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璟
【摘要】在中考復習階段,運用范例教學,以教材為綱,立足教材,讓學生透過這些典型范例,掌握學科知識和科學方法,從課內遷移到課外,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本文結合個人的教學實踐經驗,對中考記敘文的復習方法、四種記敘文的閱讀能力——整體感知、提取信息、形成解釋、作出評價進行了深入的探討。
【關鍵詞】中考;記敘文復習;范例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一、合理利用教材,理清記敘文要素與考點
初中語文教材中有許多精美并且研究價值較大的記敘類的文章。盡管中考考查的重點并非以教材為主,但是語文教材都應是教師、學生需要認真學習的重點。所以在中考記敘文復習過程中,我們既要掌握記敘文的基本文體特征,也需要學會課內到課外知識的遷移,從而提高記敘文的閱讀能力。
(一)記敘文的概念、要素
記敘文是以記敘、描寫為主要表達方式,以寫人、敘事、寫景、狀物為主要內容的一種文體。記敘文的要素主要由時間、地點、人物和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這六部分組成。
(二)記敘文常見的考點
記敘文是以敘事為重要內容的一種文體,常見的考點有概括事件、找出文章的線索、概括文章的中心等。敘事往往離不開對主要人物的描寫,常見的考點也會有概括人物性格特點、提取文章的要點等。記敘文中的描寫也是主要的表達方式,圍繞描寫這一環節,常見的考點有賞析富有表現力的詞語、鑒賞修辭句的表達效果、分析人物描寫或景物描寫的作用等。記敘文中的議論與抒情部分是不容忽視的,深入理解議論與抒情部分,我們可以很好地掌握作者對事件、事物的態度。常見的考點有對文中主要人物的評價、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談啟示等。
明確了考點,為復習指明來了方向和道路,以便后續復習工作的展開。當然,中考記敘文復習不能忽略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教材中有很多典型的記敘文起到了很好的范例作用,是不容忽視的。
二、以教材為范例復習鞏固,切實提高學生閱讀能力
“范例教學”是由馬丁·瓦·根舍因提出的,他從批判傳統的系統教育論出發,主張立足于抓住教學與訓練、問題解決學習和系統學習、形式訓練與實質訓練、主體與客體關系的觀點,設想了“范例”概念的意義與實施方式。他創建的“范例教學”的目的在于克服教材內容的煩瑣龐雜,要求從日常生活中選取隱含著本質因素、根據因素、基礎因素的典型事例,使學生透過這些范例,掌握學科知識和科學方法,并使兒童把學習科學本質(價值)與生活態度、科學的系統性和學習的主動性和諧地統一起來。
在進行中考記敘文的復習過程中,教材中有針對性的記敘文篇章是不容小覷的。我們應為學生提供有針對性的記敘文篇章,可以選取本市中考試題、模擬題,輔以其他地區的中考試題、模擬題。同時,我們應當有計劃性地展開復習工作,要展開小說型、散文型專項集中練習。在中考記敘文復習過程中,教師應使學生認識到在復習典型的示例,在練習中提高解題能力才是重點,并非提高做題量是重點。答題能力、閱讀能力才是重中之重。那么,怎樣閱讀記敘文呢?其實就是鍛煉四種能力——整體感知、提取信息、形成解釋、作出評價。我將在下文中圍繞整體感知、提取信息、形成解釋、作出評價對中考記敘文復習進行探討。
(一)整體感知范例教學
結合本人多年的教學實踐經驗,我發現記敘文應遵循整體——局部——整體的閱讀方式。作為一名教師,我們應該引導學生遵循規律對文章進行分析,引導學生在做題前獲取文章的中心思想、情感等關鍵信息,然后再引導學生對其進行個人加工。
引導學生感知文章,可以以題目為突破口,也可以以首尾段為突破。以下是我所采用的教學方法:
示例1 ?在莫懷戚的《散步》復習過程中,我會引導學生從情節或內容入手對文章進行整體把握。我會隨機選取兩個同學要求他們對文章進行概括,然后再對比他們所說的答案,引導學生在概括這一類題型掌握簡潔概括的技巧。
示例2 ?在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復習過程中,我會引導學生從文中人物的情感變化為突破口對文章進行整體感知。我會向學生發問于勒的情感變化如何,請簡要概括。我會讓他們對下文中的橫線部分填空。在實際教學中,我的學生在第二處有異議,有的說遇好,有的說贊好,我會引導他們從文章具體情節入手,協助他們獲得準確的答案。
