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敏芳
摘 要:將計算機支持的知識可視化工具應用于課堂教學,促進小學生語文思維發展,形成有意義學習的策略。為學生提供多渠道、多層次的語文學習機會,加強思維訓練,提高語文素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本文從知識可視化工具在小學高段語文教學的必要性出發,著重講了在高段語文課應用的四方面內容,即識字教學,課文閱讀,習作訓練和綜合復習四方面,最后講了它在這些方面的作用。此文在市重課題研究基礎上所得。
關鍵詞:知識可視化;高段語文;應用
基于計算機支持的知識可視化的學與教策略的最優化,可以促進小學生語文思維發展,形成有意義學習的策略。為學生提供多渠道、多層次的語文學習機會,加強思維訓練,提高語文素養,促進全面發展。
一、知識可視化工具融入小學語文的教學理念
作為基礎教育的基礎,小學語文教學在提高人們的科學文化素質上作出了極大的貢獻,但客觀地說,目前小學語文教學中還存在諸多問題,就忽視或不太重視教材中的視覺信息而言,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一)教學沒有充分利用學生現有的認知資源,沒有進一步豐富學生的感知。學習是一種利用原有知識不斷吸收、內化新信息,進而構建新的認知結構的過程。瑞士心理學家皮亞杰認為,兒童從出生到成人的認知發展不是一個數量機械增加的過程,而是伴隨同化性的認知結構不斷再構,使認知發展形成幾個按照不變順序相繼出現的階段。小學階段的學生處于語言的發展期,知覺思維很發達,他們習慣根據課程資源,如教學軟件等形象的圖像和符號來認識周圍的事物。而教師很少認識到這一點,無法根據學生的認知進行教學,這也是教學中缺乏形象訓練的原因之一。
(二)教學缺乏形象思維訓練的氛圍。知識可視化是指可以用來構建、傳達和表示復雜知識的圖形圖像手段,思維導圖是一種將放射性思維具體化的方法;概念圖是針對某一特定的主題,利用不同概念間的關系整合為一種層次化的、結構式的知識網絡。兩者有區別也有聯系,應用于語文學科具體有以下優勢:1.知識可視化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閱讀”是小學基礎教育(讀寫算)的中心,在“閱讀短文,回答問題”這一題目中,學生也完成得較好學生對課文重點的判斷和選擇能力都有了提高。2.知識可視化可以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知識可視化方法之所以能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主要是它可以挖掘學生寫作思維的潛在價值。在語文教學中要注重培養小學生思維的廣泛性、深刻性、靈活性、敏捷性、判斷性、條理性和獨創性等良好品質。在對小學生進行作文訓練時,只有啟發學生對事物進行充分想象,把鮮活的表象浮現在頭腦中,才能使他們思路開闊,表達效果好。學生的寫作思維的批判性、靈敏性及條理性都有所發展。
二、知識可視化工具融入小學語文識字教學
為字詞創設特定的情景,引導學生想象字詞的含義及相關知識,比如在六下《為人民服務》一文中出現了生字“李鼎銘”的“鼎”,盡管每年在教學“鼎”這個生字時,我都是念念叨叨的講了又講,但每次出現類似題目學生總會扣分。介于此,本學期在教學這個“鼎”時,我故意賣關子:這個字以往考試經??嫉?,如果你是出卷子的人,你會出那些題目呢?然后學生自己就七嘴八舌的說開了,不僅由上面講到的,還包括:鼎的筆順,鼎的意思,關于鼎的詞語的造句等等。等學生說得差不多了,我就讓他們把剛才比較凌亂的交流制作成思維導圖。這樣,學生通過自己的思維導圖制作,全面的掌握關于鼎的相關知識。
三、知識可視化工具融入小學語文閱讀教學
小學的語文課文中許多篇幅都是中心突出,條理清楚的,特別是略讀課文,如果讓他們自己邊讀邊畫出思維導圖的話,那老師的講解就是多余的了,只要從中稍加指導就可事半功倍。按照在課文出現的先后順序,把文中出現的人物找出來??磳D,分角色復述課文
四、知識可視化工具融入小學語文寫作教學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寫作教學一直是個很重要的環節。知識可視化方法在保持傳統寫作教學的基礎上,使學生的寫作技能和寫作思維向多元化方向發展。知識可視化的目的是訓練學生在寫作文的時候先寫“概要”,即用最簡單的方式把要寫的東西描繪出來,可以用文字,也可以用圖片或符號等手段,它將作文的“構思過程”以一種外顯的方式展示出來在寫作訓練的過程中,用概念圖和思維導圖相結合的方法,在介紹一個概念的時候,分別做它的概念圖和思維導圖。
參考文獻:
[1]尚衛平,趙國慶.關于“概念圖”與“思維導圖”的調查研究[J].信息技術教育,2005(12):48-50.
[2]趙國慶,黃榮懷,陸志堅.知識可視化理論與方法[J].開放教育研究,2005,11(1):23-27.
[3]趙國慶,陸志堅.關于概念圖與思維導圖的辨析[J].中國電化教育,2004,(4).
[4]齊偉.概念地圖在中小學教學中的應用[J]信息技術育.2003,(9):34-36.
[5]希建華,趙國慶“.概念圖”解讀:背景、理論實踐及[J].開放教育研究,2006,12(1):4-8.
[6]張劍平.現代教育技術-理論與應用(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6:108-111.
[7]李哉平,王素珍.談化學圖示的原則.教學與管理2003⑶.
[8]趙國慶.知識可視化及其學習支持‘t具研究.北京師大博十論文2006P56一P27.
[9]熊頻,胡小勇.可視化思維支架:概念圖研究的新視角[J].2005(10),信息技術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