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對于處在中高年級的小學生來說,語文的學習難度可以適當提高,以此來滿足小學生持續增長的求知欲,在優化語文教學的過程中,語文教師要結合教材的重點和難點來拓展學生的知識視野,本文分析了如何優化語文拓展閱讀,從多角度為學生提供豐富的閱讀資料,為學生提供更多的閱讀資源,優化小學生的閱讀能力。
【關鍵詞】小學中高年級;語文;拓展閱讀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小學中高年級學生的閱讀素養是其終身學習非常重要的能力,小學生的閱讀廣度以及深度直接影響了小學生的學習質量。為了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強化學生的基礎知識以及技能,教師要從教材出發為學生準備豐富的閱讀資源,符合語文課堂的教學目標,為小學生的綜合能力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礎。
一、小學高年級語文拓展閱讀中存在的問題
(一)小學語文拓展閱讀的目標不明確
在小學語文拓展閱讀中,教師并沒有引導學生樹立明確的學習目標,有的語文教師將拓展閱讀當作課外閱讀,并不是以教材為中心進行開展的,教師將拓展閱讀與課外閱讀混淆在一起,使得小學生在閱讀課堂上將更多的精力放在課外書上,脫離語文教材,由于學生選擇的書籍種類很多,教師無法給學生準確的閱讀指導和反饋,無法真正地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由于小學生在閱讀課堂上達不到切實的學習成果,也無法助力小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二)小學語文拓展閱讀的方式過于簡單
在語文課堂中引入多樣的閱讀資源時,教師使用的引入方式比較簡單,往往將閱讀課當作習題課,在課堂上為學生講解語文試卷中的閱讀習題,使得小學生過于關注閱讀題目的解答,過于關注教材中的文章閱讀以及理解,缺少自主閱讀和學習的意識。
例如在閱讀成語故事《邯鄲學步》的時候,教師不給學生鋪墊故事的背景,只是單純地講解成語的典故,強化成語的使用方式,失去拓展學生知識視野的絕佳機會。在閱讀詩篇《小兒垂釣》的時候,教師僅讓學生抄寫、背誦以及默寫,小學生只是機械地記憶、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并沒有強化拓展閱讀的內容,小學生的綜合語文閱讀素養無法得到切實的提高。
(三)小學語文的拓展閱讀教學進行得比較隨意化
小學語文課堂中的拓展閱讀形式比較隨意,小學生對于教材中的閱讀內容有深刻的認識,學習和探究比較細致,但是對于拓展的閱讀材料,教師的分析和講授比較隨意,蜻蜓點水般進行,違背了拓展閱讀教學的以人為本的原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小學生拓展閱讀的積極性,往往通過一節課的拓展閱讀,小學生不知道自己學到了什么,也不認可拓展閱讀的積極影響。
二、小學中高年級語文拓展閱讀的優化完善措施
(一)在教材文章的基礎上擴充文章的背景資源
小學的語文拓展閱讀仍舊以教材為重點,拓展閱讀課堂在設計的時候要以深度研究教材中的文章為基礎,結合小學生已有的認知能力以及生活經驗讓小學生認識到語文拓展閱讀的重要意義。
在當前小學語文教材中許多文章都是名著和佳作中的節選,內容涵蓋了不同的社會經濟、政治、歷史背景等知識,對于小學生來說,理解古今中外的知識有一定的難度,教師為學生拓展文章閱讀的背景資源,輔助小學生打開知識視野,深化對文章中知識的認識和理解,讓小學生了解文章創作的背景,深刻體會文章所傳達出來的中心情感,進而讓小學生體會到語文閱讀探究的樂趣。
