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英杰 李善才
上汽通用五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廣西柳州市 545007
作為安全管理人員,應具有如履薄冰的心態,安全工作才能做到實處。不斷的提升安全觀念,從“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我會安全、我能安全”的轉變,從被動強制性到主動自覺性的轉變。根據實際工作經驗提出加強設備設施維修維護安全管理的一些建議,下面將會提到如何執行這些工作步驟。
根據工作場所逐級劃分各部門及各級人員的安全生產責任區,逐級確定各級人員的安全生產責任,有效實施安全網格化管理,強化安全生產監督,建立高效的工作機制,避免各類生產安全事故的發生。
(1)按照“有崗就有人,有人就有責”的原則,公司從上到下逐級界定“安全生產責任制”,做到“縱向到底,橫向到邊。”
(2)根據屬地管理原則,要對進入責任區域的其他部門/車間人員及外相關方進行管理。
各級(崗位)人員的安全生產責任劃分原則:所管轄人員的工作場所及所管的業務活動,含本人的工作場所及所負責的業務活動。
1)根據屬地管理、地理布局、現狀管理等原則,將管轄地域劃分成若干網格狀的單元,并對每一網格實施動態、全方位管理。分為PM(預防性維修)網格、TPM(全員設備維護)動態網格
(2)PM(預防性維修)網格:由指定的維修維護員工專門開展規定網格內的設備保養、維護活動,關注的是網格內設備安全狀態。
(3)TPM(全員設備維護)動態網格:維修維護員工開展日常的專項TPM點檢活動時,巡檢路線經過的所有網格,關注的是網格內設備動態的過程。
(1)網格劃分,按照屬地管理的原則進行網格劃分,以區域為單位建立一個網格,每個區域網格設立1名網格管理人員,明確監管責任和工作內容,構建起“全面覆蓋、網格到底、責任到人”的監管網絡,不斷提升現場安全管控效果。
(2)區域網格管理人員也可以按區域特點進行劃分為一級、二級、三級網格管理人員。
(3)區域網格管理人員根據工段情況,劃分PM、TPM動態網格,并指定負責人。
(4)區域TPM動態網格可以劃分為三類:A類、B類、C類。A類為每天進行安全巡查;B類為每周進行安全巡查;C類為每月進行安全巡查;針對A類、B類TPM動態網格要設置頂崗,如本TPM動態網格責任人請假或不在崗,由其他員工可代為管理。
(5)網格管理人員將工作任務、監管責任由上而下具體落實到每個PM、TPM動態網格責任人。
(6)PM網格責任人通過自檢,及時收集、整理網格區域內的基本情況。
(7)網格管理人員對員工反映的訴求和問題應進行及時反饋,對落實情況應進行跟蹤,確保落實到位。
(8)建立每月匯報制度,網格管理人員將網格工作狀態定期向維修車間安全工程師匯報。
(9)工段管理人員通過分層審計、SOT檢查網格內的安全狀態,指導員工有效的開展網格內的安全工作。
(10)建立相應的考核機制。
根據已劃分和落實的安全網格的具體情況,劃分作業活動,依據作業活動信息,對照危害分類和事故類型,確定各項活動中具體的危險源。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和分級管控的基本步驟: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確定是否是可接受風險—確定風險控制措施—評審控制措施的充分性。由崗位-班組-工段-部門/車間的形式收集辨識的危險源,匯總出部門/車間的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與控制措施清單。安全網格化的責任人員負責完善和更新本網格內的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與控制措施清單,員工能充分的參與到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和分級管控活動中。
設備設施維修維護過程中事故是如何發生的?美國勞工統計局數據顯示,見圖1:

圖1 設備維修傷害事故占比分析

圖2 指導性強的局部能量鎖定

圖3 能量鎖定鎖定點

圖4 能量鎖定明細表
從某種意義上說做好能量鎖定可避免接近100%的檢維修事故。
可采取以下方式有效指導員工現場正確執行設備設施的能量鎖定,降低設備實施維修、維護工作的安全風險,從而保證員工的人身安全。方式如下:
(1)制定設備設施現場能量鎖定布局圖。以最小設備單元或以設備系統具有分斷能源的最小局部為原則進行設備拆分,編制操作性強、有效指導員工的能量鎖定布局圖。切記制定大而廣的系統能量鎖定布局圖,見圖2。
(2)羅列設備設施現場能量鎖定點清單。鎖定點清單包含能源類型、能源鎖定裝置的位置和能量鎖定操作方式、鎖定點能量鎖定驗證措施、鎖定點現場圖片,見圖3。
(3)編制作業類型相關能量鎖定明細表。明確實施維修、維護工作的上鎖、解鎖流程,員工可快速獲取,見圖4。
(4)編制能量鎖定點標簽,有效目視現場。標簽包含鎖定點所有的信息,員工在現場看到標簽,便可獲取所需的相關信息。
(5)建立能量鎖定工作的安全指導文件。定期開展設備能量控制系統流程(SOP、TIS)與標識的維護、變更與更新。
(6)現場目視能量鎖定所需的控制信息。目視應離作業地點最近,便于員工獲取相關信息,且顯示設備布局圖、能源鎖定的各個點位置、獲取信息的人員所在位置。
(7)確定能量鎖定流程,全員培訓,嚴格執行。
4.2.1 TAKE2
指作業前花2至5分鐘識別與回顧常規與非常規作業中可能存在的危險和相應的控制措施,并進行檢查確認。
4.2.2 作業前安全計劃書(PTP):
指執行沒有安全指導文件,如安全操作規程(SOP)及標準作業指導書/作業指導書(SOS/TIS)等的作業,在作業前制訂的安全作業指導方案,至少包含該項作業的詳細步驟、每個步驟的風險分析以及對應的控制措施等。
4.2.3 在機器設備維修保養、安裝測試期間、日常搶修作業的能源鎖定與控制中,作業人員能量鎖定作業前,現場嚴格執行設備維護安全作業驗證卡Take2,并獲得相關人員會簽審核。對于從事無SOP或TIS的作業,在作業前應制定作業前安全計劃書(PTP);
安全工作是一項以教育培訓為本的工作。提高員工(班組長)安全技能及安全意識,確保基層安全管理工作有效開展。員工熟悉有關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具備必要的安全生產知識,掌握本崗位的職業健康安全操作技能,了解事故應急處理措施,知悉自身在安全生產方面的權利和義務,所有涉及特種作業崗位的員工必須參加證件培訓并持證上崗。
要以身邊耳熟能詳的生產安全事故案例為教材。提高安全意識,事故案例的教育效果非常明顯。以發生在身邊的生產安全事故為案例,分析事故發生的原因和過程,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如何防范,要舉一反三,亡別人的羊補自己的牢,是對基礎工作的夯實和梳理。
安全工作不是某個人的工作,而是需要全體員工上上下下的共同參與,只有共同落實好、執行好安全措施,安全目標才能達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