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露寧 左艷華 王輝

【摘要】 目的 探討個性化手術全期護理對腫瘤患者心理狀況的影響。方法 40例腫瘤患者, 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每組20例。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方式, 觀察組實施個性化手術全期護理方式。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后的焦慮自評量表(SAS)評分和抑郁自評量表(SDS)評分。結果 觀察組患者護理后的SAS評分和SDS評分分別為(35.60±3.62)分和(40.60±2.89)分, 均明顯低于對照組的(46.70±2.36)分和(48.30±3.74)分,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個性化手術全期護理在腫瘤患者中的應用具有好的效果, 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況, 緩解焦慮和抑郁情緒, 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 個性化手術全期護理;腫瘤;心理狀況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19.079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effect of full-time nursing of individualized surgery on psychological status of tumor patients. Methods? ?A total of 40 tumor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2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nursing,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full-time nursing of individualized surgery. The 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 score and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 score after nursing in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obviously lower SAS score and SDS score respectively as (35.60±3.62) and (40.60±2.89) points than (46.70±2.36) and (48.30±3.74) poi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Full-time nursing of individualized surgery shows good effect in tumor patients, and it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ir psychological status, relieve anxiety and depression emotion. It is worthy of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Full-time nursing of individualized surgery; Tumor; Psychological status
腫瘤是臨床中一種十分常見的疾病, 對人們的身心健康產生嚴重的不良影響。當前臨床上治療腫瘤的一種重要方法是手術, 但是由于腫瘤病情較為嚴重, 而且治療過程十分復雜和漫長, 具有極高的死亡率, 因此大多數腫瘤患者會產生沉重的心理負擔, 主要表現為過度的焦慮和抑郁, 這會嚴重影響疾病的順利治療。相關的臨床研究指出, 腫瘤患者的心理狀態與其治療效果呈正相關關系, 因此加強腫瘤患者圍術期的心理護理對其治療和恢復意義重大[1]。個性化手術全期護理是一種新興起的護理模式, 其主張“以患者為主”, 針對患者的具體情況采用針對性的護理措施[2]。本研究主要探討個性化手術全期護理對腫瘤患者心理狀況的影響, 選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40例腫瘤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其研究過程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40例腫瘤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各20例。觀察組中男12例, 女8例;年齡32~68歲, 平均年齡(56.3±8.1)歲。對照組中男13例, 女7例;年齡33~69歲, 平均年齡(56.2±7.8)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方式。觀察組實施個性化手術全期護理方式, 具體內容如下。①術前宣教:在患者進行手術的前1 d, 責任護士需要對患者進行術前宣教, 其內容主要包括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 與患者進行積極主動的交流, 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 傾聽患者內心的真實想法, 解決其內心的困惑和焦慮, 引導患者釋放壓力。