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麗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規定:小學語文低年級識字教學要讓孩子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認識常用漢字1600~1800個,并在第一學段明確提出要“多認少寫”,由過去的“認寫同步”轉變為現在的“認寫分開”,這不但降低了學生識字的難度,而且為學生提早進行閱讀、盡早把語文知識應用于生活實踐奠定了基礎。低年級語文教師不光要在課堂上利用書本等課內資源進行識字教學,而且要充分利用課外識字資源,在學生已經產生識字興趣的基礎上,去鼓勵學生認識自己身邊的字,從而以課內帶動課外,讓學生形成主動識字的習慣。
一、利用學生興趣點,激發學生更持久的興趣
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只有在學習上獲得成功而產生鼓舞的地方,才會出現學習興趣。”開學第一周,我把學生座位表貼在了墻上,下課時同學們紛紛圍在一起看,還有人用手指著大聲地念著自己的名字,我看見孩子們對座位表這么感興趣,于是乘機問道:“大家都找到自己的名字了嗎?”孩子們爭先恐后地伸出手指著自己的名字說:“老師,在這兒呢。”還有學生帶著驕傲的口氣說:“老師,我不光認識自己的名字,我還會寫呢!”我又接著說:“那你們開學一周一定認識了很多好朋友,你們好朋友的名字在哪里呢?”大部分孩子一下被問住了,睜大眼睛望著我好像在等我幫忙。看著孩子們不知所措的樣子,我笑著說:“這樣吧,給你們三天時間,大家自己想辦法認識同學們的名字。認識了以后,請你來讀給我聽聽,能讀出所有同學名字的人,就可以在作業課上幫助老師發作業本了。”剛入學的孩子對學習的積極性非常高,第二天就有很多孩子追著我要讀他們好朋友的名字,課間十分鐘,我常常被同學們圍在教室里不能離開。
這段時間的學生需要老師付出耐心的傾聽和時間,因為老師的一丁點兒厭煩情緒都會像一盆冷水,澆滅孩子們的學習熱情。能為老師發作業本成為一種光榮的標志,孩子們為自己感到驕傲,我也為孩子們能夠積極主動地去識字而感到高興。
當我發現孩子們都能夠認識別人名字以后,我給學生發了我的自制“名片”。所謂“名片”就是一張普通的小卡片,和一般名片差不多大,上面寫上自己的姓名和電話號碼,還寫了自己的家庭住址和興趣愛好,并在周圍畫上一些裝飾性的圖畫。當我把名片發給孩子們的時候,孩子們很快就熱鬧起來了,我看孩子們對這小小的名片有濃厚的興趣,于是趁熱打鐵說:“那你們能做一些名片送給老師和其他同學作為新學期的禮物嗎?”每個孩子都做了精心的準備,制作出的名片五彩繽紛、各有特色。這時候不要老師刻意地去要求什么,孩子們熱情詳細地向別人講解自己名片上的內容。這項小小的活動起到了拋磚引玉的作用,孩子們不但把自己的名片發給同班的同學,還發給了別科的任課老師和別班同學,于是常常有孩子圍在一起討論誰收到的名片多、誰做的名片最精美、誰認識的字最多,有的孩子甚至幫自己的父母設計了名片。通過這樣的小活動,我發現孩子們識字的興趣越來越高了,而且識字也越來越主動了,在學習課文時,孩子們如果遇見了自己從別人名片上認識的字就像見到了老朋友一樣高興。
二、教給學生有效的識字方法
1.形象記憶法
漢字的形象性很強,孩子們現在學習的一些漢字就是由古代的象形字演變過來的。例如“日”似火紅的太陽,“火”似熊熊燃燒的火焰,“田”像縱橫交錯的農田……這些都是漢字獨有的特點,它們的字形總有一點與實物相似的地方,猶如一幅生動的圖畫呈現在人們面前,容易讓人展開聯想,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利用這些字的特點去識字。例如:教學“休”這個字時,我先讓學生觀察這個字由哪兩部分組成,學生說出由“單立人”和“木”組成以后,我及時引導學生想象說:“同學們,你們看一個人干活累了,他靠在一棵樹上干什么呢?”孩子們異口同聲地回答:“他在休息。”于是自然而然地記住了這個字。學生掌握了這種識字方法以后,在以后的學習中,便會自己主動地聯系實物來實際字形,如一木為“木”,二木為“林”,三木成“森”。這樣,不光讓學生學會了字,而且學生的想象力與創造力也在這一刻得到了發展。
2.故事識字法
有些老師常說:“這些孩子們可聰明了,平時在家聽父母講故事,或者是看動畫片總是把內容記得很清楚,可是這聰明勁兒怎么就用不到學習上呢?”我想:孩子們能夠記住故事或動畫片的內容,主要是因為一方面孩子們對這些內容很感興趣,另一方面在聽故事的時候,氛圍輕松、愉快、沒有壓力。如果老師在教學的時候能為學生創設一個向聽故事那樣輕松、愉快、沒有壓力的學習環境,根據字形編一些小故事,那么一定能讓學生對識字產生興趣,并且牢牢地記住這些字。例如:在教“藏”這個字時,由于筆畫較多,學生識記起來有點困難,于是我靈機一動,編了個小故事。從前,有一位大臣得罪了丞相,丞相很生氣,下令追捕這名大臣,這名大臣在逃跑途中,眼看就要被追兵抓住了,這時,路邊有一個草垛(草字頭),他連忙鉆了進去,追兵到了草垛邊,左邊的士兵拿起斧頭()向草垛砍去,右面的士兵舉起長矛(戈)向草垛刺去,可是大臣抱緊身體,斧頭和長矛都沒有碰到大臣,大臣躲過一劫。這個小故事不僅詳細分析了“藏”的結構,而且還向學生說了書寫的要點,大臣在草垛里抱緊了身體,因此“臣”在中間要寫小,千萬不能碰到“斧頭”和“長矛”。這樣的小故事,使學生對這類漢字加深了印象,牢牢記住了這些字。
總之,我們要針對小學生天真活潑、好奇心和好勝心強的年齡特征,不失時機地把快樂引進課堂,利用學生興趣點,激發學生更持久的興趣,并教給學生有效的識字方法,使學生感受到有趣游戲的快樂,從而快樂地識字。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