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喬馨雨
現代研學旅行開端于日本,而后研學旅行更是被納入學校教育體系,發展迅速。目前,隨著我國多項相關政策的頒布,多個城市積極開展了研學旅行試點工作,研學旅行產品在我國的發展已日漸成熟,加上素質教育觀念已深入人心,研學旅行產品正成為一項炙手可熱的新業態。
研學旅行是近年來逐漸走入公眾視野的新事物,該詞最早出現于2013年的《國民旅游休閑綱要(2013—2020年)》。2014-2015年國家發布了《中小學學生赴境外研學旅行活動指南(試行)》《關于促進旅游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等文件,提出要積極發展研學旅行并把研學旅行納入學生綜合素質教育范疇,2016年明確了把研學旅行納入學校教育教學計劃中。江西省近年來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在2017年聯合教育部門在內的多個部門發布了《關于推進全省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實施意見》,提出了要高度重視研學旅行,正是國家對于研學旅行的重視,才使得研學旅行發展勢頭越來越盛。
三清山地區有10億多年的演化歷史,地層發育齊全,形成了獨特的地貌景觀,記錄了許多重大的地質遺跡、古生物遺群。公園花崗巖地貌集中且形態多樣,包括峰巒、崖壁、峰柱、峽谷等眾多類型。地質構造復雜,包括褶皺構造、斷裂構造和節理等,既具有旅游觀賞價值又有科普科學價值。
公園地理位置優越,西為江西本省,東南北分別毗鄰浙江、福建、安徽。園區外部交通發達,是由上饒三清山機場、滬昆高鐵路、滬昆高速、206國道等共同組成的“井”字形外部交通網。園區內部交通十分通達,由旅游專線公路與上饒高鐵站及周邊高速公路相連接,并可通過上饒、南昌、武夷山航空港等通往國內外。相比較一些交通條件較差的景區,三清山便捷的交通系統無疑為景區的發展帶來了諸多便利,也為研學旅行的開展提供了前提條件。
三清山地質資源豐富,花崗巖地貌更是一絕。對于游客來說,大多數人可能只是驚嘆這自然的美景,得到的僅是視覺上的享受,卻不知其成因為何,三清山的地質地貌是進行科普教育的優秀題材。三清山目前已經建成了地質博物展館,展館包括地球奧秘、地質演變、花崗巖園地等10個專題展廳,是一個很好研學旅行平臺。
三清山世界地質公園境內,除了自身豐富的地學資源外,還有眾多文化旅游資源。三清山是道教名山,道教文化底蘊濃重,為此,三清山可以利用道教文化,結合民俗節慶,開發出道教文化體驗地、道教文化旅游、道教休閑養生等多種道教文化旅游產品。該地有多處革命烈士紀念館,可以開發紅色文化體驗的線路,將這些革命事跡聯合在一起,制定旅行的詳細線路,拓展研學旅行的產品體系,讓學生了解歷史,弘揚先輩革命精神。此外,當地還有獨特的民俗文化,如賀湯酒、紫湖花燈、懷玉馬燈戲、懷玉贛劇、南瓜宴等,可以開發鄉土特色的研學旅行體驗產品,如參與賀湯酒食材的準備、南瓜宴的采摘、親子表演等,豐富研學旅行的產品體系,也增強研學團隊的互動體驗。
研學旅行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旅游。三清山景區具有豐富的地學資源,要想做好該景區研學旅行產品的開發,光靠普通導游的講解肯定是滿足不了需求的。景區需要掌握地質學知識的專業人員對從業人員進行培訓,提高旅行過程中的專業體驗。對此,三清山管委會可以和當地高校合作,例如與上饒師范學院簽署合作協議,引進人才獎勵機制,定期舉辦學術研討會,探討景區的管理發展模式,一起為景區發展出謀劃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