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何雪晴
今年64歲的張師傅身體健康結實,今年春天感冒后有些咳嗽,一直沒有完全康復,一連吃了兩個月的藥,咳嗽也沒見好轉。張師傅去省醫院呼吸內科就診,才知道得了慢阻肺。原因是張師傅長期在汽車修理廠工作,空氣不流通,空氣中夾雜著飄浮物,導致肺部不適。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目前有6億人患有慢阻肺,平均每年約有270萬人死于慢阻肺,慢阻肺已成為世界第四大致死原因。很多人對它不了解,等到病發的時候為時已晚,因此,慢阻肺被稱為不動聲色的隱形殺手。
慢阻肺是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簡稱,以前被稱為老慢支、肺氣腫等,現在的新學名叫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我們的肺是海綿狀的,正常情況下,通過呼吸把氣吸進去后,肺有彈性,就會把氣體呼出來,整個呼吸過程是順暢的。慢阻肺是呼吸道正常呼吸氣流受到限制后,產生的一種伴隨著氣短、咳嗽、咳痰的慢性疾病。
一旦慢阻肺患者呼吸道氣流受到限制,就會對工作和生活造成很多的困擾,像活動后氣短就讓患者的工作生活受到影響。
慢阻肺通常是由于明顯暴露于有毒顆粒或氣體引起的氣道或肺泡異常所導致。炎癥是慢阻肺疾病進展的核心機制,會導致肺結構性變化,造成小氣道狹窄和肺實質破壞,最終導致肺泡與小氣道的附著受到破壞,降低肺彈性回縮能力。
早期發現慢阻肺并不難,慢阻肺有一些明顯的癥狀可以幫助我們識別并及時就醫。我們要注意以下兩個特征。

一是患者身體體態上特征。慢阻肺患者身形體態會越來越消瘦;鎖骨,肩胛骨位置會明顯高出來,積在肺里面的氣會把胸廓慢慢撐脹,導致肩胛和鎖骨突出;由于氣只進不出,肩胛和鎖骨位撐起,鎖骨位往上抬,鎖骨上窩或者胸骨上窩的地方會凹下去。這是慢阻肺患者的體態特征。
二是患者行動動作上的特征。慢阻肺分為四期,第一期慢阻肺的表現就是吸煙的時候會咳,走路會氣喘,每年有幾個月都會連續咳嗽。早期治療效果很好,可是到了第三期第四期,不但可用的藥非常少,而且效果還很有限,所以,及早發現治療非常重要。
慢阻肺的治療目前仍然是以打針、吃藥治療為主。許多慢阻肺患者不會正確地使用吸入藥物,不了解慢阻肺需長期持續進行治療的特點,經常不按時用藥,在自認為病情好轉時擅自停藥,從而導致疾病的反復和加重。
不同的慢阻肺患者有不同的病因,其咳、痰、喘的癥狀各有不同,病情的嚴重程度也不一樣。因此,慢阻肺患者應在醫生指導下根據各自的癥狀、病情,選擇一種或多種最合適的藥物進行治療。
慢阻肺的預防,要著重注意以下幾點:
一是要定期檢查肺功能。肺功能檢查是一項簡單、無創的檢查,通過該項檢查不僅可以盡早明確是否患有慢阻肺,還可了解該病的嚴重程度以及用藥的效果。
二是要戒煙。吸煙是引起慢阻肺最主要的原因。在慢阻肺患者中有80%的人為吸煙者。大量的研究證實,吸煙與肺功能下降密切相關。也就是說,與慢阻肺患者有血緣關系的人若吸煙會更容易患慢阻肺。戒煙是能夠改變慢阻肺預后的有效方法之一,比用任何藥物治療都重要。
三是要堅持長期進行吸入治療。有些患者擔心長期吸入藥物會上癮,其實不然。吸煙上癮是因為煙草中的尼古丁有成癮性,而不是吸入方式本身。慢阻肺患者吸入的藥物主要是支氣管擴張劑和激素類抗炎藥,一般不會導致上癮。
一是慢阻肺可以根治。支氣管的慢性炎癥造成的氣道狹窄、阻塞,甚至塌陷,導致肺泡壁被破壞,影響肺的正常通氣能力。這一破壞過程是不可逆轉的,所以如同高血壓、糖尿病一樣,慢阻肺是無法根治的。
二是患了慢阻肺要長期使用抗生素。很多患者認為,慢阻肺是因為有炎癥,就應該使用抗生素。這是一種誤區,慢阻肺本身不需要應用抗生素治療,只有急性加重合并細菌感染的時候,才會酌情使用。而且長期服用抗生素會加重患者的肝腎負擔,導致耐藥菌的產生,出現無藥可用的局面。
三是慢阻肺患者不需要反復檢查。慢阻肺患者應當每隔六個月到醫院進行一次肺功能檢查,不要等到出現了活動后氣促、呼吸困難等癥狀,才到醫院就診,定期檢查有助于觀察病情的進展,合理地調整治療方案。肺功能的檢查無痛苦,只是對著肺功能儀吹幾口氣,就能客觀評價氣道阻塞程度,患者不用擔心痛苦或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