力,開擴了知識眼界,對啟迪孩子智能有很大幫助。
藝術對人類的怡情養(yǎng)性有著不可取代的作用,音樂憑借其優(yōu)美的旋律、柔美的和聲、規(guī)律的音調、動感的節(jié)奏,將美好的生活和細膩的情感表現出來。幼兒在學前音樂教育階段聆聽音樂是一種美感教育,可以幫助發(fā)展情感。當優(yōu)美歡快的音樂旋律響起來的時候,幼兒能夠自然而然地將自己置身于音樂世界,化身于旋律中美好的事物,體會到音樂旋律所蘊含的美好情感。幼兒音樂教育階段,無論是教育方式還是教育手段,都能夠對幼兒情感發(fā)展產生獨特的促進作用。
著名的教育家皮亞杰就幼兒教育發(fā)表過這樣的言論:幼兒生性是以自我為中心的,若是幫助幼兒進入新階段,就需要讓幼兒從自我為中心的狀態(tài)中脫離出來,具備與同伴協作的能力。而音樂,恰好具備這方面的優(yōu)勢,能夠推動幼兒養(yǎng)成協作意識。
老師在組織幼兒學習音樂的時候,大多數活動是要求幼兒通過和小伙伴們相互合作的方式完成的,比如音樂合唱,跳集體舞蹈和器樂合奏,想要達到活動的良好效果,就必須強化幼兒之間的協作意識。這些音樂教育的方式能夠幫助他們發(fā)展協作意識,提高他們的協作技能,通過鼓勵他們主動尋找合適的方法與同學協調合作,完成音樂活動。另外,在音樂活動中,能夠逐漸弱化幼兒以自我為中心的思想意識,養(yǎng)成他們遵守規(guī)則的意識。在音樂活動中,老師要制定一些活動規(guī)則,在組織活動的時候引導他們遵守活動規(guī)則,這種意識將逐漸地被他們所接受,為幼兒以后養(yǎng)成遵守社會秩序的習慣打下良好的基礎。
音樂的靈魂是旋律,旋律是構成音樂的一切,音樂的內容、風格、體裁都要通過旋律來表現,只憑借幾個簡單的音符,就能夠譜寫出一首首美妙的音樂。幼兒在接受音樂教育的時候,逐漸會欣賞音樂,隨著音樂的節(jié)奏表現出自己的情感,或隨著音樂扭動,或隨著音樂手舞足蹈,或感受到音樂的情感而轉變情緒,在音樂的旋律中逐漸釋放自己的天性,盡情地將自己的心情抒發(fā)出來。幼兒學習音樂,可以將自己的情感、記憶、理解和想象等付之于外在的行為表達,強化和激發(fā)幼兒樂觀向上的心態(tài),極大程度地提高自己的表現力。
一言以蔽之,在幼兒階段音樂教育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老師和家長要提高對音樂教育的重視程度,讓幼兒能夠在學前教育中接觸音樂教育,從而能夠很好地促進幼兒心理成長、生理成長,發(fā)掘幼兒潛能,為幼兒的茁壯成長奠定良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