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 燕
產婦在生產以后身體可能會出現各種疼痛,影響產后恢復。本文針對產后一些疼痛癥狀的緩解問題進行闡述,希望對各位寶媽起到參考作用,幫助寶媽順利度過月子期,減少疼痛感。
如果是順產的產婦,大部分都會經歷會陰側切,如果是剖腹產的產婦,也會留下傷口。傷口的組織主要是膠原纖維,經過時間的推移,膠原纖維會逐漸被分解,那么傷口也會隨之變小,同時也會減少疼痛的感覺,有的產婦疼痛感會逐漸的消失。但是有一些產婦是疤痕體質,會產生較多的膠原纖維,使手術的傷口疤痕逐漸地增大,用手摸起來有不同大小的硬塊,產婦傷口在痊愈后還是有隆起的現象,進行觸摸和按壓的時候會產生疼痛的感覺。
對于這種情況,根據筆者多年的臨床治療經驗,建議產婦去醫院咨詢醫生,醫生經過觀察后確認是不是手術的傷口已經形成了疤痕疙瘩。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藥物,采用藥物外敷的方式,能夠起到一定的作用。如果疤痕比較嚴重,也可以咨詢醫生是否需要手術切除。
產婦在生產過后,也會出現子宮疼痛的現象,是由于子宮收縮引起,這是產后疼痛的常見癥狀。產婦在生產以后,子宮會出現強烈的收縮,是因為子宮在這個階段缺氧和缺血導致,一般情況下,會維持兩三天。產婦子宮收縮的作用主要是有利于子宮止血,而且還可以將子宮內多余的血液排出,使子宮能夠快速地恢復。有的產婦生的是多胞胎,所以肌肉比較松弛,子宮的收縮受到一定的影響,也會引起子宮的疼痛。
筆者在臨床的治療中,對于這種情況的產婦,會讓其服用有助子宮收縮的藥物,由于體質的不同,有些產婦對子宮收縮的藥物會產生強烈的反應,子宮的收縮加劇了疼痛的感覺。同時,產婦還要哺乳寶寶,當寶寶吮吸母乳的時候,使寶媽的腦下垂體后葉分泌催產素,就會使產婦的子宮收縮強烈,疼痛感也非常劇烈。

筆者發現,有些媽媽在生產后出現子宮的疼痛,不僅會影響情緒,而且還會失眠。因此,筆者建議,新生兒的媽媽如果出現子宮疼痛,應該與醫生及時溝通交流,根據身體的實際情況確定是否需要停止服用收縮子宮的藥物。可以適當地活動,能夠幫助子宮中血液排出。如果產婦的身體比較虛弱,也可以引導其俯臥休息,在一定程度上也會減輕疼痛的感覺。同時,產婦一定不能食用刺激性的食物,包括辛辣、生冷的食物。
肌肉關節疼痛也是產婦在生產后出現較多的癥狀,嚴重的產婦可能會延續很長時間得不到恢復。筆者分析,出現這種癥狀的主要原因,是因為產婦在生產的過程中,毛孔全部張開,再加上手術室溫度比較低,寒氣就會停留在關節肌肉當中,就是平時所說的月子病。而且產婦還要間斷性地給寶寶換尿布、哺乳等,就會加重肌肉關節的疼痛感,使神經受到損傷,手指、手腕等產生不同的疼痛感。
如果產婦出現這種情況,一定要注意以下方面:
1.產婦應注意保暖,避免著涼,不要用涼水洗衣服,平時洗漱應用溫水。
2.可以讓家人幫忙照看寶寶,不要過于勞累,如果肌肉關節出現疼痛,應即刻休息。
3.產婦不能吃刺激性食物,少吃香蕉,忌飲酒。
4.與醫生及時溝通交流,根據醫囑服用藥物。
產婦因為活動比較少,有的產婦還會穿塑身衣,會出現漲奶的情況,導致乳房脹痛。筆者建議,產婦應該多按摩乳房,多擠乳汁,保證乳房血管的暢通,可以用濕毛巾熱敷,然后雙手交替按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