例如在語文課堂上為學生介紹我國四大名著的時候,教師可以使用歷史上著名的《空城計》的故事作為拓展閱讀的導入,之后順理成章地引入《三國演義》這一本名著,向小學生介紹《三國演義》的創作背景,從歷史背景出發讓學生認識諸葛亮和司馬懿的人物性格,強化小學生的背景知識,激發小學生對古代傳統名著的閱讀熱情,從當時二者兵力的情況認識諸葛亮所處的緊急情況,是如何在緊張的境遇下嚇退司馬懿,通過豐厚的背景知識,小學生對諸葛亮的智慧產生更濃厚的欽佩的感情,背景知識的拓展讓小學生更深入地探究語文教材中的文章,使得小學生發現閱讀的樂趣,在課堂之外也會主動地收集閱讀材料來豐富自己的知識結構。
(二)在小學閱讀拓展課堂中引導小學生認知多樣的寫作類型,體會不同的寫作風格
在語文閱讀的過程中也要注意補充小學生的寫作素材,借助豐富小學生的閱讀類型來引導小學生認知不同文章的表達含義,使得小學生正確分別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散文等不同的文體類型,對不同文體的典型特征進行區分和講授,讓小學生在拓展閱讀的過程中正確辨認和歸納寫作風格,進而積累自我的寫作素材。
例如在學習《七律·長征》的時候,教師在拓展閱讀的課堂上為學生準備幾首不同風格的詩詞,通過對比讓小學生體會毛澤東詩詞的浪漫主義風格特點,進而深化小學生對于詩人在詞句中表達出來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和豪邁的胸襟和情懷。
(三)在拓展閱讀中為學生創建既定的情境來理解閱讀材料
小學語文教師在設計拓展閱讀課堂的時候要引導學生掌握閱讀分析的能力和技巧。為了引導小學生深入探究文章中蘊藏的情感和人文精神,教師可以為學生構建既定的情境輔助小學生理解拓展性閱讀資源,使得小學生的自主思考和感悟能力得到一定的提高,通過拓展閱讀資源的豐富和提供,教師激發小學生深入思考閱讀文章,進而培養小學生建立正確的價值觀以及社會觀。
例如在學習《狼牙山五壯士》這篇文章時,教師為學生準備大量日本侵華的史實資料,讓學生對當時發生的南京大屠殺、“731”細菌部隊等慘絕人寰的行徑有一個全面的認識和了解,使得學生對狼牙山五壯士所處的時代背景有一個深刻的印象,對這五個英雄置個人安危于不顧而救國的英雄情結產生更多的情感共鳴,在豐富的資料的支持下,小學生會不自覺地產生愛國之情,心中涌現出強大的歷史責任感,教師也可以借此機會渲染悲壯的感情基調和氛圍,升華本節閱讀課堂的愛國主義教育主題。
(四)在拓展閱讀課堂中明確寫作方向,使得小學生帶著任務投入課堂
小學中高年級的學生要逐漸提高自我的寫作能力,教師在課堂拓展閱讀的過程中為學生明確一個既定的寫作任務,讓小學生在種類豐富的閱讀材料中找到符合寫作任務的素材,為自己的文章創作打下堅實的基礎。在拓展閱讀的課堂上,教師設計不同的訓練目標,不斷開闊小學生的寫作思維和視角,展示豐富多彩的寫作手法,讓小學生不斷積累寫作素材,并在日常學習的時候進行不同的寫作訓練,為今后小學生有機結合閱讀和寫作能力,舉一反三,奠定堅實的基礎。
三、總結
在小學語文的教學階段,閱讀是一項重要的技能,小學語文教師要通過優化設計拓展閱讀課堂的方式來為小學生創造更多的自主閱讀的機會,搜集多種類的材料讓小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不斷提升,并在閱讀的過程中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將小學生的閱讀能力提升與寫作能力提升有機結合起來,為今后小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礎,同時拓展閱讀的方式多維度地激發小學生對語文學科的學習興趣,使其養成終身閱讀的良好習慣,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和技巧。
參考文獻
[1]張曉貞.小學中高年級語文拓展閱讀資源的選擇和運用探討[J].課外語文,2013(6).
[2]李小梅.小學中高年級語文拓展閱讀教學研究[J].廣西教育,2017(4).
[3]鄭月琴.淺析小學高年級語文拓展閱讀教學策略[J].課外語文(下),2017(2).
作者簡介:張潔,女,1986年生,本科, 二級教師,研究方向為高年級小學語文拓展閱讀教學研究。