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 慧
由于不良生活習慣以及不正確的飲食習慣,部分人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慢性疾病,嚴重影響他們的正常生活,其中糖尿病是最為常見的慢性疾病之一,對患者生命健康以及生活質量造成了嚴重威脅。在目前醫院臨床診斷與治療中,糖尿病多發于老年患者,其發病人數不斷增加,發病率呈上升趨勢。
糖尿病對于患者生命健康威脅除疾病本身以外,還會造成患者出現不同程度的并發癥。其中以糖尿病足最為常見。糖尿病足是由于患者足部神經、血管組織發生病變而形成的,會對患者日常活動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增加患者負擔。因此在積極治療患者糖尿病的同時,也要開展積極有效的預防措施,降低患者出現糖尿病足的概率,切勿重治療輕預防。
在糖尿病患者就診與治療過程中,需要開展針對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以提升患者對于糖尿疾病知識的了解。通過健康教育,使患者深入理解糖尿病足的危害性,提升患者對于糖尿病足的辨別能力。
具體來說,糖尿病患者要接受糖尿病足健康教育,護理人員向患者告知日常飲食降低糖分、鹽分攝入量的同時,指導患者學會正確修剪趾甲,避免出現剪得過短等情況。指導患者穿著尺寸合適的鞋襪,最大程度上預防糖尿病足的出現。患者每日要注意觀察足部是否存在潰爛情況,當足部出現潰爛癥狀時,需要及時就醫接受診斷,最大程度控制患者潰爛,避免患者出現糖尿病足。

護理人員要指導糖尿病患者每日做好足部護理工作,通過采用適宜溫度的溫水泡腳等方式,促進足部血液循環與保護足部神經組織。患者泡腳水溫不宜過高,避免出現燙傷等情況,增加患者出現糖尿病足的概率。泡腳后,要為足部涂抹潤膚油避免干裂潰爛情況出現,同時患者要穿著松軟、寬松有彈性的棉襪,保持足部舒適。在這一基礎上還要注重足部保暖,避免出現凍傷,在冬天選擇尺寸合適的軟底鞋。
護理人員還要指導患者定期到醫院接受糖尿病足檢查以及危險因素篩查,這對于預防糖尿病足具有關鍵性作用。通過檢查能夠準確反映患者糖尿病發展情況,同時能夠有效反映患者足部神經組織情況。而通過危險因素篩查,能夠有效提升患者糖尿病足預防效果,降低患者出現糖尿病足的概率。
具體來說,糖尿病患者要定期到社區醫院等基礎醫療機構,測量血糖等相關指標,以便于分析患者糖尿病發展趨勢以及并發癥發生概率。在這一基礎上,患者每半年應接受一次神經病變檢查以及血管狀態檢查,主要包括位置覺、溫度覺以及痛覺;同時患者每半年應接受一次足部感覺測試,以便于采取相應措施預防糖尿病足發生。
同時針對存在高危情況的糖尿病患者,要每3個月檢查足部,重點檢查患者足部神經病變情況以及血管情況。對于出現水皰、潰爛以及足外傷的糖尿病患者,要及時就醫。
糖尿病足是常見的嚴重糖尿病并發癥,對于患者日常生活以及活動能力造成了較大程度影響,嚴重者甚至要截肢。但是糖尿病足可以通過積極有效的預防措施,降低其發生概率,保障患者生活質量。在糖尿病患者的治療中,要在控制其病情發展基礎上,采用多種方式實現患者糖尿病足的有效預防,做到重治療、重預防,從而有效提升患者疾病治療效果,這對于保障患者生活質量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