向患者介紹手術的基本過程、手術室環境、術后可能出現的并發癥等, 邀請恢復較好的病友向患者介紹術后感受, 通過病友之間的交流, 增強患者信息, 消除焦慮和緊張情緒, 給患者以治療信心, 使患者可以保持積極的治療態度。同時責任護士應當關心患者, 讓患者家屬配合治療, 糾正患者的不正確看法, 多抽出時間與患者交流, 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 及時疏導。②術中護理:手術當天將患者推入麻醉間, 確認信息無誤后, 患者在巡回護士的陪同下進入手術室。手術室的溫度需控制在22~24℃, 相對濕度應控制在50%~60%。在靜脈針留置以及進行心電圖監護的時候, 需要與患者進行交流。同時需要配合麻醉師進行麻醉工作, 在手術結束后陪同患者進入到復蘇室, 視患者情況決定進入ICU還是病房。③術后護理:患者麻醉清醒推回病房后, 幫助患者安置舒適安全的體位。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和各項身體指標, 評估患者的壓力性損傷風險、脫管風險、墜床跌倒風險等。據此為患者制定個性化的術后心理護理方案, 在患者蘇醒后及時告知手術順利的消息, 并介紹術后治療和護理措施, 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增加大病房巡視頻率, 注意詢問患者需求, 重視患者主訴, 耐心解答患者的疑惑, 使用熱情的態度感染患者, 消除其緊張心理。護士也要主動與患者交流, 了解其圍術期心理特點, 傾聽患者主訴, 對于情緒化較嚴重的患者避免使用語言對其造成刺激, 在交談中應當盡量克制和容忍, 耐心疏導, 幫助患者認識到心理狀態對術后恢復的重要性, 使其可以從負性情緒中擺脫出來。
1. 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觀察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后的心理情況。采用SAS和SDS對兩組患者護理后的心理狀態進行評價, 兩者均包含20個項目, 每個項目4個等級, 得分分別為1、2、3、4分, 總分為20~80分, 得分與其焦慮和抑郁情況呈正比。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患者護理后的SAS評分和SDS評分分別為(35.60±3.62)分和(40.60±2.89)分, 均明顯低于對照組的(46.70±2.36)分和(48.30±3.74)分,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腫瘤患者從確診到接受治療期間將會經歷一個復雜的心理過程, 先由最初的否認, 然后變為悲觀失望, 最后在轉化為求生[3], 這都是人在應激反應下的正常心理過程。對于腫瘤患者來說, 在確診早期, 由于其在心理上不能接受診斷結果, 因此將會反復向醫生進行咨詢, 反復到醫院進行檢查。在心理上認同檢查結果后, 將會出現消極厭世、沉默少言等情緒, 甚至將會出現憤怒、拒絕治療等心理, 但是在看到一些治療成功的病例后又會產生強烈的求生欲望[4]。由此可以看出在腫瘤患者的治療中心理支持異常重要。當前臨床上治療腫瘤患者的主要方法是手術, 患者在手術治療期間將會對手術治療產生擔心和恐懼, 害怕手術失敗對以后的生活產生影響, 甚至造成死亡。根據相關的臨床研究報道, 大約76%的腫瘤患者會在確定手術后產生焦慮和抑郁情緒, 并且這種情緒將會隨著手術時間的迫近而加重, 臨床表現為心率變快, 血壓升高, 精神萎靡不振等[5]。腫瘤患者的焦慮抑郁情況會導致患者體內組織再生、抗體形成等受到抑制, 導致病情恢復時間延長。因此圍術期對其實施一定的心理干預十分必要。
個性化手術全期護理是當前臨床上的一種新護理模式, 在這種護理模式下, 護理人員需要全程參與患者的手術過程, 在術前1 d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宣教可以降低患者對于手術的恐懼, 使患者可以對手術室環境和手術過程有個大致的了解, 并為患者講述治療成功的病例, 增強患者手術治療的信心, 進而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6]。而術后對患者進行隨訪工作則可以使患者感受到自己被尊重、被重視和被關心, 為患者宣講一些健康知識, 增強患者的康復信心。在本次研究中, 采用個性化手術全期護理的觀察組的SAS評分和SD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以說明通過個性化手術全期護理可以減輕患者的焦慮抑郁情緒, 促進患者盡快康復。
綜上所述, 個性化手術全期護理在腫瘤患者圍術期護理中具有較好的應用效果, 可以緩解患者的不良情緒, 促進患者盡快康復, 值得在臨床中應用推廣。
參考文獻
[1] 王晶晶. 手術全期護理對腫瘤患者圍術期心理狀況的影響. 中國繼續醫學教育, 2017, 9(1):247-248.
[2] 趙威. 老年手術患者應用手術室全期護理對應激反應、心理狀態、護理滿意度的影響. 當代醫學, 2017, 23(34):167-168.
[3] 王莉. 手術全期護理對甲狀腺次全切除術患者心理和睡眠質量的影響探究. 中國醫藥指南, 2017, 15(9):250-251.
[4] 孟發蓉, 劉桂芬, 白艾靈. 全期護理對老年手術患者術中生理應激及護理滿意度的影響. 檢驗醫學與臨床, 2017, 14(11):1643-1644.
[5] 田華菊, 白毅平, 張代英. 個性化心理護理對髖關節置換老年患者心理狀況及認知功能的影響. 國際護理學雜志, 2018, 37(5):673.
[6] 覃紅梅. 手術室全期細節護理對手術室患者護理質量及滿意度的影響分析. 中外醫學研究, 2017, 15(3):84-85.
[收稿日期:2019-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