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茂祥 王思達
1.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0300 2.上海卡壹品牌管理有限公司 上海市 200122
行車制動系是由以下四個基本組成部分【J】:
①供能裝置,供給、調節制動所需能量以及改善傳能介質狀態的各種部件.其中產 生制動能量的部分稱為制動能源。人的肌體亦可作為制動能源。
②控制裝置,產生制動動作和控制制動效果的各種部件。圖1.1中的制動踏板機構即是最簡單的一種控制裝置。
③傳動裝置,將制動能量傳輸到制動器的各個部件,下圖的制動主缸和制動分泵。
④執行裝置,產生阻礙車輛的運動或運動趨勢的力(制動力)的部件(對車輪施加制 動力矩),見圖1。
工作原理:行車過程中當駕駛員需要啟動制動系統時,駕駛員會施加給制動踏板踩踏的力,經真真空助力泵放大后傳遞給制動主泵,制動主泵通過活塞將機械能轉換成液壓能傳遞給ABS模塊,ABS模塊根據各輪速傳感器的信號,將油壓分配給各輪制動器,制動分泵活塞推動制動鉗,從而實現制動。
主機廠剎車軟常見的產生原因可以分為:制動管損傷、管路內存在空氣、制動主缸問題等三種。

圖2.1
拿采用對角線布置的雙回路液壓制動系統為例,線路走向如圖2.1所示,當出現剎車軟時,我們首先要檢查管理又沒有損傷現象,檢查時按照制動系統構造,逐一檢查。

圖2.2
案例分析:
某新車型剎車軟,下線后檢查制動主缸、制動硬管零件正常連接沒有問題,用舉升機將車輛舉起后發現左前制動軟管與制動鉗連接處泄漏,如圖2.2所示。
現場排查總裝安裝過程中不易碰到,而且左前懸其它部位沒有損傷痕跡排除了運輸過程中造成。更換制動軟管后消除缺陷。

圖2.3
制動液加注時若抽真空時管路內空氣未抽盡,致使加液后系統內仍存在空氣,制動時媒質壓縮量增大,因此制動效果減弱。
制動液加注通過加液設備的輔助(如圖2.3所示)
整個加注過程可以分為抽真空階段和加注階段,如果因設備問題真空無法達到要求就會出現制動系統管路內存在空氣。若踏下制動踏板時感覺軟綿綿的,則說明制動液中含有空氣,應擰緊管接頭,按規定要求進行放氣。
制動主缸工作原理為(結合圖2.4):

圖2.4
主缸不工作時,活塞頭皮碗處于進油管路旁通閥的右側,制動主泵腔體與儲油壺聯通;
當踩下制動踏板時,推桿推動后缸活塞左移,皮碗遮住旁通閥孔后,后腔與儲油壺隔斷,腔內壓力不斷升高;與此同時在后腔液壓及彈簧的作用下,前缸活塞向左移動,皮碗遮住旁通閥孔后,前腔與儲油壺隔斷,腔內壓力不斷升高。當繼續踩下制動踏板時,前后兩腔液壓油通過出油閥將油壓傳給制動輪缸,使前后制動器工作;
撤出踏板力后,主缸前后兩腔活塞在回位彈簧作用下回位,管路中制動液借助其壓力推開回油閥流回主缸,主缸與儲油壺回到聯通狀態,制動解除。
案例分析:
分析時發現車輛APD測試(空氣壓力泄露測試)已過,檢查制動硬管、軟管無損傷痕跡,管路接頭無漏液,打開四輪放氣螺栓,啟動車輛踩踏制動發現左前輪和右后輪制動液放出,但是關閉螺栓后剎車軟現象不消失。
考慮到車型均采用對角線布置的雙回路液壓制動系統,即左前輪缸與右后輪缸為一液壓回路,右前輪缸與左后輪缸為一液壓回路。這樣即使其中一個回路失效,還能利用另一回路產生制動力,且能在一定程度上維持方向的穩定性。所以懷疑為制動主缸問題,換制動主缸后缺陷消失。
以上三個為造車剎車軟的常見原因,可以看到任何一個原因都要了解行車制動系統的工作原理。只有熟悉制動系統,了解系統構成,才能方便我們尋找缺陷。當我們對制動系統的整體運作,以及各部件的工作原理有了深入了解以后,這樣就可以更快更準確的找到問題所在,更快地采取措施控制缺陷。
然后就是理論聯系實際,按照七顆鉆石的辦法,將工藝、工具、零件、零件質量一一分析,一一排除,這樣工作才會迅速找到問題,責任判罰時更具說服力。
APD測試(空氣壓力泄露測試)在制動液加注前,提前檢測車輛制動系統的氣密性,以便進行在線返修,防止加液時漏液,排除車輛在制動系統方面的安全隱患,其優點為:快速,高效,低成本,指標量化,可重復性好。
目前大部分工廠采用的是干式系統測試設備,用于未加注制動液的系統泄漏檢測。

