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躍華
(道縣動物防疫衛生監督所,湖南道縣 425300)
豬藍耳病病毒是養豬業中最危險的病原體之一,它們的靶細胞主要是快速分化的巨噬細胞,可以引起豬的免疫抑制。福建的一個大型養豬場在發現了藍耳病病毒之后,農場陷入了長期的不穩定狀態,在采取了有效措施后,豬藍耳病病毒得到有效根除。藍耳病的經驗總結如下。
PRRSV病毒是批量方形立體對稱病毒,表皮為光滑的脂質雙層膜,直徑一般為50~65nm,核心直徑一般為為25~35nm。肺臟是PRRS病毒感染的主要因子,其次是淋巴結。病毒可以直接從豬的巨噬細胞中分離出來,同時,巨噬細胞也是PRRS病毒的主要復制點,病毒復制之后會直接對宿主的免疫系統進行強烈攻擊。PRRSV是一種單股正鏈RNA病毒,屬于套式病毒動脈炎病毒家族,動脈炎病動脈屬,病毒可引發以下特征:無臨床癥狀是由于持續感染造成的,是一種可致死的疾病;國外的研究表明,PRRSV在抗原性和突變性方面存在顯著差異,根據抗原性的不同,PRRSV可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歐洲類型,主要會引起呼吸急促;另一種是美國類型,主要會引起生殖器官疾病。到目前為止,在中國各地分離的毒菌都屬于美國型。
PRRS是一種嚴重感染豬的疾病,病毒可以在豬中快速復制。被感染的豬會多次排毒,對環境造成一定的污染,并產生強烈的免疫反應,以保護它們的健康。自1995年以來,該疾病在中國大量爆發只之后,開始逐漸穩定下來,其特點是:
發病無明顯的季節性,一年四季都有可能發病,高溫高濕環境發病的幾率較大。
它是一種天然傳染病,疾病只傳染給豬,包括不同年齡、不同性別和不同品種的豬,都會受到感染。然而,豬的感染水平在其他階段不同,懷孕的母豬和仔豬更容易受到感染。
最常見的感染類型是在新引進已感染的豬和當地的豬互相接觸過后感染。這種病毒通常通過豬的毒性排泄物和糞便傳播,并對環境造成污染,通過檢測病豬的鼻子、糞便和尿液,你會發現病毒越來越多,空中傳播也重要的傳播途徑之一,特別是關于PRRS的傳播,即可以在短距離內傳播,也可以垂直移動。公豬感染的精液帶有毒性,會通過惡性繁殖不斷地傳播。根據實驗證明,PRRSV可以通過胎盤感染使妊娠早期、中期和晚期的胎兒。
血清學陽性率很高。懷孕或哺乳期間的母豬對繁殖群體的影響最為嚴重。在新生仔豬中,母體抗體可以提供較低的感染免疫力,但隨著癥狀消失后的8周到10周之間,豬可以繼續排毒,并且隨著豬的轉移,感染的情況然存在。
豬圈有200頭母豬,2017年7月,仔豬死亡率高達50%。臨床特征主要以呼吸道癥狀為主,主要由呼吸短促和紫紺引起的,受影響的豬會慢慢變瘦,最終死亡或喪失生產價值之后被銷毀。喂養時,農民在飼料中添加適量的抗生素,效果仍不理想,死亡率并沒有下降,40天齡豬的死亡率超過20%。
為了確定豬發病的根本原因,我們對35d和60d的仔豬,進行隨機選擇作為樣本,進行血液檢測,通過應用IDEXXELISA試劑盒檢測藍耳(PRRSV)抗體、豬瘟(CSFV)抗體和豬偽狂犬(PRV)野毒抗體(gI)。主要結果見表1,從中可以看出:(1)針對PRRS病毒的35d抗體的S / P值為3.734,S / P值> 3.0為30%,這表明PRRS在充血狀態時是活躍的。(2)30天齡豬的CSFV陽性抗體水平為50%,60天齡仔豬為80%。抗體情況良好,豬流感病毒的免疫效果非常好,在這種情況下排除了豬熱;(3)35日齡豬的陽性抗體水平為90%,60日齡仔豬均為野毒抗體陽性。
由于PRRS在豬場接種JAX1 R菌株,抗PRRS抗體水平是可變的。在3~35d,豬接種雙減毒PRV疫苗,但效果尚不清楚。PRRSV是該疾病的主要原因,并且導致PRV和細菌感染不受免疫抑制作用的控制,因此,建議切換成TJM-F92,并確定對照組,繼續使用原始疫苗來監測生長情況。
結果:抗生素用于對抗細菌感染,其中在PRRS JARS1-R株的對照組中仔豬死亡率保持約25%,效果并不理想。在14日齡時,免疫1頭份的TJM-F92菌株的仔豬,使用PRRS疫苗的豬在沒有用抗生素的情況下,存活率超過98%,仔豬的死亡率顯著降低。在豬場的母豬都進行了TJM-F92株PRRS疫苗的接種后,保育豬死亡率下降到5%以內,效果顯著提高,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豬場的經濟損失。
PRRS是傳染病中最重要的病毒感染,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中國豬肉的發展。PRRSV病毒會產生大量基因突變的新菌株,增加了預防感染的難度。同時,高密度強飼喂的方法為消除PRRS帶來了一定的困難,PRRS的持續感染增加了豬主的損失。考慮到現代養豬業的問題,建立控制措施,請考慮以下幾點。

表1 35日齡和60日齡仔豬檢驗結果
堅持健康和穩定的生殖原則,堅持自繁自養,盡量避免新品種豬的引入。必須引進新品種時,應研究引入地區的流行病學情況,以及生殖豬的精神狀態、外觀和優良品種。
目前無法進行一體化模式,必須實行全進算出的飼養制度,在所有豬外包后,對其進行了三次消毒。添加了一小部分豬,以減少7d假期結束時病原體之間的直接接觸,防止交叉感染和隨后的感染。
每周至少組織一次消毒,消毒前用清水清洗,通常每月消毒一次,當人們進入生產區域時,必須洗澡,換好工作服之后才能開始走動,進入生產區域的所有物品必須進行消毒。
由于肺和PRRSV淋巴細胞的受損致使單核細胞數量減少,功能也受到損壞,并且抵抗由外部病原體引起的感染的能力顯著降低。此外,對疫苗的免疫應答降低了豬的總體免疫力,尤其是不會產生免疫應答的豬。由于氣道和肺易受混合感染和幾種病原體的繼發感染,這種疾病很復雜,豬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很高。此類疾病,主要是藍耳病與圓環病毒二型,豬瘟病毒等混合感染,并伴隨著俄羅斯血腫刷、副豬嗜血桿菌、鏈球菌、壞菌絲、宮頸細胞學、沙門氏菌等,造成雙重感染和多重感染的影響。因此,必須要了解PRRS控制的復雜性和潛在風險,在免疫球蛋白疾病(藍色免疫耳)中,必須對其他繼發性和競爭性疾病進行免疫調節。
豬場的內部環境和衛生是豬肉生長和繁殖的重要場所,在細菌和病原體感染的發展中起著重要作用。因此,工作人員應定期對豬飼料進行消毒,預防藍耳豬病。首先,養豬者應該對繁殖豬的工具定期進行消毒,其次,及時處理豬糞,通風良好,以免造成交叉污染和細菌傳播等。
對豬藍耳病的分析表明,有效的控制措施可以促進養豬業的大力發展,進而帶動經濟效益的持續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