“范例教學”就是根據好的、特別清楚的、典型的事例進行的教學與學習。它能使學生掌握科學知識和科學方法論。所以,鍛煉學生整體感知能力,從課內閱讀走向課外,掌握方法,對常見題型可以靈活應對,并且作答時不要放過細節。
(二)提取信息范例教學
提取信息就是要求學生在規定的閱讀區域內,根據題目的要求,抓住關鍵信息,加以提煉、篩選和歸納的能力。
示例1 ?莫懷戚《散步》中,有這樣一段描寫:“后來發生了分歧:母親要走大路,大路平順;我的兒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過,一切都取決于我。我的母親老了,她早已習慣聽從她強壯的兒子;我的兒子還小,他還習慣聽從他高大的父親;妻子呢,在外面,她總是聽我的。一霎間,我感到了責任的重大。我想一個兩全的辦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兩路,各得其所,終不愿意。我決定委屈兒子,因為我伴同他的時日還長。我說:‘走大路。”
這一段文本內容眾多,在教學過程中,我運用此段來鍛煉學生的概括能力。我會隨機選取學生進行提問,他們一家人散步時產生的矛盾是什么,并引導他們選好閱讀區域,采用提取關鍵詞的方法解題。這樣的方法在課外文章中也是簡單易行的。
(三)形成解釋范例教學
形成解釋是要求學生結合文章的語言環境對詞、句進行賞析,或抓住文章的語言環境對詞、句進行賞析,或抓住文章的某個部分進行賞析。在對文章進行賞析時,不僅要注重詞句后面的感情色彩,還要注重其所應用的修辭手法、寫作方法等等。此外,詞、句在文章、段落中往往也有結構方面的作用,所以也需要特別注意。
示例1 ?魯迅《藤野先生》中,有這樣一段描寫:“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結隊的‘清國留學生的速成班,頭頂上盤著大辮子,頂得學生制帽的頂上高高聳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辮子,盤得平的,除下帽來,油光可鑒 ,宛如小姑娘的發髻一般,還要將脖子扭幾扭。實在標致極了。”
我會利用本段培養學生詞句的賞析能力。并要求他們說出富有表現力的詞、句,如形容詞、疊詞等等,讓他們從修辭的角度賞析本段文字,如夸張、比喻等。這樣類型的題目,在課外的文本閱讀中出現的頻率是非常高的。
示例2 ?莫懷戚《散步》中,有這樣一句話:“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穩穩地,走得很仔細,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這是很難理解的一句話,我在帶著學生復習的時候,會讓學生從關鍵詞入手,比如“我背上的”和“她背上的”表層含義是什么,深層含義又是什么。“整個世界”這個詞是值得反復揣摩的,結合文本,從一個小家庭上升到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去談,學生是可以做到切合文意、見解深刻的。
(四)作出評價范例教學
要求學生要有質疑精神,既要對文章答案有一個清醒的認識與準確的分析,又要對文章有獨到的見解,并且教師還需要培養學生良好的表達能力。相關語文教學方面的文件表明,閱讀文學作品時,學生要在其中收獲人生啟示,要能夠結合自身的生活實際對文章作出評價,要能夠切身融入文章,體會文章中的各個鮮活人物形象與特定情景。所以,在中考記敘文復習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杜絕諸如“人云亦云”類的惡習,要引導學生在記敘文閱讀過程中培養自己的個性。
示例1 ?在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復習過程中,我會向學生提問他們對菲利普夫婦的看法。有的同學會結合具體情節,提出父母是自私、冷酷、無情、六親不認、虛榮、虛偽、金錢至上的觀點。這時候我會進一步引導學生說出父母的不同點。有的學生會說母親更有主見、更潑辣、更無情。這時候我會將二人的回答相結合,并進一步引導學生運用抓文中關鍵詞句等來分析人物形象的重要性。
以上就是我將范例教學運用在中考記敘文復習的情況,總復習不能脫離教材,不純粹追求題海戰術,應以教材為綱,從課內遷移到課外,教會學生閱讀記敘文的方法,鍛煉記敘文閱讀的能力,這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