圖3.1 SGM線上和線下使用的APD測試設備

圖3.2
APD測試的步驟為:
階段一:壓縮空氣填充 ;
階段二:系統穩定閥門關閉,上游壓力釋放,不再向制動系統填充壓縮空氣;
階段三:泄漏測試(如下圖3.2所示);
如果APD測試通過,設備會控制打印機打印一張APD合格的貼紙粘到流程卡上,同樣失敗會打一張NOK的貼紙,這樣就避免了加液時漏液,方便返修車輛。
案例分析:
某車型APD測試不過,線下用便攜式APD測試設備測試仍然不能通過,將車輛用舉升機舉起后,仔細檢查發現左前輪放氣螺栓處 有明顯碰傷痕跡,總裝現場使用助力臂使沒有碰到這個部位的可能,且整個前懸它處無損傷痕跡排除了物流運輸過程造成的可能。

圖3.3
清潔度評審為制動、轉向、空調、燃油系統清潔度控制,清潔度評審為安裝前的審核,安裝前能夠保障管路清潔,就能遏制缺陷產生,總裝生產零件清潔度檢查分類為:
Ⅰ級:主要指涉及到安全性的關鍵零件。例如:制動系統零件、轉向系統零件、燃 油系統零件、發動機管路、液體加注等
Ⅱ級:主要指散熱器管路、空調管路、各種液體加注壺等。例如:散熱器/冷凝器管路、空調高低壓管、冷卻液壺及管路。
Ⅲ級:主要指一般性管路,及密封性較好的零件。例如:洗窗液管路、碳罐、啟動機、發電機、壓縮機等。
清潔度評審要求我們做到:
1.料箱內整潔,無雜物,零件表面無劃痕、銹斑、細微雜質擺放有序;
2.零件兩端有悶蓋,裝配前將悶蓋取下,嚴禁提前拆包裝;
3.零件兩端用塑料袋包裝的,必須用完一扎后再拆二扎,防止灰塵及異物進入;
4.零件既沒有悶頭兩端也沒有塑料袋的,需在標準料箱內部需用塑料帶整體包裝;
5.使用特殊料架的零件,料架需保持整潔,在周末或SHUT DOWN期間用塑料袋零件遮住灰塵;
6.分裝件嚴格按照工程規定的MIN/MAX要求;
7.各類液體加注頭的擺放架保持清潔,加注頭無手套線頭、細微雜質;
8.為方便安裝使用的潤滑液應保持干凈,毛刷無異物;
9.裝配使用的工具整潔無異物(例如:槍頭無雜質,不漏油,卡箍鉗干凈等)。
如果制動系統清潔度沒有做好,管路內存在的水分和雜質沒有及時消除,容易造成制動液變質和剎車軟的后果。
案例分析:
某車型剎車軟,放氣時發現左后輪放液存在鋁屑、毛絨物等雜質,見圖3.4。
管路評估的目的,就是要確保線束和管路在車輛使用周期內不被損壞,確保使用安全、可靠。主機廠可以要求管路評估由質量工程師組織管路評審小組(召集產品工程師、裝配工程師、供應商質量工程師),定期進行管路評估,每月覆蓋所有車型,管路評估包括下線車輛管路評估、深度管路評估和供應商處管路評估。

圖3.4
當發現問題時由質量工程師確認問題并負責通知責任部門出控制措施,將問題輸入問題清單。通過部門之間的共同合作確保我們公司出場車輛的管路和線束之間的間隙配合在合理范圍內,消除干涉和損傷的風險,從而避免了車輛出現各種問題,從而也避免了我們所討論的剎車軟的問題。
案例分析:
某汽車廠發現制動硬管(如圖3.5所示)來料存在變形。作為當班質量工程師拉動產品工程師去現場評估,這類來料不可接受,因這種變形物料安裝到車上后,制動硬管干涉,存在后期管路損傷的可能。通知供應商篩選NOK物料。
這個案例反映了我們管路評估的重要性,管路評估能夠檢查到這類缺陷,從而避免了后期問題產生。
一名優秀的返修工能夠將缺陷修好,一名合格的質量工程師不但要清楚缺陷產生的原因,更要能夠制定長期措施避免缺陷發生,這是我們對質量的職責。

圖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